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财经原创出品
记者 曲筱艺
编辑 王进雨
实习生 彭紫桐
海上躺平遛娃,懒人的“天堂”,邮轮正成为不少人的暑期出游选择。
当游客王女士仔细研究邮轮退改签条款后,却被高额费用“劝退”。“全家船票动辄两三万元,任何成员的突发状况,都可能让这笔钱几乎打了水漂。”王女士的顾虑道出了众多消费者的心声:邮轮虽具吸引力,但其高昂的退改成本成了家庭游的困扰。
携程数据显示,今年暑期邮轮产品预订量同比增长超60%,家庭亲子及“银发族”成为主力消费人群。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注意到,拒绝改签、全额退款难及订金不退成为主要槽点。而随着市场持续火爆,暑期邮轮促销也不断升温,其中,“同舱第三、第四人0元”等低价早鸟活动吸引着游客下单。
“对邮轮公司来说,国内邮轮市场存在越临近开航价格越便宜的风险。”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邮轮发展首席研究员谢燮告诉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游客退票后,邮轮公司或者旅行社难以高价转售,而前期的获客成本不低,因而规定了较高的退改费。
01
冲绳变长崎
皇家加勒比改道惹恼船客
7月初,一条短信通知,让冲绳之旅变为长崎行也惹恼了不少游客。
根据皇家加勒比游轮公司临时通知,对7月4日从上海出发前往日本的“海洋光谱号”航次行程进行调整——取消停靠冲绳的计划,改为停靠长崎。公司解释称,此举是因冲绳可能遭遇台风,基于安全考虑而调整航线。然而,仅提前一天通知且未提供任何补偿的做法,引发众多游客不满。
皇家加勒比方面表示,调整后,鹿儿岛的停靠时间得以延长(由原计划的7:00-16:00改为7:00-19:00);长崎的靠岸时间也相应调整(由原计划停靠冲绳的13:00-22:00改为7:00-18:00),并称游客将因此获得更充足的岸上游玩时间。
不过,消费者并不买账。有游客表示,自己已多次前往长崎,此次预订就是专程为了去冲绳。还有游客反映,因行程变更,他们提前在冲绳预订的包车、餐厅等服务无法退款。据了解,大部分消费者为此次旅程支付的船票价格不低。官网显示,“上海-鹿儿岛-冲绳-上海”航线9月底出发的双人阳台房价格为6000到8000元/人。有游客在社交平台直言,“把冲绳换成了长崎,根本就是两个不同的产品。”
对此,业内人士指出,邮轮合同通常会对各种可能的行程变更及相应赔偿进行详细规定,处理方案一般不会构成违约,邮轮公司通常也会提供更灵活的补偿措施以安抚顾客。贝壳财经记者了解到,此前其他邮轮公司在类似情况下曾提供消费券等补偿。有游客吐槽,皇家加勒比仅在出发前一天通知变更,并未给予游客选择是否接受变更的权利。
“太平洋邮轮旅行保障计划”附加说明
更让游客感到无奈的是,皇家加勒比赠送的保险也未能覆盖此次损失——其提供的“太平洋邮轮旅行保障计划”规定,若邮轮因恶劣天气等不可抗力调整行程导致目的港发生“重大变更”,乘客可获得200元至600元的补偿。但该计划的附加说明指出,从上海出发的日韩线产品,只有“纯日本”航线变更为“纯韩国”航线,才被视为“重大变更”,其他日韩之间的港口变更均不在赔付之列。
贝壳财经记者查阅市场上其他邮轮保险产品发现,关于“港口停靠取消或变更”的赔偿条款,通常未具体限定港口的地理范围,赔付条件主要取决于承运人是否实际取消了原计划的停靠港。
早鸟促销活动。
02
门槛高、细则复杂
退改签维权难
暑期邮轮市场持续火爆,邮轮公司同样卖力揽客。贝壳财经记者注意到,不少邮轮公司开始预售2026年暑期甚至2027年的船票。“同舱第三、第四人0元”等早鸟促销活动,价格极具吸引力。
