萎缩性胃炎的食疗核心是 “温和滋养、修复黏膜”,既要避免刺激胃黏膜,又要通过食材补养脾胃之气。结合中医 “胃喜润恶燥、脾喜温恶寒” 的特点,推荐这样搭配:
基础原则
选细软、温热、少渣的食材,避免生冷、辛辣、过烫食物,像打磨成泥的杂粮、炖煮软烂的根茎类蔬菜都是优选。
分证型搭配
1. 脾胃虚弱型(常见:胃胀、食欲差、乏力)
山药莲子小米粥:山药健脾、莲子固胃、小米养胃,三者煮至糜烂,加少许南瓜泥增加甘味,晨起空腹吃最佳。
黄芪猴头菇汤:黄芪 5g 煮水,取汤煮猴头菇(切小块)和瘦肉末,煮 30 分钟后加少许盐,每周 2-3 次,"有助于维护胃黏膜健康"
2. 胃阴不足型(常见:口干、胃隐痛、大便干)
麦冬石斛饮:麦冬 5g、石斛 3g 煮水,放温后加一勺蜂蜜,饭前喝能生津润燥,缓解胃黏膜干燥。
银耳百合藕粉羹:银耳泡发煮烂,加百合、藕粉搅匀,微凉后吃,滋阴又不滞胃。
3. 气滞不畅型(常见:胃胀窜痛、嗳气多)
陈皮炒谷芽粥:陈皮 3g 泡软切碎,与炒谷芽 10g、大米同煮,理气助消化,适合饭后胀明显的人。
生姜大枣炖猪肚:生姜 3 片(去皮)、大枣 5 颗、猪肚小块炖 2 小时,每周 1 次,温胃理气不燥热。
关键提醒
食疗需坚持 3 个月以上才能见成效,若吃后出现胃胀加重,可减少食材量或煮得更软烂。同时要结合规律进餐(每餐 7 分饱),避免熬夜,毕竟胃的修复 “三分靠补,七分靠养”。
"本文内容基于中医理论及实践经验整理,仅供参考,不构成医疗建议。具体调理方案请咨询专业医师或营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