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余在洋
五粮液计划在今年下半年推出29度五粮液,这一消息很快就在业内引起发了媒体关注。
在渠道库存依旧亟待消解,茅台酒价格跌破2000元,禁酒令对白酒消费场景进行无情血脉压制的大背景下,五粮液推出低度酒之举,似乎正在引领白酒行业的一种风潮。
甚至,有人将五粮液们掀起的低度酒风潮,视为白酒行业的一股“滔天巨浪”,大有在白酒消费市场掀翻旧世界,打造新秩序的气势。
当白酒市场下行期撞上“最严禁酒令”,无论是酒企还是与酒企互为表里的经销商,都感觉到了当前白酒销售的艰难。
对于五粮液此时推出低度白酒新品的举措,有人将之视作企业主动拓展市场增量的积极行动,也有人将之视为酒企借助“推新品”之名,要对经销商再割一轮“韭菜”的无耻之举。
通过社交媒体,有来自四川的白酒经销商发表了自己对低度酒的看法,她说:“我不看好低度酒。经销商弄一堆低度回去卖不动,酒厂又不负责回收。”
针对酒厂纷纷推出低度酒这一现象,这位经销商进一步表达了自己的不满:“酒厂不想着帮客户消库存,天天就想开新品割韭菜,创新是假,回款才是真!”
从第三方的角度看,酒厂如果真能讲良心,经销商对待低度酒的这种态度,自然会让他们感到扎心。
在上世纪90年代之前,白酒的度数普遍都在50度以上。1989年,白酒行业遭遇“量价双杀”的市场调整,使得当时的一些白酒企业,陷入了比较严峻的生存困境。
彼时,为了在竞争中迅速抢占市场,古井贡酒率先采取“降度降价”策略,将60度产品降至55度和38度,并实施大幅降价,此举帮助当时的古井贡迅速占领大众市场,并在消费疲软期实现逆势增长,成为白酒行业逆势突围的一个经典案例。
如今,白酒行业再遇周期波动,在这次的波动周期中,白酒行业似乎正在将低度白酒视作一种突围方向——
除了五粮液要在下半年推出度数低到29度的新品白酒外,泸州老窖也在近期的股东大会上透露:公司已经研发出28度国窖1573,同时16度、6度的国窖1573正在测试中。
在这轮低度酒风潮中,经过媒体的推波助澜,五粮液已经抢占了舆论先机,不仅成为低度白酒的引领者,也成为低度白酒流量红利中的最大赢家。
这一轮行业调整,除了经济下行、消费疲软、禁酒令等影响因素之外,年轻人不喜欢喝白酒,也被归结为导致市场下行的原因之一。
在穿越周期的过程中,以五粮液、泸州老窖为代表的酒企,纷纷推出度数低了又低的低度白酒新品,此举似乎被大多数酒企当作突破年轻群体白酒消费围城、进行“年轻化”突围的一大方向。
不过,人们似乎对“低度白酒是为了迎合年轻人消费”这一说法并不认同。酒行业观察人士杨承平先生认为,白酒年轻化本身或许就是一个伪命题,年轻人不喝白酒并非因为白酒的度数高,很可能存在一些其他待解决的问题。
为此他举例说,在2014年左右,贵州茅台取消了38度飞天茅台的市场供应,结果从此茅台就像插上了翅膀,一路狂奔到2024年接近2000亿的销售规模,这期间,该喝茅台酒的年轻群体并未因为“度数”而减少。
四川省酒文化促进会常务副会长欧阳剑认为:名酒主品牌的低度化没有前途!他的理由是,低度酒的消费群体是年轻人,名酒的低度化不具备高性价比特点,因此很容易陷入年轻人不要、老酒鬼不喝的尴尬局面。
不过,在前不久召开的五粮液股东大会上,五粮液在对外透露要出产29度低度白酒新品的消息时,此类产品被外界视作五粮液准备在“存量竞争”中,用低度新品迎合年轻人偏好,并以此进行增量开拓的一种创新。
此前,五粮液已经将低度酒作为公司的一种战略导向,并明确要求经销商提升低度酒的销售占比。在一些区域市场,五粮液计划借助39度五粮液来抢占核心终端,区域内的经销商如果拒绝配合,可能会因此被调减普五配额,甚至还有可能被列入“低质量经销商”名单。
低度酒风潮来袭,经销商的库存压力依旧存在。此时,你是选择拥抱潮流,成为“弄潮儿”一样的趋势赢家?还是做酒厂的一个回款机器,最终被低度酒再割一波韭菜?
最后,一个小问题:如果你是白酒经销商,你会选择五粮液、国窖1573推出的低度酒新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