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三苏祠是北宋时期(960-1127)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的故居。位于四川省眉山城西南隅纱彀行内。元代改宅为祠,祭祀三苏。
明代洪武年间扩建,明末毁于兵火,仅存五碑一钟,清康熙四年(1665)在原址按明代规模重建,尔后历代均有增益补修,现占地面积56800平方米。
于1980年7月7日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4月成立“眉山三苏博物馆”。
三苏祠自元代建祠以来,几兴几衰,一直是文人墨客和广大民众拜祭圣贤的聚集场所,经数百年的营造,整个祠堂红墙环抱,绿水萦绕,古木扶疏,翠竹掩映,形成了“三分水二分竹”的岛居特色。
三苏祠总建筑面积有11500平方米,主要建筑有正门,前厅,正殿,启贤堂,来凤轩,东西厢房,云屿楼,披风榭,瑞莲亭,百坡亭,碑亭,抱月亭,快雨亭,式苏轩,景苏楼,绿洲亭,半潭秋水一房山,彩花舫,南堂,疏竹轩,绿筠轩等。殿堂部分由三进四合院组成,虽按轴线处理,但两边却运用了均衡而不严整对称而有自由变化的手法,有收有放,灵活多致。
园林景观形成和保持了浓郁的清代四川传统园林自然,古朴,典雅的显著特点,屋宇堂廊,布局有序,点线呼应,疏密有致,匾额对联,缤纷耀彩。整个祠堂具有历史文化名人故居庄穆典雅气氛,使人赏心悦目,留连忘返,被当代中外文化名人,古典园林专家称誉为中国四川古典园林的典范。
三苏祠是位于中国江苏省苏州市的一座古建筑,供奉了三位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苏洵、苏轼和苏辙。以下是一些关于三苏祠的趣味介绍:
1. 著名文人纪念地:三苏祠是纪念苏洵、苏轼和苏辙这三位文学家的地方。他们是北宋时期最著名的父子文学家,对中国文学史有着重要的影响。
2. 建筑风格:三苏祠的建筑风格典雅、古朴,展现了传统的中国园林建筑特色。它以亭台楼阁、曲水流觞、石桥小径等构筑物为特色,给人一种古韵悠长的感觉。
3. 文化底蕴:三苏祠是传统文化和文学的重要象征,展示了苏州历史上的文化底蕴。在三苏祠,您可以了解苏州文化的发展历程,欣赏苏派文学的精髓。
4. 意境景观:三苏祠的园林景观以水和绿色植物为主题,营造出一种宁静和优美的氛围。有小桥流水、石径、古树等景观,使人感受到闲适宜人的自然美。
5. 游览体验:参观三苏祠可以感受到中国古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情怀。您可以漫步在园中的曲径小道上,欣赏景色,感受文学氛围,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6. 悼念文化名人:三苏祠是悼念苏洵、苏轼和苏辙的殿堂,向这三位文学家致敬。游客可以在这里了解他们的贡献和影响,缅怀他们的卓越才华和智慧。
无论您是对文学感兴趣还是喜爱传统建筑和园林,参观三苏祠都是一个充满趣味的体验。您可以欣赏古建筑的美丽,了解文学家的故事,感受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三苏祠门口有大家熟知的门联“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联意气魄很大,但符合苏氏父子的文学地位,并不让人觉得是吹嘘不实之词。
三苏祠的大门,资料记载:建于民国十七年(1928)。门外是纱彀行,大门为三檐歇山式屋顶,面阔三间13.11米,进深一间5.1米,房通高7.51米。素面台基高0.4米,前饰三级垂带式踏道,后饰三级如意式踏道。筒瓦屋面,正脊两端饰鸱吻,垂脊、戗脊饰龙头和卷草式图杂。门楣上悬挂朱底金字横匾,上镌清代大书法家何绍基所书“三苏祠”三个金色大字。檐柱上对联为“克绍箕裘一代文章三苏父子;堪称楷模千秋万代永馨香”,为辽东人姜书阁撰书。门柱支联为“北宋高文名父子;南州胜迹古祠堂”,为已故川大国学院院长,著名教授向楚撰文,四川省文史馆副馆长刘孟伉手书。
三苏祠,位于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纱縠行南段,始建于北宋,现为清康熙四年(1665年)重建遗存,占地面积65000平方米,是北宋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的故居及祠堂。
三苏祠占地面积65000平方米,平面略呈梯形,南北短,东西长。
主要景点:南大门、前厅、飨殿、启贤堂、木假山堂、来凤轩、披风榭……
三苏祠内收藏有“丰乐亭记”、“醉翁亭记”、“表忠观碑”和“罗池庙碑”四大名碑的金石碑文或碑拓本,陈列有数以千计的匾联书画等文物,是三苏研究、陈列展览的珍贵资料。
门票价格
三苏祠门票价格为47元,半票为25元。
开放时间
9:00~18:00,17:30停止售票。
在四川眉山县城西南,宋代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祀祠。其地原为苏氏父子故居,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宅为祠。当时仅有大殿、启贤堂、木假山堂等建筑,明末毁于兵火。清康熙四年(1665年)重建,除恢复原有建筑外,又增建雲屿楼、抱月亭、瑞莲亭、披凤榭、碑亭等建筑。碑亭内有苏轼手迹《柳州碑》、《乳母碑》、《马券碑》等。又有洗墨池,相传为苏氏父子洗笔处。
Today,we'll visit a place of interest in Meishan which is called "Three-Su Temple".Why it is called "Three-Su Temple"?Because in Song Dynasty ,the famous poets"Su Xun、Su che、Sushi" lived here.The over...
