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苏南资讯 | 苏州】古建筑是鲜活的文物和珍贵的载体,唯有活化,才能以与时俱进的思维赋予其新的使命。近年来,保护区、姑苏区积极探索推进社会资本、国有资本参与古建老宅活化利用,在各方携手与努力之下,苏州古城内的一座座古建筑或变身精品酒店、或引入企业总部、或成为艺术基地,古老的历史与新的产业、业态融合,“沉睡的历史”正以崭新姿态“苏醒”,古城保护更新发展的“姑苏模式”正在全面起势。
今天起,姑苏发布推出 “千‘载’难逢 五彩‘宾’纷 ” 专栏,充分展现全区在古建老宅和闲置载体盘活利用、布局高端酒店丰富文商旅产业链、吸引年轻人回归古城等方面的新思路、新举措、新成效,为下一步的古城保护更新和古城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启示。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多次强调要“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
让古建筑在保护中焕发新生命、发挥新活力,是当下古城保护更新的主流。今天(4月19日),姑苏区人民政府——万豪国际集团战略合作暨平江Autograph精选酒店 、AC酒店(二期)、姑苏Moxy酒店集中签约仪式的顺利举办。其中,平江Autograph精选酒店签约落户钮家巷方宅、董氏义庄,标志着苏州古城内又一批古建老宅将被“装”进新业态、新功能,“活”出新姿态、新精彩。
在现代化建筑遍布的今日,那些历经千百年留存下来的古宅,对古城居民来说是一缕抹不去的乡愁记忆。让古建老宅“存并活”,使乡愁融入现代生活,是保护区、姑苏区推动古城保护更新的重要探索。
签约仪式上,一本保护区、姑苏区平江历史文化街区古建老宅招商手册引人注意。翻开手册,钮家巷方宅、董氏义庄、苏肇冰故居等9处古建老宅的“前世今生”跃然纸上。作为最新发布的可用于招商的古宅,这9座宅子均位于平江历史街区,招商业态涵盖精品酒店、总部经济、商业、办公等,在社会资本的参与加持下,未来均有望成为古建老宅活化利用的“姑苏样板”。
市委书记曹路宝要求保护区、姑苏区进一步抓好产业发展和引入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古城保护。近年来,保护区、姑苏区立足“无老宅不招商”“使用是最好的保护,买卖是最好的传承”等发展理念,持续更新发布古建老宅活化利用白皮书、蓝皮书,密集召开上市公司董事长古城保护说明会等古建老宅活化利用专场招商活动,诚挚邀请广大企业家走进古城、品鉴古宅,在有形的苏式庭院中传承无形的创业故事、企业家精神。
吴古庭故居(吴宅)古宅效果图
在持续展开的强有力推介下,越来越多社会资本将目光瞄准古建老宅。由贝聿铭叔祖贝润生的私宅改造而来的万科有熊酒店,在32号街坊精心打造的万科有熊畅园酒店,即将变身设计企业总部的吴古庭故居(吴宅)......一批古建老宅因为社会资本的涌入,有了全新“打开方式”。
畅园是《苏州园林名录》记载的108座园林之一,被1:1复建收录于国家园林博物馆。在前期修缮过程中,建筑结构、位置、构件尺寸、材料质地等都力求“修旧如旧”。更新改造后的畅园引入万科有熊酒店品牌,正式转型为精品园林酒店,为八方来客提供沉浸式体验苏式生活的优质选项。据悉,万科有熊畅园酒店将在年内正式营业。
古建焕活,古城向新。通过放大古建老宅等特色载体优势,古城厚重的文化内涵有了当代化、国际范的时代表达,立足“做优行政和文商旅中心”定位,保护区、姑苏区致力在古建老宅活化利用中将古城打造为一座活的博物馆和全域旅游大景区,让千年古城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当下,多元化社会资本的涌入,将一处处古建老宅激活,也为古城高质量发展打开了新的发展空间。最新数据显示,苏州古城盘活利用的中张家巷29号、秦宅、顾廷龙故居等10处古建老宅,形成全口径税收2.28亿元。其中,苏州古建老宅保护利用标杆项目——中张家巷29号,成为古城首个税收破亿的老宅。
“让关心、重视古城的企业深刻感受到,投资古城,未来可期,留在古城,生活惬意。”保护区党工委书记、姑苏区委书记方文浜表示,要把企业视为保护区、姑苏区的“命运共同体”来赋能,不断提升政务服务、金融服务、人才服务、公共服务水平,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今年,保护区、姑苏区将持续推进区内67处文控保建筑和14处会馆保护修缮。目前,位于平江历史街区悬桥巷的苏肇冰故居、愉庐基本完成修缮,正积极推进下一步的活化利用;钱伯煊故居、方嘉谟故居正紧锣密鼓展开修缮工作,预计分别将于今年5月、10月完工。随着新一批古建老宅的蝶变新生,保护区、姑苏区将继续“敞开怀抱”迎接社会资本,努力把古建老宅等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助力古城保护更新步伐迈得更快、更稳、更远。
方嘉谟故居效果图
钱伯煊故居效果图
来源:姑苏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