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的目的是为了放松心情,离开居住地前往陌生的地方,欣赏沿途风景品尝当地美食,在轻松愉悦中领略不同的景色。按理说旅游是令人高兴的事情,可有一件事似乎“伴随”着旅途,而且避免不了,那就是宰客。
旅游宰客情况一直存在,尤其是重灾区三亚,这不,有位网友分享了他的《三亚被宰记》。
网友“安茂元”发布抖音视频,讲述了他在三亚的奇葩经历,他和朋友在百花谷美食街遇到一位挑着扁担卖水果的老奶奶,他们觉得老人年龄大了卖水果不容易,出于同情心便购买了一斤蓝莓果,花费25元。可用手掂了掂之后感觉分量不够,就把苹果14手机放在秤上称量,没想到直接显示1.2斤,一个手机1.2斤!好家伙,这不是鬼秤是什么?
几人随后前往海鲜市场,没想到等待他们的是更大的陷阱。
安茂元介绍,他们刚到市场门口,就有一个大姐上前热情介绍,说自己和卖海鲜的不认识,她可以帮忙推荐便宜又新鲜的海鲜,而且加工费只有几块钱一斤,在她的软磨硬泡下,一行人选择妥协。
大姐把他们领到一个摊位面前,商品并没有明码标价,他们稀里糊涂的买了一些海鲜,在加工时也没有对海鲜过秤,最终的加工费远高于购买海鲜的花费,在购买海鲜前,那位大姐介绍说海鲜和加工费都不贵,可结果却恰恰相反。
等菜上桌后,他们才发现自己的智商被侮辱了。
几人购买的是40元一斤的黑虎虾,也叫草虾,可上桌的却是35元一斤的南美白对虾,是加工时偷梁换柱,还是购买时被掉包了?钱多少无所谓,可不能把人当冤种吧。
他们找到老板说明虾品种不对,老板又把刚才的大姐找来,说这件事他们和卖海鲜的沟通一下看是什么情况,得到的结果是:放虾的筐子离得近,存在跳虾的可能。
也就是说,35元一斤的虾跳到40元一斤的虾里边,老板没有注意就一起捞出来,但价格是按照40元一斤计算的。
好家伙,简直离谱!安茂元把自己的被宰经历义愤填膺的讲述出来,在引发大量关注后,三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一则情况通报,称在看到视频后他们高度重视,第一时间联系安茂元抖音,但未获得回复。至于购买水果遇鬼秤,因无法确定具体商家,需要安茂元回复或者提供更多证据后才能做进一步调查。
工作人员还称,给安茂元一行人加工海鲜的店铺规范且明码标价,所收加工费用未超出公示价格,另外,加工费用单据上边有消费者签名。至于加工后虾的品种不对,不存在掉包,而是因为跳虾。
妙啊妙啊,真的太妙了,工作人员的声明简直太妙了。安茂元已经在抖音发布视频对《三亚被宰记》以及监管局声明做出回应,他表示并没有机构联系他,只有个人账户联系过他。
最关键的一点,虾是否被掉包,安茂元回应,他们在购买海鲜时,店家明确告诉他们店里只剩下黑虎虾了,为什么上桌被发现货不对板后,又说是跳虾导致品种不对呢?店家最后给出的处理结果是换一份黑虎虾,并没有做出任何补偿。
安茂元表示自己所述均为亲身经历,并没有夸大其词和炒作,只是因为自己花费了高价钱吃饭低价商品,作为消费者很难接受。
虾搞错了,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这应该是店家的责任,不应该由消费者买单。还有他们口中的跳虾,真实性难以确定,只是这个说法好像在侮辱正常人的智商。
正如开头所说,被宰伴随着旅游,似乎只要出门旅游就能遇到被宰,鬼秤已经成为常态,有良心的搞个7量秤,更夸张的给你来个半斤秤,消费者被坑几十元是常有的事情。
当外地游客遇到被宰,大多数想着出门在外开心最好,殊不知这给力不法商家坑人的胆量,店家想着你们都是外地人,能坑一个是一个,你们又不敢怎么样,这才导致被宰情况一直存在。
最后还是想说那份情况通报简直太妙了,各位小伙伴,你们对此有何看法,你们在旅游中是否有过哪些被宰经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