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the Lantern Festival),是中国民俗传统节日。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其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所以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也不尽相同,其中吃元宵、赏花灯、舞龙、舞狮子等是元宵节几项重要民间习俗。
除此外还有猜灯谜,踩高跷,划旱船
佛山传统,正月十五要行通济,就是指这座通济桥,有“行通济,无闭翳”之说
佛山传统,正月十五要行通济,就是指这座通济桥,有“行通济,无闭翳”之说。现在由于媒体和市政府旅游局部门大力推行文化传承,行通济演变成一年一度的慈善盛世,每年都吸引市内外的人过来凑热闹。所以,到那一天,人们都会买棵生菜买个风车走过通济桥,祈求新一年事事顺利
垮火堆,送火把,吃元宵,玩社火,看灯展
正月十五元宵节是春节后的第一个传统大节日,以前在青岛地区就叫“正月十五”,其美食就是馉馇(水饺),没有吃元宵的习俗,是解放前后来闯青岛的人家(那时老青岛人称他们“外路子”)将元宵节的名称和吃元宵的风俗带入青岛。
河南的元宵节风俗传统有:吃汤圆、赏花灯、猜灯谜、吃团圆饭、放烟花、舞狮子等。
元宵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在元宵节的早上,河南人民会煮上一碗元宵,并开展一系列的元宵活动。
河南的元宵节风俗传统
元宵节有吃团圆饭的风俗,在元宵节这天,无论在多远的人们,都会在晚饭前赶回家中,在晚上,一家人会团聚在一起吃团圆饭。
元宵节有赏花灯的风俗,在晚饭过后,人们会相约去街上赏花灯,花灯款式各异,五颜六色,因此花灯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元宵节有猜灯谜的风俗,在花灯底下,会附着各种各样的灯谜,感兴趣的人们可以参与竞猜,猜灯谜活动既可启迪智慧,又增添了节日的氛围。
正月十五圆宵节,吃汤圆,放烟花,小孩提灯笼,好热闹。
十五点灯寓意为平安团圆、驱邪化灾、前途光明。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此节日民间有挂灯、打灯、观灯等习俗,故也称灯节。闹花灯是元宵节传统节日习俗,始于西汉,兴盛于隋唐。隋唐以后,历代灯火之风盛行,并沿袭传于后世。
正月十五闹元宵,看花灯、舞龙、踩高跷,吃汤圆。
1、东莞元宵节吃香丸:香丸在东莞是元宵必吃的食物,是用晚造旱地糯米浸7天后形成的冬至粉制作而成。
2、竖彩灯活动:在广州、香港等地,元宵夜要将彩灯高竖起来,小孩子们在家长协助下用竹纸扎成兔仔灯、杨桃灯或正方形的灯,横挂在短竿中,再竖起于高杆上。
3、舞火龙:是香港元宵节最富传统特色的习俗,铜锣湾大坑地区就一连三晚举行盛大的舞火龙活动。
4、高跷会:一般由群众自发串连组织起来的。正月十一、十二开始踩街,寓意告知人们在众多的民间花会中,今年挂个号。正月十五正式上街,一直到十八方告结束。
5、吃油团:在广西的上林、靖西等地还有吃油团的习俗,表示团圆。
以上就是南方元宵节风俗有哪些,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正月十一是子婿日,是岳夫请女婿们的日子,一个女婿半个儿吗,岳夫请来女婿大家一起高兴高兴,女婿在我们这儿可是贵客,待慢不得,也有的称之谓:“姑爷”,姑爷来了,全家以礼相迎!
正月十一,开始拉开春节后的第二个欢庆日元霄节的序幕,这天街上的锣鼓敲的咚咚响,彩旗迎着春风扬,大姑小媳妇们扭着秧歌,小伙子们舞龙舞狮,跑旱船的、高翘队,二姑娘倒骑驴等等,热闹非常…!街上人山人海,歌声、锣鼓声、欢笑声,此起彼伏,好不热闹!
上一篇:旅游去威海好还是大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