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大战把我忙坏了!薅了6杯奶茶!”近期外卖平台“大战”刺激各类饮品比如奶茶、果茶销量激增,而沉浸于“满减”优惠的网友们一天可能喝上好几杯。专家提醒,看似“甜蜜的狂欢”背后,果糖摄入过量正悄然为年轻人的高尿酸血症和痛风“埋雷”。
“大馋丫头也是实现奶茶自由了!”记者注意到,近期各个外卖平台的“大战”让众多网友直呼过瘾,外卖奶茶、果茶、咖啡根本停不下来。有网友更是晒出一次性点了五杯奶茶或果茶,更有甚者晒出囤了一冰箱的饮料。
“被忽略的果糖确实可能成为隐形的‘尿酸杀手’。”南京市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副主任苏定雷指出,日常生活中含糖饮料的消费十分普遍,很多碳酸饮料中使用的“果葡糖浆”就是由葡萄糖和果糖组成。即使是“三分糖”或者“少甜”的奶茶果茶,其实糖分依然超标。网传某品牌奶茶配方中,一杯500ml的奶茶普遍加入了20~30g糖浆/果糖。
苏定雷主任告诉记者,果糖的“威胁”在于其相比于蔗糖、葡萄糖等,果糖,会抑制肾脏对尿酸的排泄,同时在体内的分解过程会直接产生尿酸,增加了内源性尿酸的来源。两者相加,可导致体内尿酸浓度明显升高。
记者了解到,市面上的碳酸饮料、果汁、功能饮料等,虽然嘌呤含量极低,但都含有丰富的果糖。“所有的含糖饮料都或多或少含有果糖,短期少量饮用影响不大,但如果长期习惯性喝含糖饮料,高尿酸血症的风险就会增加。”苏定雷主任表示,除奶茶、果茶外,鲜榨果汁、果脯蜜饯等加工食品都含有不低的果糖,可能会对尿酸产生较大影响。“虽然果糖对尿酸的影响是个长期的效应,但对于本身尿酸就高以及得过痛风的人而言,短期一次性大量摄入果糖也可能会诱发痛风的发作。”
需要关注的是,不仅是高尿酸,若摄入过多的果糖,还会增加代谢综合征的风险,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等随之而来,“三高”症状与肾脏的关系十分密切,而长期的高尿酸血症会增加肾功能损伤的风险。
不仅如此,部分奶茶中难以忽略的植脂末也潜藏健康风险,其含有的反式脂肪酸和磷酸盐可谓“双重隐患”。 据了解,反式脂肪酸会加剧胰岛素抵抗,进而抑制尿酸排泄。磷酸盐则与尿酸竞争肾脏排泄通道,形成“双通道抑制”效应。此外,奶茶中的咖啡因对特定人群也存在威胁,尤其是已存在尿酸结晶沉积的患者,过量摄入可能诱发急性痛风发作。
当代年轻人一不小心就滑向“三高”的深渊。今年初曾有数据显示,2024年,“05后”购买尿酸仪增速达40%,仅次于“85后”的45%;而第一批“00后”增速达到8.6%,成为尿酸仪市场的新兴群体。对此专家认为,这与大家对控尿酸的几个误区也有关系。“有些人认为只有啤酒影响尿酸,实际上酒精度含量越高的酒水饮料更加会影响尿酸,比如说白酒、黄酒。另一方面像骨头汤、鸡汤等荤汤肉汤其实没有多少营养,反而含有很多嘌呤、脂肪,建议少喝。”
另一方面苏定雷主任告诉记者,在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的患病过程中饮食因素只占20%,另外80%的因素是自身的代谢障碍。专家提醒,无论男女,在正常膳食状态下,非同日2 次检测空腹血尿酸水平>420μmol/L,即可诊断为高尿酸血症。“对于高尿酸血症或者痛风患者,最重要的是监测并控制血尿酸水平,因为高尿酸是关节破坏及肾脏损伤的罪魁祸首。如果进行合理的饮食控制后血尿酸依然较高,则需要药物治疗。”专家提醒道。
通讯员 曹慧慧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吕彦霖
校对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