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网7月30日讯(通讯员 崔希晨 翟羽佳 记者 朱鼎兆)当夜幕降临,淮安市淮阴区樱花路的樱花美食街灯光次第亮起,人流如织。盛夏时节,这里的“夜经济”正以蓬勃之势升温,烧烤的香气、食客的欢语、摊主的吆喝交织在一起,勾勒出一幅充满烟火气的夏夜图景。这条短短500米却有47家商铺的美食街不仅让市民的夜生活有滋有味,更让“夜经济”成为拉动消费激活城市活力的新引擎。
逛美食街、品百味,成为淮阴市民和外地游客消暑纳凉、乐享生活的首选。樱花美食街的热闹,是淮阴夜经济最鲜活的注脚。这条街白天是车水马龙的城市干道,夜幕一垂,便变身成美食的海洋。烤串、卤味、甜品等各色美食沿街铺开,浓郁的香气顺着晚风飘散,引得路人纷纷驻足。而在这热闹里,两家特色店尤其亮眼,成了美食街的“人气担当”。
“滋滋——”晚7点刚过,樱花路的人行道上,田东阳的锦州烧烤摊准时支起。作为从辽宁来淮阴的创业者,田东阳起初总担心摆摊不方便,没想到社区实行人性化管理:“只要晚上7点后不占主干道,咱这手艺就能亮出来。”铁架上,风味独特的鸭舌在炭火上翻滚,油花溅起的瞬间,田东阳手起手落撒上孜然与锦州特有的辣椒粉,香气瞬间窜入鼻腔。
“田哥,还是老样子,20串鸭舌、20串小肉串、5串板筋!”熟客王先生笑着打招呼,“从他摆摊第一天就来,我每次来专门点鸭舌,舌尖肉嫩、舌根肉脆,就这家最正宗。”田东阳擦了擦汗,眼里带着笑:“回头客多,累点也值,这就是咱异乡人在淮阴的踏实日子。”不远处的锦华食府里,更是座无虚席。“6月1日刚开业,就想凭着淮阴的老味道站稳脚跟。”老板张建涛是王家营人,热爱美食和公益,他一边招呼客人,一边介绍:“你看这道麻鸭,是我琢磨了半年的拿手菜,用的是本地散养麻鸭,加20多味料慢炖3小时,每天就做4只,来晚了真吃不上。”话音刚落,服务员正端着一盆油光锃亮的麻鸭走过,鸭肉酥烂入味,汤汁红亮诱人,桌旁的食客早已举筷等候。
更妙的是,“苏超”期间,食府特意搬出户外大屏,屏幕上球员激战正酣,桌前食客举杯欢呼。“在这吃着麻鸭看球,比家里热闹十倍!”市民刘先生的话道出了不少人的心声。楼上,市民许先生与朋友交杯换盏,他称赞道:“这家脆皮牛肉又脆又糯,吃着很实在!大盘鸡有小土鸡的嚼劲,又香又余味无穷!这个小饼更是特色,面和蛋是黄金比例混合,再加上葫芦丝,合成一道淮安独特的家常小饼!”若说夜经济只有美食,那可就小瞧了樱花美食街的魅力。
沿街的小吃摊、饰品店、儿童玩具铺也各有精彩。酸奶水果捞的甜香、天南海北的水果,让吃饱喝足的人们有了更多逛玩选择。街角的玩具摊前,孩子们围坐一桌,给玩偶涂色;便民服务摊的老师傅一边帮人修着车,一边唠着家常……这些多元的业态,让美食街的夜晚不止有烟火,更有生活的温度。作为餐饮质量安全示范街,樱花美食街的红火离不开社区的“隐形守护”。“我们管理主打一个‘按需上门’,商户忙着做生意时绝不打扰,缺啥手续、有啥困难,一个电话就到。” 社区工作人员笑着说。从协助办理经营证件,到指导卫生规范,再到协调电力保障,细致的帮办让商户们安心经营。“社区把麻烦事都揽了,咱就专心做好味道。”田东阳和张建涛异口同声。华灯璀璨时,樱花路上的烟火气愈发浓厚。烧烤摊的滋滋声、食府里的碰杯声、孩子们的欢笑声,汇成了淮阴夏夜的独特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