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咱们的生活里,酒和下酒菜就像一对形影不离的好伙伴。现在的下酒菜那叫一个丰富,烧烤、小龙虾、各种卤味,选择多得让人眼花缭乱。不过,要是把时光倒回到 70 年代,那时候的下酒菜可和现在大不一样。今天呢,咱就一起来唠唠 70 年代最受大伙喜爱的下酒菜,看看这里面有没有能勾起你回忆的。
炒黄豆:平凡中的香脆滋味
在 70 年代,油炸花生虽说也是不错的下酒菜,可花生在当时算得上是比较 “金贵” 的东西,一般只有过年的时候,家里才会炒上那么一盘。平日里,人们更常吃的下酒菜是炒黄豆。那时候,黄豆家家户户都有,用它当下酒菜,既实惠,又能吃得久。
做炒黄豆的过程也挺简单。先把黄豆用水泡一泡,然后锅里不放油,直接烧热,把黄豆倒进去煸炒。等黄豆快熟的时候,撒上一把盐。这时候,厨房里就会弥漫着一股浓浓的豆香,那咸香酥脆的味道,闻着就让人直咽口水。听老一辈人讲,他们喝酒的时候,吃上三四颗炒黄豆,再抿上一口酒,感觉特别惬意。我自己没尝过这用盐炒的黄豆下酒是啥滋味,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吃过呢?
蒜泥鸡蛋:简单中的珍贵
鸡蛋,在现在可是再普通不过的食物了,老人小孩都经常吃,早餐来个水煮蛋,既营养又方便。但在 70 年代,鸡蛋那可算得上是好东西,甚至还是一道挺 “高大上” 的下酒菜呢。
做法也不难,把煮熟的鸡蛋切成块,放上蒜末和酱油,简单搅拌一下,就可以端上桌了。要是家里条件好点的,还会往里面滴上那么一滴香油,这香味一下子就更浓郁了。我听我爷爷说,他年轻的时候,家里的鸡要是哪天碰巧下了两个蛋,奶奶才会给他做这道菜。要不然,就只有过节或者家里有喜事的时候,才能吃上这蒜泥鸡蛋当下酒菜。我也是长大之后,在爷爷那儿尝过一次,我个人感觉味道一般般,可爷爷却说,我是现在生活条件太好了,吃的东西多,体会不到他们当年的那种满足感。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尝过这蒜泥鸡蛋下酒的味道呢?
酱油黄瓜:清爽的夏日伴侣
凉拌黄瓜在咱们现在的餐桌上,那可是常见的下酒菜,也是一道开胃的小凉菜。里面再放点木耳、腐竹,配上蒜泥、香菜、香油、辣椒油,搅拌均匀,味道别提多香了。
可在 70 年代,人们吃的酱油黄瓜可没这么多花样。那时候,自家地里种的黄瓜,摘下来拍碎,淋上一些酱油,就直接端上桌子当下酒菜了。虽说没有现在这么多调料的加持,但在炎热的夏天,就着这酱油黄瓜喝上几口小酒,感觉特别爽口。尤其是在夏季,隔个两三天,人们就会做上这么一道酱油黄瓜当下酒菜。相信吃过这道菜的,年纪都不小了,你们有没有这样的回忆呢?
煮猪尾巴:实惠的解馋佳肴
在 70 年代,买猪肉是需要肉票的,可像猪下水、猪尾巴这些,倒是不需要票,而且价格也便宜,大概几毛钱一斤。猪下水一般只有逢年过节或者家里来客人的时候,才会买上一副,收拾干净后爆炒一下,既能解馋,又特别下酒。
猪尾巴呢,因为肉少,没什么油水,不太受人们待见,所以卖的时候也不用票。肉铺老板有时候还会自己留着。人们把猪尾巴买回来,去毛洗干净,放进锅里煮,撒上一些白酒和盐巴,煮熟之后就可以吃了。吃的时候,带着一丝丝淡淡的咸味,一边啃着猪尾巴,一边喝点小酒,那感觉甭提多自在了。不过现在,人们吃猪尾巴的可不多了,大多都选择去买卤猪蹄或者其他各种熟食。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用猪尾巴下过酒呢?
咸菜疙瘩:质朴的咸香风味
现在的年轻人,估计很少会把咸菜疙瘩当成下酒的主菜,在大家眼里,它可能就是个普通的配菜,甚至有些人都不屑于吃。可在老一辈人的记忆里,咸菜疙瘩却有着特殊的地位。
咸菜疙瘩一般是用芥菜疙瘩腌制而成的,芥菜疙瘩是一种一年生草本植物的根,形状有点像萝卜,长在地底下,在东北地区特别受欢迎,现在也还有人在吃。把腌制好的咸菜疙瘩用醋泡一泡,吃起来清爽脆口。也可以把它切成细丝,用开水烫软,再放到油锅里爆炒,加上点干辣椒,要是条件允许,再打上一个鸡蛋,那味道,简直绝了。咸香的味道和着辛辣的白酒一起下肚,那滋味别提多美妙了。随着现在市面上各种咸菜、泡菜越来越多,口味也五花八门,这种一块能吃好久的咸菜疙瘩就渐渐少见了。以前全国各地都有,现在估计也就只有那些爱吃腌菜的东北人,在做泡菜的时候,还会顺便做上一两个咸菜疙瘩。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尝过用咸菜疙瘩下酒的滋味呢?
这些 70 年代的下酒菜,虽然没有现在的下酒菜这么丰富多样,可它们却承载着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记忆和情感。每一道菜背后,都有着属于自己的故事。你们还知道哪些 70 年代的下酒菜呢?快在评论区和我分享分享吧。要是觉得这篇文章有意思,就请动动你们的发财小手点个赞、关注一下,祝大家都能发大财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