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跟老妈打电话,她在那头念叨:“昨天泡木耳用了热水,结果炒出来又软又塌,一点嚼劲都没有,还浪费了一大把。” 挂了电话我才想起,身边好多人泡木耳都爱图省事用热水,觉得能快点泡好,可泡出来的口感总差点意思。
其实这事我也踩过坑。有次急着做菜,抓了把干木耳扔进热水里,十几分钟就泡开了,看着胖乎乎的挺喜人,可下锅一炒就蔫了,吃起来软趴趴的,完全没有木耳该有的脆嫩。后来请教小区里开餐馆的张师傅,才知道这里面藏着门道。
张师傅说,泡木耳最忌讳用热水急泡。热水虽然能让木耳快速膨胀,但会破坏它的细胞壁,把里面的胶质和营养都 “逼” 出来。这样泡出来的木耳看着饱满,实际水分都锁在表层,一加热就容易软烂,吃起来没嚼劲不说,香味也淡了不少。
他教我个老法子:头天晚上抓把干木耳,用冷水没过,放在厨房角落,第二天早上起来,木耳就泡得刚刚好。这种慢慢泡发的木耳,每一片都舒展得很均匀,边缘带着点自然的卷曲,摸起来厚实有弹性。下锅不管是清炒还是凉拌,都脆嫩爽口,嚼起来咯吱咯吱的,还带着股淡淡的菌香。
上周做凉拌木耳,特意用冷水和热水各泡了一份对比。冷水泡的木耳,颜色更深亮,蒂部也紧实;热水泡的那碗,颜色偏浅,蒂部有点发黏。更明显的是口感,冷水泡的嚼起来脆嫩有韧劲,热水泡的则软乎乎的,没什么嚼头。
张师傅还说,用冷水泡木耳不光口感好,还更安全。热水泡发时,温度适宜细菌繁殖,尤其是夏天,泡久了容易滋生杂菌,吃了可能闹肚子。而冷水泡发时间虽长,但温度低,能减少细菌滋生,泡好后多冲洗几遍,吃着也放心。
现在我家泡木耳都改用冷水了,前一晚睡前泡上,第二天想吃随时拿出来用。看着泡得胖乎乎、水灵灵的木耳,才明白原来做饭这事,慢一点反而能得到更好的味道。
答案是:泡发木耳时,更适合用冷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