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什么时候会不喜欢吃榴莲榴莲了呢?
当一颗榴莲的价格跌到1块钱时,女人们便没有了吃它的欲望。
有些人不会同意,她说:“胡说!那样的话我会拿榴莲当饭吃,过足榴莲瘾。”
这只是她当下的感觉,实际上还可以再举两个例子,比如,我们常常见到:
一个不挣钱的全职宝妈,拿着月薪6000块丈夫的薪水,去花2000元,买了一套只能算中等价位的化妆品。
或者是月薪六七千的小白领,节衣缩食大半年,终于买上一个LV的包。
还有洗脚房的小妹,狠狠心花500元去买了一支香奈儿的口红。
凡此种种……
如果有一天,海蓝之谜的价格只有50元一套,LV只卖50块,一支香奈儿只卖10块钱一管儿,不仅这些东西失去了耀眼的光环,连宝妈,白领小妹们也失去了想拥有他们的欲望。
所以,所谓的物欲,或者享受欲,并不在这些东西本身,而是它原本并不真正是属于她们的消费层级。
人嘛?踮踮脚、努努力,这些东西似乎也不是那么的遥不可及,于是,这时候的消费才有着偌大的魔力,这才是消费欲的本质,消费的极致快乐体验也正源于此,这些消费者才是商家最喜欢的消费者,她们是这些消费的刚需,而且是心理必须。
那些真正的有钱人,可以每天消费LV的人,他们对它们的欲望反而没有了,几乎是零。它们在他们的眼里没有价值,更构不成欲望。
我们会惊奇的发现一个现象,这样类型的消费,几乎只在于女性,男性不是榴莲的消费者,类似LV等等也不是,他可能去买这些,但享受这东西的仍然是女性,而且是女性提出或者暗示的需要,男性为了自己的需要,而去满足女人的需要而已。
男性为什么自己不消费这些呢?是他们认为榴莲不好吃吗?是他们不馋吗?
榴莲是否好吃,是一个主观感受,对于男人来说,一两百块去买几方榴莲肉,这个举动本身就“不好吃”了,哪怕这东西客观上就是好吃的,男人也不馋,男人买东西,他只看两个东西:
一、刚需,二、性价比。
对于前者,男人会竭尽所能,比如刚需的烟、酒、性,他会为了他的嗜好拼尽全力;
性价比则是男人的天赋,他凡事都会考虑性价比。
比如找老婆都是,能用甜言蜜语得到,能用情绪价值得到,能用谈无聊的恋爱得到,那就不用花钱了呀,有人可能又要反驳了,那你见没见过一对儿情侣谈五六年、七八年恋爱,然后女方一谈彩礼,男方就跳起来叫:“难道我们五六年的感情抵不过18万彩礼?没想到你这么物质!”
男人从内心不能接受跟了自己几年的女人,还要管自己要彩礼,他潜意识里就会觉得,这几天不是已经抵了彩礼了吗?如果和这个爱情长跑的女人分手了,他马上去相亲,他甚至容易接受那个陌生的女子要28万彩礼。
这就是男人的逻辑,要时间,还要钱,太贪婪了!
于是女人便愤愤不平,没有办法,你陪上青春,那是你自愿的呀,他陪上的青春,早就抵好了价格,扎不扎心?
男人所做的每一个动作,他考虑的都是:这么做,可以抵钱吗?否则谁还要唧唧歪歪谈恋爱呀?和哥们儿喝酒、玩儿游戏、侃大山……比应付一个女人要舒服多了呀。
所以,女孩子们啊,长点心,不要用情绪、青春、感情赌明天。
女人是一种情绪的动物,她的消费观,从男人的角度来看,纯属低智。
男人是一种逻辑的动物,他的消费,是一种算计和权衡,是一种投入产出思考博弈后的选择。
在消费观上,我作为一个女人,我站台男性立场。理智地看,男性的消费观才是更高级的。
当我用男性立场思考问题时,包包这个东西就失去了魅力,出门儿我背帆布包,而且我的帆布包不花钱,要么是购买衣服时的外包装袋,要么是参加活动主办方赠送的礼品。我还有两个麻布的手提包,也不花钱,它是一个品牌茶叶的外包装袋。
有人问:省下钱来干什么?
买股票呀,每年分红,用分红再买,我曾计算过这笔钱30年后会升值多少,算出的数字足以让我连做好梦,而且一想起来就心情舒畅。
还有人说:那你活的可真没劲!
我觉得有劲,我的财富每年在增长,我看着就开心,实际上我就是挣钱人格的人,我挣钱就不是为了花钱的,尤其是没必要的钱,我花着难受,我的物欲算比较低的,我的快乐来自于财富数字的不断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