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收小胡总发来微信:“舅舅好,溪口水蜜桃给您安排一箱刚好解暑,都选寄最好的大果。收件地址发我一个。”“哎呦呦,小胡总啊,真是太客气了,很不好意思的!”我秒复。“舅舅,您就别客气了,又没啥,过了这个季节想吃溪口的水蜜桃都没有啦!”“快快快,地址?!”手机速现她的两条复信。
翌日清早,两千多公里外的溪口水蜜桃亮相在我的果盘中。桃之夭夭露其华,隔帘微透满室香,我有触摸到凝结在细毛绒绒的桃皮上的四明山晨雾露珠的感觉。我吃着水蜜桃写微信:“小胡总好,水蜜桃完好新鲜,入口汁多味甜,真神速啊!”“舅舅,您品尝的是家乡的味道。”小胡总在“味道”之后加了“胜利”的表情手势。
这句“舅舅,您品尝的是家乡的味道”让我倏忽想起少年时初吃水蜜桃时的尴尬,曾经“手忙脚乱”的窘况记忆犹新。半个世纪前,每会听着祖辈们说起水蜜桃蜜甜好吃的话题,我都要产生联想,想到我还未成见过的蜂蜜肯定比水果糖甜许多,想到水蜜桃的滋味绝对好吃的不得了,想到哪一天我能吃上水蜜桃有多好啊,想到……
一个骄阳似火的后晌,当我第一次双手接上外婆递来的水蜜桃,那淡粉色的果皮透着娇嫩的美艳,美得就像是突然奔跑着进到庭院里的女孩子的脸蛋,清甜的香气即刻扑鼻,我在惊喜中开心极了。我很舍不得地用门牙小心翼翼咬破了一丁点儿桃皮,顷刻,饱满果肉中的汁水“喷涌而出”,我急忙大口吸吮,啊——难道这就是蜂蜜的香甜?不等我咽下桃汁,浓稠的蜜浆又从桃子的破口处溢出,由我的手掌流到手腕,我急抬右腕臂,桃汁又顺流而下至小臂,我伸出舌头赶紧舔舐手臂,蜜甜与汗咸交融在一起。充盈的桃汁犹如“井喷”让我束手无策,浆液由小臂流淌到大臂,顺胳肢窝蜿蜒一下,又流淌到我精瘦的胸肋处。来不及舔舐,我便用左手抹捧起臂膀、胸肋上的桃汁往嘴里送,那窘况恰好让外婆瞧见,“啊呀呀,侬要先吃桃子啊,嘎木囊小孩。”她提醒我,我便大口吃桃,狼吞般的样子,手臂、胸肋的皮肤已黏嘎嘎紧绷绷的……
少年时,水蜜桃留给我的印象是果大、汁浓、蜜甜、稀缺。思绪转回到小胡总这边。她叫胡亮玉,云南怒江人,她那明亮的大眼睛透射出睿智的光芒。初听她介绍自己是云南人时,我眼前一幅“孔雀开屏”的画面。她有一副灵秀的五官,又精巧布局在她白皙的鹅蛋型脸蛋上,给人以标志的美女形象。去岁秋月,她坐在东山董家“名房”阊门外的百年梧桐树下的石凳上,静心听我讲述东山村的蹉跎过往,距我们约三五米远处,她设置好的手机在自拍录像。我见她听得饶有兴致,也就侃侃而谈了一个多时辰。后来,她征求意见似的问我:“毛老师,佩伦书记叫你舅舅,我以后也就叫你舅舅吧,好吗!”小胡总是佩伦介绍我认识的,她称我为舅舅还显得更为亲切,我含笑点头。
小胡总与我认识之前,她的团队正参加在杭州举办的全国乡村“CEO”运营策划竞赛活动,比拼中她们喜获第一名。接着,她们又在“营”在乡村,“甬”创未来的“宁波市乡村CEO”路演大赛中脱颖而出,获得了在东山村的运营权。这段时间,她的团队从深刻调研东山村的发展历史、人文特色、自然风貌、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及市场风标等方面入手,“量身定制”发展蓝图。小胡总告诉我,她们的思路是一方面要挖掘好东山村的在地文化,同时还要贴切地将云南独特的生活方式、鲜美的绿色食品传播过来,通过文化“嫁接”形成两地特色双向流动,打造出让消费者能够走进来,玩起来,留下来的文旅融和的品牌运营模式,开启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文化嫁接又让我想到水蜜桃的“基因”进化,溪口水蜜桃是于光绪年间从上海引入的,一百四十多年来经过不断嫁接和改良,品种“进化”到适应了奉化的水土,品质也得到了优升,随着果树种植的广泛化,让奉化成了“中国水蜜桃之乡”。小胡总的乡村振兴蓝图里涵盖了地域文化的“嫁接”,相信改良后的山村定会结下甜蜜的果实。
作者:毛柯柯
编辑:毛凤君
审核:张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