最近,有游客在西藏自驾的时候,发现雅鲁藏布江沿岸立了好多禁钓标识,这引起了不少钓鱼爱好者的关注。很多游客不太了解这片神秘的高原水域,它的生态很复杂。有些去探访的人发现,雅鲁藏布江里的野生鱼已经很少了。更让人惊讶的是,这里好多鱼都是保护动物,要是不小心钓到,后果会很严重。
雅鲁藏布江的原生鱼被叫做“高原慢性子”,它们长得慢,繁殖效率也很低。像尖裸鲤这种鱼,要长十年才能长到七斤重,而且每年产的卵还不到普通鱼的十分之一。这些独特的生物,大部分都被列入保护名录了。像常见的巨须裂腹鱼等鱼种,还是二级保护动物呢。有些外地游客不了解情况,钓到这些鱼,往往会被严厉罚款。“钓一条鱼赔八千块”这样的事儿可不是吓唬人。从外观上这些高原特有的鱼和普通泥鳅没啥明显区别,这也让保护它们变得更难了。
过去二十年里,雅鲁藏布江的本土鱼数量减少了七成多,这和人类活动对生态的干扰有很大关系。外来的鲤鱼、鲫鱼等物种,占了本土鱼的栖息地和食物资源。再加上有些钓鱼的人过度捕捞,对资源的抢夺越来越厉害。不少保护志愿者说,现在在江里碰到鱼的概率比以前小多了,更别说珍稀物种的生存空间了。毫不夸张地说,如果不采取更严格的管控措施,雅鲁藏布江可能真的就没鱼了。
这个问题在当地社交平台上引起了热烈讨论。有网友说,以前在西藏当兵的时候,随便撒网就能捕到几十斤重的鱼,可现在雅鲁藏布江里很难见到鱼了。一些热心保护的人分享了自己钓到疑似珍稀鱼类后主动放生的视频,虽然得到很多人点赞,却被专业人士指出做法不妥当。听说,有些当地人很反感不理性的钓鱼行为,甚至说看到可疑的钓鱼行为就会举报,举报奖金都够买一头牦牛了。可见,这片水域的生态到了需要大家一起关注、保护的关键时刻。那些还心存侥幸的钓友,也许应该暂时别去这片“水太深”的地方了。
内容及图片来源于公共网络,如有问题和不当之处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