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24日,云南省昆明市潘奕诚同志申报的“翠福春茶膏传统制作技艺”具有传承价值,准许入库《传承人网·人才智库》。
据了解,潘奕诚,男,1975年生,云南昆明官渡区人,江湖人称“老潘”。他自幼随父学制茶,18岁正式参与茶膏制作,至今已30余年,现为翠福春茶膏传统制作技艺第三代传承人。他系统梳理家族技艺,保留“选、泡、熬、收、藏”五大核心工序,结合现代检测技术完善卫生标准,挖掘茶膏“越陈越香”的规律,推动翠福春茶膏成为典范。
普洱茶膏是云南传统茶文化的代表,制茶技艺可追溯至明清。清雍正年间,普洱茶被列为贡茶,茶膏因方便保存、风味独特,成为宫廷及文人雅士珍爱之物。官渡区是云南茶叶贸易枢纽,潘氏家族自20世纪初扎根于此,以制茶为业。潘长贵改良出“慢火熬制,自然收膏”技艺,为翠福春茶膏雏形。其子潘智仁继承并优化工艺,到潘奕诚时已是第三代,他进一步完善技艺,推动茶膏发展。
翠福春茶膏承载潘氏家族三代技艺,反映滇中地区传统制作业与农耕文明融合,是研究云南茶文化的重要载体,体现了“精益求精”匠心精神,为现代茶叶深加工提供参考,通过“非遗+文旅+电商”模式带动增收,赋能乡村振兴。潘奕诚培养8名学徒,2名可独立完成工艺。家庭作坊年制作茶膏约500公斤,市场认可度高。
翠福春茶膏传统制作技艺是云南茶文化的延伸,见证潘氏家族坚守传承,需系统性保护以弘扬文化、助力地方经济发展。未来,潘奕诚计划设立非遗工坊,面向社会收徒培训,重点招收青年,校企合作开设公益课程。整理家族技艺资料,出版图解,进行数据存档,认证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建立企业复原老物件,如老式铁锅、纱布等。开展非遗研学和体验活动,联合非遗文创推送茶膏文创礼盒,扩大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