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有什么习俗?
创始人
2025-03-07 12:21:53
0

三月三要食地菜煮鸡蛋

听老人们说起三月三这天最常吃的食物是:煮鸡蛋,不是普通的水煮,而是加入地菜(学名荠菜),荠菜的营养价值还是比较高的。鲜嫩的荠菜可用来包饺子,而三月三这天用荠菜泡水煮鸡蛋食用,可防治头昏头晕病,是民间的一种特殊的食疗方法。

三月三举家出游踏青

三月初三,举家出游,赏花踏青。带好吃的在郊外来一顿美美的野餐。古代的时候大姑娘、小媳妇平时是不敢出门的,在三月三这天可以结伴出游。古诗就有: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三月三,风筝飞满天

人间三月三,风筝飞满 天。传说风筝是古代战争时期传递情报的工具,在民间却是一种健身游戏活动。现代的风筝造型各式各样,做法形形色色,是户外活动的首选项目。放风筝,揩老带幼,在一片欢声笑语中感受亲情的其乐融融。

农历三月三,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风俗,像在江南一带,苗族会身着盛装来和小伙子们相会;土家族更是把这一天当作了‘情人节’,以山歌为媒,踩脚定亲。而壮族更是会在这一天举办盛大的节日歌会,传说三月三是刘三姐的遇难日,如今三月三已演变成为国际性的歌节,也是有新时代气息的综合性文化节日。

无论用什么形式来庆祝,都表达了各族人民对当下美好生活的向往。

民族特色

壮族

壮族“三月三”习俗,很多人只知道对歌谈情,其实壮族“三月三”习俗有很多,抢花炮、抛绣球、吃五色糯米饭等也是有趣的节日习俗。

1、包五色糯米饭

节前家家户户准备五色糯米饭和彩蛋。人们采来红兰草、黄饭花、枫叶、紫蕃藤,用这些植物的汁浸泡糯米,做成红、黄、黑、紫、白五色糯米饭。

相传,这种食品是深得仙女们的赞赏后流传下来的;也有人说是祭祀歌仙刘三姐的。吃了这种饭,人丁兴旺,身体健壮。彩蛋则是歌圩中男女青年用以交际传达情感的物品。

2、抢花炮

在农历三月初三以及秋收之后,广西一些少数民族地区民间会自发组织抢花炮运动。

参与抢花炮的每支队有8人,队员通过突破、挡人、变向、快冲等方式冲进对方炮台,将花炮放入算得分。规则类似于西方的橄榄球运动,故被称为“东方橄榄球”。

传统的“花炮”是一个铁制圆环,直径约5厘米,外用红布或红绸缠绕。比赛场地通常设在河岸或山坡上,不限人数,也不分队数,每炮必抢,三炮结束。

3、绣球传情

歌圩的绣球是姑娘们在节前赶制的工艺品,制作工艺都很精巧,个个都是丝织工艺品:十二花瓣连结成一个圆球形,每一片花瓣代表着一年中的某个月份,上面绣有当月的花卉。有些绣球做成方形、多角形等。绣球内装豆粟或棉籽。球上连着一条绸带,下坠丝穗和装饰的珠子,象征着纯洁的爱情。

4、打扁担

打扁担是传统的自娱自乐活动,每一个壮家人都是“打着堂”的演员,妇女的动作轻巧优美,男子的动作刚劲有力,自娱自乐的“打着堂”,寄托着壮族人民祈望丰收的愿望。

打扁担的舞蹈形式有双人舞、四人穿花、多人穿花等各种套式。舞者多为双数。表演者手拿扁担,围在长凳或舂米槽旁,有节奏地时而敲打板凳,时而互相撞击扁担。

5、对歌谈情

“三月三”歌圩是男女青年进行交际的好时机。每逢歌圩,方圆数十里内的男女青年聚集在歌圩点。小伙子在歌师的指点下与中意的姑娘对歌。

通常是男青年先主动唱“游览歌”,观察物色对手,遇到合适的对象,便唱起见面歌、邀请歌。女方若有意就答应。男青年再唱询问歌,彼此有了情谊,唱爱慕歌、交情歌。歌词皆即兴发挥,脱口而出。

