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记者走进遵义市习水县城,关键街区里沔山羊肉馆随处可见,一家家羊肉粉店热气蒸腾。夹起一筷子粉送入口中,细腻爽滑带着米香,羊肉鲜嫩醇厚毫无膻味,香而不燥、辣得通透,让人回味无穷。
习水引以为傲的“黔北麻羊”,尤以马临街道沔山村的出品最为上乘。在沔山村富兴牧业的保种场,数千只麻羊生活惬意,“吃的是中草药,喝的是山泉水,住的是‘吊脚楼’”,负责人赵文金说。
富兴牧业养殖场里的黔北麻羊。马圣耘 摄
习水132万亩灌木林地和天然草地,为麻羊提供了绝佳牧场。创新的“生态畜牧业+饲草配套”“酒糟(曲草)+养殖”模式,保障了麻羊营养均衡,让肉质更加出众。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黔北麻羊肉色鲜红,肌纤维紧密,嚼劲十足而膻味轻。
然而,麻羊养殖并非一帆风顺,十多年前死亡率一度高达40%。2010年,贵州大学专家团队进驻,开展基因提纯,建立基因数据库。十余年时间,麻羊体重从35公斤提升到55公斤,双羔及多羔率从60.3%跃升至84.3%,为产业规模化打下了坚实基础。去年,富兴牧业获评国家羊核心育种场,实现了贵州本地畜禽品种零的突破,成为全国唯一的黔北麻羊保种基地。
产业升级的脚步从未停歇。2015年,习水引进黔道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打造现代化“中央厨房”。从鲜肉筛选、秘方炒制到成品包装,执行严苛标准,实现“客户先打订金,15天左右准时交货”。该公司年收购当地麻羊3万只,推动习水羊肉粉从街头小吃迈向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
如今,习水麻羊产业已形成“种羊繁育-饲料体系-养殖基地-中央厨房-网络营销”的完整链条。县里设立黔北麻羊发展基金,通过能繁母羊补贴、新生羊羔补助等精准扶持。“习羊鲜”“习滋味”等品牌昂首走向全国,全县在全国开设肉羊产品直销体验店、连锁店700余家,进驻500余家大型商超,习水人在县内外羊肉餐饮门店超800家。在冷链物流支撑下,黔北麻羊“跑出大山,跑向全国,跑出增收致富加速度”。
目前,习水县麻羊饲养量达50万只,综合产值突破12亿元。县里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建立18个养殖合作社。全县已有1.3万户养殖农户,300只以上家庭农场78户,50只以上养殖大户2200户,通过一、二、三产业带动2.8万余户群众增收致富。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何永利
编辑 杨羽
二审 梁瀚泽 高大涛 杨韬
三审 覃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