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收购了皮克斯、20世纪福斯公司之后,迪士尼在好莱坞的霸权地位已经难以被撼动。随着市场份额增长以及对重要档期的控制,这家影业巨头正迫使竞争对手变得更具创造性,并采用非传统的发行和推广策略。
如果你还没有意识到迪士尼的“霸权地位”,那么下面几个数字绝对能够让你心服口服——
单看市场份额或许你已经觉得迪士尼已然立于不败之地了,然而市场份额绝对不是迪士尼霸权地位的全部。这只外表可爱的“老鼠”正在用各种方式攻城拔寨,俨然已经是好莱坞“灭霸”级的存在。
霸占重要档期
前索尼影业副董事长杰夫·布莱克在接受THR采访时说:“他们(迪士尼)已经在所有最佳档期摆上了一部电影,你要是拿自家的大制作跟这些电影正面对抗,那你一定是疯了。”
为了让大家更直观地了解接下来一年内迪士尼的电影档期,我做了一张表格——
从这个表格可以清楚地看到,除了北美劳动节以外,迪士尼几乎抢占了今年下半年到明年年初的所有重要节假日档期。
这对于其他影视公司来说绝对是非常可怕的事情,表格中的所有电影几乎都是全球观众耳熟能详的大IP,没有多少家公司敢于和这些电影硬碰硬。
迪士尼的超前定档几乎相当于在对应档期提前摆好擂台,等待其他公司的挑战。这个模式不仅影响到了美国本土公司的定档策略,对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院线也产生了相同的影响,还记得《复联4》定档的时候国内有多少部电影调档吗?
躲开迪士尼成为了一个公认的定档策略,然而找到空档绝非易事,因为迪士尼电影的票房还有着惊人的持久力。
票房号召力和持久力
在迪士尼电影上映的首个周末,几乎没有谁有把握从他们口中抢下一块蛋糕,这些IP、续集的票房号召力实在可怕,并且不仅仅是首周末票房如此,这些电影往往还有着强大的票房持久力。
今年,《复联4》上映后的三个周末票房都是同期最高,《惊奇队长》和《玩具总动员4》则是双周周冠,即便是口碑一般的《阿拉丁》也是第二周的票房季军。
在迪士尼的威慑下,其他电影厂商无疑都需要作出及时调整。
其他厂商的策略
虽然目前各大公司都有自己的招牌IP,这些IP为他们提供了与迪士尼正面对抗的底气,但事实上这些IP中的大多数在近年里都出现了失误,而迪士尼却把他们的IP保持得非常好。
到目前为止,最有希望跟迪士尼“分蛋糕”的或许只有华纳兄弟了,今年上半年,华纳兄弟的8.03亿美元总票房仅次于迪士尼的17.32亿美元,但如你所见,最有希望的挑战者的票房收入也不及迪士尼一半。
迪士尼统治地位的正面影响
如果其他电影厂商能够拍出足够特别的电影(常见方法是吸纳名导演),或者拥有一些足够特别的改编权(比如华纳旗下的“《招魂》电影宇宙”),那么这些创造力就能让这些厂商实现对迪士尼的“虎口夺食”。
但是话又说回来了,属于其他厂商的机会之地正在迅速消退(尤其是福斯公司被迪士尼收购之后)。目前的好莱坞格局能够被改变吗?或者是迪斯尼注定要在未来的某一天“统治世界”?现今的局面恐怕只有大范围变革或者大规模并购才能改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