贝壳财经记者梳理多家邮轮官网价格发现,早鸟购票优惠充满低价诱惑。以皇家加勒比游轮“海洋光谱号”的“上海-福冈-上海”航线为例,其官方小程序显示,2025年8月出发的航次,当前价格已达9582元/人起,且低价舱位几近售罄;三人阳台房价格为10280元/人。相比之下,预订2026年8月同航线,起价仅为4455元/人,三人阳台房为6222元/人。这意味着,提前一年预订暑期旺季的同航线,不仅舱位选择更充裕,同舱型价格几乎便宜一半。
退订规则。
然而,低价揽客背后,往往捆绑着极其严苛的退改签条款。孙女士5月在短视频平台购买6月中旬航次的邮轮船票。5月底,家中突发紧急状况导致她无法出行,当申请改期时,邮轮公司以“政策不允许”为由拒绝。“幸好及时解决了家中问题,才得以登船,否则几万元就打水漂了。”
孙女士的遭遇并非个例。邮轮公司设置的退改签政策门槛高、周期长、细则复杂。据了解,主要邮轮公司的退改签政策普遍以开航前45天和7天为关键时间节点,实行阶梯式递增的违约金标准,最高可收取票价的100%。例如,皇家加勒比规定开航45天之前取消,可全额退款;开航前8-29天取消,收取票价50%;开航前7天内取消,收取票价100%。地中海MSC邮轮规定,开航45天前取消,收取票价20%;开航前21-44天取消,收取票价50%;开航前20天内取消,收取票价100%。
一些早鸟或特惠价格的船票,一旦下单,无论提前三个月还是一年取消,已支付的订金(通常约1000元/人)均不予退还。综合来看,消费者通常必须在开航前1-2个月取消才能避免重大损失;若在开航前一周取消,船票费用基本将全额损失。
03
行业痛点待解
“抢客”也要多为游客着想
邮轮市场设置较为严苛的退改签规则,谢燮告诉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越临近开航,存在价格越便宜的风险。“游客退票后,邮轮公司或者旅行社难以高价转售,而前期的获客成本不低,因而规定了较高的退改费。”
在邮轮领域资深从业人士徐先生看来,早鸟政策也源于邮轮行业的独特性,需要极早确认人数锁定现金流,从而精准规划全球港口停靠、物资采购及上千名船员的签证与调配。“国际邮轮传统客群以退休老年人为主,他们时间规划性强且熟悉相关规则。”他坦言,国内游客以家庭游为主,时常面临学校、公司临时安排,或者家人健康等突发状况,出行难以提早规划,“这种矛盾在国内邮轮市场尤为凸显。”
针对消费者普遍诟病的退改签等多项条款是否为“霸王条款”,北京京知律师事务所主任、中国消费者协会律师团律师杨乃超指出,邮轮公司虽凭借优势地位制定的格式化合同,但根据《民法典》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提供格式条款一方不合理地免除或者减轻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限制对方主要权利的,格式条款或者合同无效。
“邮轮业特殊性及市场竞争不充分,导致企业更倾向自身利益,为游客着想比较少。”杨乃超建议,邮轮公司或相关企业制定或修改条款时,应充分考虑中国游客的特殊情况,出台更切合实际的退改签政策,减少损失。同时,相关管理部门应重视此类现象,督促邮轮公司更多地从游客利益出发,变更这种霸王条款。
携程数据显示,今年暑期邮轮产品预订量同比增长超60%。对华北市场来说,天津港是暑期邮轮的主要出发母港,日韩线仍是主流航线。据了解,6月至9月,天津国际邮轮母港预计接待邮轮39艘次,接待进出境旅客超16.5万人次。暑期4-6天的日韩邮轮产品,标准内舱价格区间为每人2500元至5700元,主流产品在两三千元之间,同比略有下降。
邮轮游热度虽高,但当下国内邮轮市场的发展之路并非坦途。去年暑期出现几乎腰斩的“跳价”风波,今年市场价格则趋于理性。谢燮指出,“行业痛点依然清晰,有钱有闲的邮轮消费群体难以有效形成;邮轮公司尚未找到提高游客复购率的产品和商业模式;登船离船环节在国内外港口均体验不佳,成为游客出行的显著障碍。这些问题或将制约邮轮市场的爆发,预计到2030年游客量缓慢攀升至252万人次,恢复到疫情前的最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