眉山三苏祠是北宋时期(960-1127)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的故居。位于四川省眉山城西南隅纱彀行内。元代改宅为祠,祭祀三苏。
明代洪武年间扩建,明末毁于兵火,仅存五碑一钟,清康熙四年(1665)在原址按明代规模重建,尔后历代均有增益补修,现占地面积56800平方米。
于1980年7月7日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4月成立“眉山三苏博物馆”。
三苏祠自元代建祠以来,几兴几衰,一直是文人墨客和广大民众拜祭圣贤的聚集场所,经数百年的营造,整个祠堂红墙环抱,绿水萦绕,古木扶疏,翠竹掩映,形成了“三分水二分竹”的岛居特色。
三苏祠总建筑面积有11500平方米,主要建筑有正门,前厅,正殿,启贤堂,来凤轩,东西厢房,云屿楼,披风榭,瑞莲亭,百坡亭,碑亭,抱月亭,快雨亭,式苏轩,景苏楼,绿洲亭,半潭秋水一房山,彩花舫,南堂,疏竹轩,绿筠轩等。殿堂部分由三进四合院组成,虽按轴线处理,但两边却运用了均衡而不严整对称而有自由变化的手法,有收有放,灵活多致。
园林景观形成和保持了浓郁的清代四川传统园林自然,古朴,典雅的显著特点,屋宇堂廊,布局有序,点线呼应,疏密有致,匾额对联,缤纷耀彩。整个祠堂具有历史文化名人故居庄穆典雅气氛,使人赏心悦目,留连忘返,被当代中外文化名人,古典园林专家称誉为中国四川古典园林的典范。
三苏祠不大,慢慢看,大概两三个小时足够了。
三苏祠,位于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纱縠行南段,始建于北宋,现为清康熙四年(1665年)重建遗存,占地面积65000平方米,是北宋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的故居及祠堂。
三苏祠为清代园林式文人祠堂,祠堂由前厅(古祠大门)、飨殿、启贤堂、来凤轩、东西厢房及廊构成三进四合院,在同一中轴线上,由南而北。东西厢房在左右均衡的基础上又有自由变化,从而形成不严整对称的格局。三苏祠是研究三苏及三苏文化的重要场所,是研究明清建筑艺术和园林艺术的重要实物范例。
苏三祠不需要门票,免费开放。苏三祠,位于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纱縠行南段,始建于北宋,现为清康熙四年(1665年)重建遗存,占地面积65000平方米,是北宋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的故居及祠堂。苏三祠为清代园林式文人祠堂,祠堂由前厅(古祠大门)、飨殿、启贤堂、来凤轩、东西厢房及廊构成三进四合院,在同一中轴线上,由南而北。东西厢房在左右均衡的基础上又有自由变化,从而形成不严整对称的格局。
对联
1 上联 一门父子三词客
下联 千古文章四大家
2上联 拜堂堂父子,三君文章,与北宋争传,中原雄视无他手;
下联 看滚滚江流,一代人物,是西川特出,山水英奇在此眉。
3上联 似此父子兄弟,萃于一门,哪许忌才归造物;
下联 能以经济文章,传之千载,何妨讲学让儒家。
三苏祠于1928年辟为三苏公园,在眉山县城西南隅。 原为北宋著名文学家苏洵及其子苏轼、苏辙的故宅,时人 为纪念三苏,于明洪武年间改宅为祠,后毁。清康熙四年 (1665) 重建,同治、光绪年间续有修葺。新中国成立后又 行修缮,园林祠宇亭榭,恢复旧观。
上一篇:电视旅游频道是几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