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集村双富小院。倪怀成 摄
“同学们,你们知道面前的这些房屋叫什么吗?猜猜这些屋子是怎么建起来的?”7月22日,党集镇中心小学的孩子们来到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党集镇党集村开展暑期研学活动,他们好奇地围在党集村跨村联建片区党委副书记牛婷身边,津津有味地听着讲解,眼中充满了好奇。
党集村位于黄河冲积平原,始建于宋朝。村落四周环河,原有800多户村民居住在水寨中,通过东南西北4个寨门吊桥与外界联系。村里的房子,夯土建筑多达3000多间。随着时代发展,村民陆续搬至集市和县道两侧居住,目前仅有近100户老人居住在村中。
“大家看,我们面前这些是夯土建筑,是党集古村留存的传统建筑中的一种,村内不仅有夯土墙、土坯墙,还有独具特色的三台五硷、五台七硷泥挑墙。”牛婷带领孩子们一边走向研学教室一边介绍。“当时砖料很稀缺,村民就地取材,用麦秸掺杂泥土为原料,用这种工艺,不仅成本低廉,而且坚固耐用,保温性强,是古人的智慧。”
2025年3月,党集村共富公司与国企联营的党集村景区投入运营。党集村将夯土房从村民手中租赁过来,进行修缮、布置,将建筑艺术同水利发展、农业农村发展历程等相结合,打造成功能不同的建筑群,有的房子做展厅,有的房子做商业,还有的房子出租。
据统计,村集体首批改造的夯土房有30处,村干部管它们叫“双富小院”,即富口袋、富脑袋之意。这30处“双富小院”中,有6个小院成为不同风格的民宿,共计近20间,游客说冬暖夏凉,挺舒服。此外,夯土酒窖和夯土村咖也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打卡。正值暑假研学旺季,党集村依托农耕文化与红色文化资源,特别推出红色研学、传统文化两条研学路线,红色研学路线涵盖刘家大院、红色记忆馆等。
开业4个月,党集村接待游客近30万人次,光是五一期间就接待了5万名游客、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增收30多万元。
昔日为了生存的夯土屋,现在成了发展的金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