若姑娘觉得眼前的小伙子人才、歌才都满意,便趁旁人不注意,悄悄将怀中的绣球赠与意中人,“他”则报之以手帕、毛巾之类的物品,然后歌声更加甜蜜,遂订秦晋之好。

6、打铜鼓

广西的一些少数民族素来有在节日庆典或祭祀中击打铜鼓的习惯,这一风俗一直沿袭至今,现在东兰、天峨等地壮族群众每年过“三月三”和春节,都安、巴马、大化等地瑶族群众过祝着节,南丹瑶族举行葬礼祭祀,南丹中堡苗族过春节或遇上喜庆时都要以击铜鼓的方式表示庆贺或悼念之情。

7、碰彩蛋

彩蛋是把熟鸡蛋染成彩色用以传情之物。小伙子在歌圩中手握彩蛋去碰姑娘手中的彩蛋;姑娘如果不愿意就把蛋握住不让碰,如果有意就让小伙子碰。蛋碰裂后两人共吃彩蛋,这就播下了爱情的种子。如今,碰彩蛋有了“碰碰碰,碰出好运气”的意头。

布依族三月三节日习俗

祭祀社神:“三月三”是布依族人民敬神祈福的日子。“三月三”各家男人上山祭祀山神。

组织人(祭祀)多是布摩(即摩公,摩文化传承人),活动一开始,先将牛或猪宰杀,这时各家各户就将预先备好的钱纸多的十几张,少则五六张拿去沾上牛的鲜血,预备以后拿去挂在田中或地头,说明此份田土已有人管辖,野鬼不敢侵占,病虫诸灾不敢入侵,保证粮食丰收。

人们点燃香火和红烛,石桌上摆着祭品(非有花米饭不可),寨老站于山庙前台阶上高喊:“敬祭开始!”台下的村民成阶梯状面对社神,神色凝重,气氛肃穆,山林寂然无声。在寨老的带领下,村民九跪三叩首,寨老祈告山神保佑,宣读神灵的告诫和村规民约,并征询大家的意见。

异议统一后,每人在庙前跪下承诺不践约、遵村规,否则将受到山神的惩罚。三月三祭祀山神、水神、寨神。

祭祀民族英雄:有祭祀传说中的民族英雄,有古代的英雄如王囊仙、贺连级等人。

扫寨:由摩公组织队伍把每个农户家的魔鬼妖邪扫出家里,把寨子的魔鬼妖邪扫出寨子,保一方平安。

“祭地蚕”:传说古时有一庄稼汉为避免幼亩遭受虫害,他在春播时炒包谷花去喂地蚕,结果保住了幼苗。

植树挂青(扫墓):各家各户,男主人背着背兜和镰刀,杠着锄头,女主人背着祭品牵着孩子,不辞辛苦地在一个月之内将自己家的祖坟全部上完,并在坟山植树以示纪念。也有宗族集体到祖坟墓地挂青的情况,大家杀猪宰鸡。嫁出去的姑娘要带着祭祀的物品回娘家参加挂青。

踏青:踏青之俗十分古老,基本上是伴随挂青扫墓形成的,人们到山野踏青游春,儿童们摘嫩枫叶做成圆球抛打,妇女们则摘几匹嫩枫叶插在头髻上,把枫树的枝桠插在房屋的四周。当然踏青绝不仅仅是要谈情说爱,更重要的是游戏娱乐。

局促于劳作的人们,此时可以郊原驰骋、山野纵横了。于是,女孩儿树上挂起秋千,男孩儿空地放起风筝、打水枪。

对歌:对歌之俗也是十分古老,基本上也是伴随挂青踏青形成的。聚众畅饮,联络感情。青年男女对唱山歌是布依族“三月三”活动的主题。对歌是祭拜完毕后最重要的活动。以唱歌为媒介开展社交活动,通过唱歌来交朋结友,寻求配偶。

