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华美食的璀璨星河中,包子占据着独特而重要的位置。它那松软的外皮,包裹着丰富多样的馅料,无论是鲜香的肉馅,还是清甜的豆沙馅,都能在咬下的瞬间,给味蕾带来一场美妙的盛宴。然而,很多人在家蒸包子时,常常会遇到这样的困扰:明明按照步骤放了酵母,可蒸出来的包子却不够蓬松,颜色也不够白亮,与外面面点店里的包子相差甚远。其实,蒸包子光放酵母还不够,多加一步,就能让包子又白又大,连专业面点师都会夸好。
酵母,是蒸包子过程中常用的发酵剂。它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酵母会分解面粉中的糖分,产生二氧化碳气体。这些气体在面团中形成无数细小的气孔,从而使面团膨胀、变得松软。这就是我们利用酵母让包子蓬松的基本原理。
然而,酵母发酵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方面,酵母发酵的速度和效果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比如,在温度较低的冬天,酵母的活性会降低,发酵时间会大大延长,甚至可能导致发酵不充分,使包子不够蓬松。另一方面,单纯依靠酵母发酵,很难让包子达到特别白亮的色泽。这是因为面粉本身含有一些天然的色素成分,而酵母发酵并不能有效去除这些色素。
那么,这多加的一步究竟是什么呢?答案就是添加泡打粉。泡打粉是一种复合膨松剂,它主要由小苏打(碳酸氢钠)和酸性物质(如酒石酸氢钾、磷酸二氢钙等)组成,有些泡打粉还会添加一些淀粉作为填充剂。
当泡打粉遇到水分和热量时,会发生化学反应,迅速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与酵母发酵不同,泡打粉的反应速度非常快,而且不受环境温度的影响。在蒸包子的过程中,泡打粉可以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气体,使包子迅速膨胀,变得更加蓬松。同时,泡打粉还具有一定的漂白作用,能够让包子的颜色更加白亮。
虽然泡打粉有很多优点,但如果使用不当,也会影响包子的口感和品质。下面就来介绍一下正确使用泡打粉的方法。
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泡打粉。市面上有含铝泡打粉和无铝泡打粉两种,为了健康着想,建议选择无铝泡打粉。因为长期摄入含铝的食物可能会对人体神经系统、骨骼等造成损害。
其次,要注意泡打粉的用量。一般来说,每500克面粉中添加2 - 5克泡打粉即可。如果添加过多,泡打粉的苦味可能会影响包子的口感;如果添加过少,则无法达到理想的蓬松效果。
在调制面团时,先将酵母用温水化开,静置几分钟,让酵母充分激活。然后将面粉、泡打粉混合均匀,加入酵母水和适量的水,揉成光滑的面团。揉面时要用力均匀,揉至面团表面光滑、有弹性。揉好的面团要放在温暖的地方进行发酵,发酵至原来的两倍大左右。发酵好的面团取出,再次揉面排气,然后分成大小均匀的面剂子,擀成中间厚、边缘薄的包子皮,包入馅料,捏成包子形状。最后,将包好的包子放入蒸笼中,进行二次醒发15 - 20分钟,让包子更加蓬松。醒发好后,开大火蒸15 - 20分钟,关火后焖3 - 5分钟再打开锅盖,这样蒸出来的包子又白又大,口感松软。
有一位家庭主妇李女士,以前蒸包子总是遇到包子不够蓬松、颜色发黄的问题。后来,她听说了添加泡打粉的方法,便尝试着在蒸包子时多加了这一步。按照正确的方法使用泡打粉后,她惊喜地发现,蒸出来的包子变得又白又大,口感也更加松软。家人和朋友尝了之后,都赞不绝口,还纷纷向她请教蒸包子的秘诀。
蒸包子光放酵母是不够的,多加添加泡打粉这一步,并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就能轻松蒸出又白又大、口感松软的包子。不妨在家试试这个方法,让家人也能品尝到专业面点师水准的美味包子。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