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异国他乡商品以人民币标价,配备专业普通话导购,让游客一头雾水
出国前,经常听国内的朋友说出国。据说那里物价很低,一百块钱够当地人吃上十天半个月。我非常震惊。但是到了国外之后才发现,外国本地人的消费和游客的消费是分开的。
也就是说,同样的一百块钱,在老外手里,可以买很多东西,可以省下十天半天的伙食费和花销,但是在游客手里,就不行了没有这样的购买力。.因为外国国营商店只专注于本地时尚,而且其中出售的许多商品都以非常低的价格出售。对于游客来说,只能去外资店消费,这里很多商品的价格据说是国营店的10到20倍。
例如,同样一瓶外国本土饮品大通江啤酒,在国营商店只要50块钱,而在外地商店卖给游客就要5元甚至10元。在国外的外国商店也有“友谊商店”的称号,但我们真的不知道这是真友谊还是假友谊。毕竟他们是用真金白银买东西,却享受不到当地人的待遇。
当我们作为游客走进首都平壤的一家涉外商店时,就被眼前的店面布置给吸引住了,因为这种场景只在我们小的时候见过,以后再也见不到了。长大。每个柜台前都有一位年轻的售货员。用我们的话说,这些卖家既是导购又是收银员。如果我们想买高丽参又不知道哪种高丽参好,可以问问这些外国小姐姐。
他们都会说普通话,有的甚至精通中文和英文,即使不会说外语也能在国外打得很好。不仅如此,国外商店的所有商品一般都是以美元和人民币标价,也就是说我们购买商品的时候,结算的时候可以用人民币支付。只是让我们比较意外的是,国外虽然支持游客用人民币支付,但是却不能用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也不能刷卡。
可以说,所有新的支付方式在国外都行不通,纸币在这里比哪里都好用。由于国外的外汇相关店铺支持异地换汇,买东西时连日元和欧元都可以结算。甚至在国外的自由市场,也出现了一批收汇的街头小贩。
总之,国外的涉外店让我们大开眼界。虽然里面的价格比国营店的贵很多,但是我们事后理解。毕竟国外的材料还是很稀缺的。如果游客的购买力和本地人的购买力相当,那肯定会拉动消费,让本地人买不起。你怎么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