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雨] 你可能不知道,有一种长得不起眼,甚至有点丑的野菜,在中国人眼里根本不上台面,但到了日本人那儿却变成了宝贝,甚至被称为“长寿菜”,还年年从我们这里大量进口。
这玩意儿叫羊栖菜,连中国众多吃货都看不上眼的野菜,却在日本大受欢迎,是我们低估它的价值,还是另有原因?背后的故事其实并不简单。
黑不溜秋的羊栖菜,为啥成了日本餐桌上的香饽饽?
你可能在海边见过一团团看起来像杂草的黑色水草,被海浪冲上来搁在沙滩上,黏糊糊,湿答答的,很多人一看就皱眉头,甚至拿脚踢开,压根没人觉得它能吃, 更别说好吃了,这玩意儿就是羊栖菜。
但让人意外的是,就是这种在中国沿海被人忽视甚至嫌弃的东西,在日本却是抢手货,他们不仅把羊栖菜当作正经菜肴, 还是老人、孕妇、健身人群都抢着要的“长寿菜”,说它是日本人的健康密码,一点都不夸张。
这其实跟日本的地理环境和饮食文化有关,日本国土面积小耕地少,尤其是绿叶蔬菜种植本就有限,而且气候也不总是适合种蔬菜,很多时候想吃点绿色植物,还真得靠海里捞, 羊栖菜生长在水质清澈,温度适中的沿海地带,日本一些地方能种,但产量跟不上,供不应求成了常态。
而且羊栖菜不光能吃,它的营养成分也实打实,比如富含钙、镁、铁,还有膳食纤维,最重要的是其中含有一种叫褐藻多糖的物质,有抗氧化、降血脂、增强免疫力的作用, 这些对日本老年人来说就是绝佳的“保健品”。
再加上热量低不油腻,特别适合配饭、煮汤、凉拌或者做寿司卷,就连孩子都能接受,那为什么我们中国人对它就这么“冷淡”呢?主要还是卖相差加上口感怪, 它煮熟之后一坨黑褐色的东西,看着像水煮过头的青苔,不油不盐的,口感也偏软滑,有些人一吃就觉得怪怪的。
在视觉和味觉双重不讨喜的情况下,自然很难出现在主流餐桌上,不过你可能没想到,我们沿海地区其实早就有吃羊栖菜的传统,像山东、福建、浙江,过去渔民常会把捞到的羊栖菜晒干后煮汤, 只是后来生活条件好了,蔬菜选择多了,羊栖菜慢慢就逐渐被人们冷落。
但日本人不这样看,他们觉得越是原生态的东西越珍贵,对身体有益就值这个价,于是大量从我们中国尤其是浙江温州,福建等沿海城市进口新鲜或晒干的羊栖菜, 其中最出名的要数浙江温州的洞头区。
这里海水干净、阳光充足、水流缓和,长出来的羊栖菜柔韧干净,颜色漂亮特别符合日本市场的标准,洞头的羊栖菜甚至还拍了部纪录片, 让不少海外超市都开始关注“Made in China”的健康海菜。
其貌不扬却内有乾坤
虽然羊歇菜看着其貌不扬的,但它可是个“难伺候的主儿”,羊栖菜不像菠菜和空心菜那样随便种一片地就能长,它对水温、水质、阳光照射都有要求, 如果水不够清澈,长出来的羊栖菜就发黏发苦,温度不稳就会直接烂掉,所以这导致在内陆几乎看不到它的身影。
但在懂门道的人手里,它却是门不小的生意,比如现在温州洞头那边,有些专门种羊栖菜的渔户, 一年下来靠这玩意儿能挣个十几万,干得好甚至能供出口专用,为什么?因为有日本、韩国、台湾的订单在那儿撑着,他们压根不嫌弃,还嫌不够吃。
更有意思的是,因为日本人吃羊栖菜讲究原生态,所以对产地、晒干方式、储存条件都要求极高,这反倒让中国的羊栖菜养殖和加工行业更标准化, 一些地方还成立了专门合作社,从人工育苗到采收、晾晒、出口,一条龙搞起来,做成了外贸品牌。
所以说羊栖菜在中国不火,并不是它本身没价值,而是我们有更好的替代品,像香椿、韭菜、苋菜这些蔬菜,不仅味道更鲜美,做法也更多样,再加上卖相漂亮, 一下子就把羊栖菜挤出了竞争圈,而且现代人越来越依赖快节奏饮食,谁还愿意为了几片“黑草”多煮一锅汤呢?
但这不代表羊栖菜没用,它可能不是咱们家家户户都愿意吃的菜,但它能赚钱,有出口价值,能带动地方就业,难道还不是个好东西? 就像有人不爱吃榴莲,但不妨碍榴莲是个年产值上亿的产业,吃不吃只是个人选择。
羊歇菜不是个例
羊栖菜不是个例,其实在我们这边被忽视的蔬菜,很多在日本却备受推崇,最典型的还有红薯叶,你没听错,就是种红薯时从藤上剪下来的那些绿叶, 在不少农村直接扔地上当肥料或者喂猪,结果现在在日本超市里,它居然被当成高级健康蔬菜卖,售价还不低。
因为红薯叶里富含蛋白质、铁、钾这些对身体有益的成分,还有丰富的纤维素,能促进肠道蠕动,对预防高血压,改善便秘有好处, 日本人特别讲究这些隐形营养,所以才那么爱它。
再比如像纳豆、味增、泡菜这些发酵食品,我们很多人可能吃不来,但日本人却觉得它们是餐桌标配,尤其纳豆,黏黏糊糊的口感常常劝退中国游客, 可他们却认为这种食物能增强免疫力降血脂,对中老年人特别好,甚至有些家庭吃纳豆就要配羊栖菜,做成“健康双拼”。
你说这些菜有多“高级”吗?真谈不上,但日本人习惯性地把健康放在第一位。无论食物长得好不好看,味道是否浓郁,只要能延年益寿,调节身体机能,他们都愿意接受,这个理念其实值得我们反思, 我们是不是也太在意食物的外在,而忽略了内在?是不是也该重新审视一下那些被遗忘的传统食材?
更重要的是,随着日本海域逐渐受到污染,他们国内的海产质量在下降,这种情况下,外部稳定供应就变得尤为重要,而中国这边的羊栖菜养殖正好填补了这个空缺, 看似不起眼的羊栖菜,反而成了稳定外汇出口的“绿色通道”。
未来像羊栖菜这样的“边角料宝藏”说不定会越来越多地走出国门,成为中国农业外贸的新亮点,咱们不一定非得喜欢吃,但至少别再轻视它们的价值, 毕竟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连一根海草都有可能影响一个家庭的餐桌,一座城市的出口指标,谁说不是种力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