传统体育:对歌期间,除唱山歌外,还有打猎、抛糠包、“耍吉篮”(麒麟舞)、“得浆”(类似陀螺)、斗牛、斗鸡、赛马、马杠(类似高跷)对抗、打竹水枪、下布依棋、荡秋千、放风筝等传统活动。

传统乡场上的经济贸易交流活动:布依族“三月三”节日期间,随着前来参加的人数增多,随之就出现了为活动服务的商贩,他们满载商品纷至沓来,大到家具、小到各种生活用品,还有各民族特有的饰品、食品,货物应有尽有。

进而发展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物资交流和商品交易盛会,促进了布依族地区的经济贸易发展。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拥抱兰一,遇见夏天!兰一&Li... 兰多多亲自然乐园游玩地图宁夏贺兰山国家森林公园咨询电话:0951-4114390免责:文章内容、产品...
川汇区地道川菜美食探秘,推荐餐... 川汇区地道川菜美食之旅,带你领略正宗川菜风味,推荐前往当地知名餐厅品尝绝佳风味,品尝麻辣香鲜的火锅、...
青岛正规旅行社哪家好?口碑红黑... 青岛,这座黄海之滨的城市,凭借海滨风光、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成为游客青睐的目的地。旅行中选择合适的旅...
张吉怀E起游②丨明清巷陌深 洪... 编者按: 张家界的奇峰刺破云海、湘西州的鼓点敲响千年、怀化的山水铺展锦绣诗行……张吉怀,一幅灵动的山...
夏游运城,晚上这样过! 当白天的喧嚣渐渐褪去,夜幕降临,城市的另一番魅力才刚刚苏醒。如今,河东大地不再满足于夜市小吃和灯光秀...
陕西日报刊发丨留坝:享“秦岭十... 炎炎夏日,不少人渴望到山野间寻一份清凉。夏季平均气温仅有22℃的留坝县,成为隐匿在秦岭山中的“宝藏避...
原创 甘... 在短视频平台上,一位名为 “非洲十年” 的用户近来热度居高不下。 他发布的视频,将大众的目光聚焦到了...
酒香浸润烟火处:亿星酒业连锁门... 当清晨的阳光洒满社区的林荫道,当傍晚的大排档升腾起诱人香气,当路边的晚风拂去行人的疲惫,亿星名酒连锁...
喜稻拌饭——温暖偕行 喜稻拌饭起源于山西省,扎根于传统朝鲜族拌饭的深厚底蕴,将朝鲜族料理中对食材新鲜度的严苛把控、酱料调配...
经典名肴——红烧鸡块 编者按:本公众号自2016年创立以来,一直关注人类科学(史)、技术(史)、博物(史)三大领域。当下,...
衣食住行跟我逛︱小时候的味道!... 作为苏州人从小吃到大的美食,除了苏式汤面和生煎馒头,还有甜咸适口的粢饭团。近日,记者了解到,位于苏州...
中伏将至,头伏饺子二伏面,5道... 7月30日即将迎来中伏,老话说:“头伏饺子二伏面”,中伏,天气异常炎热,人体新陈代谢加快,对能量的需...
姑苏早点来丨月泊湾,重温“小辰... 月泊湾·壹号菜市场 前身为三香农贸市场 去年底完成改造焕新 熟悉的烟火气依旧氤氲升腾 📍月泊湾·壹...
原创 唤... 晨光中的谷物交响曲 六点三十分,闹钟在朦胧中响起。厨房里飘来咖啡的香气,阳光透过纱帘在地板上投下斑...
【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气候凉爽... 入夏以来,秋城昭阳迎来了大批避暑旅居的川渝游客。他们在昭阳的各大公园里欢歌起舞,畅享清凉夏日带来的惬...
2025年火把节全州接待游客8... 激情火把节,最炫民族风。 7月18日晚,2025年凉山彝族火把节开幕式在西昌举行,凉山再次进入一年一...
博物馆奇妙夜:五家大湾区博物馆... 暑假,博物馆又成了热门打卡点,广东省博物馆的预约门票更是一票难求。旅游平台数据显示,7月中上旬,博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