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识体质,运用“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将体质分为阳虚质、阴虚质、气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根据体质调养身体,可以达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目的。
今天,百草君总结了常见体质的简单辨别方法和调养建议,大家可以对应自己的情况,看看哪种养生法最适合自己。
常见表现:说话没劲,常出虚汗,易气短,有疲倦感。容易出现低血压、内脏下垂等健康问题。
养生要点:气虚体质的人,养生重点要以益气固本,健胃补脾为主。
● 饮食上,可以多吃益气健脾的食物,如小米、粳米、山药、牛肉、薏米、芡实、白扁豆、大枣等。
● 要养护好胃经。经常按摩阳明胃经有补气作用,可以重点按揉健脾和胃的足三里穴,能帮助强壮体质。
注意:平时不宜做那些容易出大汗的运动,更不能出猛力和憋气。要睡眠充足,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动和熬夜,免伤正气。
常见表现:面垢油光,口苦口干,大便黏滞不畅或燥结,男性易阴囊潮湿,女性易带下增多。
养生要点:湿热体质的人,养生应以祛湿、清热为主要原则。
● 日常宜吃清淡、甘寒的食物,如薏苡仁、泥鳅、黄瓜、苦瓜、绿豆等。
● 经常按揉具有化痰祛湿的穴位,如肺俞、八髎、中脘、足三里、阴陵泉等。
● 生活中,要常晒太阳,适合加强锻炼,如长跑、爬山等,以消耗体内多余的热量。
常见表现:平素畏冷,手足不温,喜热饮食,精神不振,舌淡胖嫩。
养生要点:阳虚体质的人,要培补阳气,避寒就温。
● 日常可以多吃些牛羊肉、葱、姜、蒜等温补阳气的食物,
● 动则生阳,每天锻炼1~2次。以舒缓柔和的运动方式为主,如散步、慢跑、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等。
● 晚上可以用生姜、花椒水泡脚半小时。也可以温灸关元穴、命门穴帮助温补阳气。
常见表现:性情急躁、外向好动,活泼。手足心热,鼻干咽干,口干少津,喜喝冷饮,面色潮红,有烘热感。
养生要点:阴虚体质的人,要注重滋阴润津。
● 食疗养生,建议多吃甘凉滋润的食物,比如绿豆、冬瓜、芝麻、百合等。
● 建议经常按摩具有滋阴作用的“复溜穴”。复溜穴可以补肾益阴,温阳利水,是滋阴的重要穴位。
常见表现:舌苔厚腻,多肥胖、腹部肥满,易脱发,汗多,皮肤经常出油。容易出现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压等健康问题。
养生要点:痰湿体质的人,应以化痰祛湿为养生原则。
● 饮食上,建议日常多吃一些健脾祛湿的食物,如薏苡仁、白扁豆、赤小豆等。
● 经常按揉“化痰第一穴”丰隆穴。丰隆穴能调治脾胃二大脏腑,有很好的除湿祛痰效果。
常见表现:性情急躁,容易健忘,出现瘀斑,口唇黯淡,舌黯或有瘀点。这类人要特别注意提防肿瘤,心脑血管,中风等疾病。
养生要点:血瘀体质的人,要注重活血化瘀,以活血养血为主要原则。
● 日常可以多吃些活血散结行气、疏肝解郁的食物,如黑豆、萝卜、绿茶、山楂等。
● 穴位保健,推荐按摩疏经通络,散瘀活血的穴位,如期门穴、血海穴、委中穴等。
常见表现:焦虑不安,情感脆弱,多愁善感,容易失眠受惊,会无缘无故叹气。
养生要点:气郁体质的人,养生原则要以行气解郁、宽胸解郁为主。
● 饮食上,要多吃些宽胸理气的食物,如小麦、白萝卜、柚子、黄花菜等。
● 这类人宜动不宜静,要多户外运动,可以进行爬山、武术、游泳等。也可以锻炼呼吸吐纳功法,帮助开导郁滞。
● 经常按摩舒畅气机的膻中穴,帮助调理人身气机的功能,可用于一切气机不畅导致的病变。
常见表现:对气候环境适应能力差,抵抗力弱,易过敏,容易出现哮喘、鼻炎、风团、咽痒等健康问题。
养生要点:特禀体质要注重益气固表,避免接触过敏原。
● 饮食要注意清淡均衡,粗细搭配,荤素合理,避免接触虾、蟹、辣椒、咖啡、浓茶等辛辣腥膻发物及含过敏物质的食物。
● 生活起居要有规律,注意室内卫生,在季节交替时,减少外出活动。
参考文献:
[1]刘勇. "不同体质的养生要点." 中华养生保健 7(2007):[2]朱秀兰.八种体质的养生法[J].东方药膳, 2019(3):[3]王化清, and 朱秀兰. "八种体质养生法."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4(2017):
[4]曹曹. "人有8种体质也要有8种养生法." 中华养生保健(上半月) 2004年8期, 38-39页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