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聊一聊,那些旅游领城的话题,朝鲜、新加坡、尼泊尔人的习俗,朝鲜人民性格刚强,勤劳勇敢,民族自尊心很强。他们非常好客,处事讲礼节礼貌,组织纪律性强。朝鲜人能歌善舞,妇女对男子很尊重,经常帮助男子做些事务性工作,故在交往中应注意尊重女宾。其他生活习惯大体与我国东北人民相近。
新加坡人多信奉佛教,也有信奉伊斯兰教、印度教和基督教的。新加坡华人占其总人口的70%似上,华人来中国旅游时多到佛教寺庙跪拜,捐献香、油钱,有时也在室内念经,此时不要去打扰他们。与新加坡人见面后一般不要说“恭喜发财”,他们认为 “发财”二字含有“横财”之意。新加坡人也很讲礼貌,交往时彬彬有礼。
尼泊尔人见面时,双手合十,口中道“你好”。在山区作客,相见时主人会向你伸出舌头表示欢迎,因为舌头和心都是鲜红的,红舌头代表了赤诚的心。在正式的场合,尼泊尔人戴一种官方规定的制帽,帽子多为黑色。给远来的客人戴一顶尼泊尔帽,以示敬意。送客时,有时会送上一种特有的手工制作的登程鞋,男鞋为黑色、女鞋为红色,针线密集,结实耐用,送给客人表示祝愿一路顺风,前程似锦。在迎接贵宾时,要搭一道道拱门,每道拱门两侧各放一个一尺多高的黄铜板,上面插上鲜花,缸内放上酸牛奶,这是最隆重的欢迎仪式。有时接待客人时,还有点燃酥油灯或蜡烛的习惯。尼泊尔人,晚辈见到长辈要跪下来吻长辈的脚,长辈只须在晚辈头上拍一下以示还礼,儿子遇到父亲的朋友只要弯腰鞠躬即可。在许多场合尼泊尔人的习惯是摇头表示赞成,点头表示不赞成,他们多数信奉印度教,庙宇中供奉神牛,因此,不可穿皮鞋和带任何皮制品进入庙宇,否则,被认为触犯了神灵。
印度、马来人的习俗,印度是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两千多年前,中印两国就有经济和文化往来。印度居民中,84%信奉印度教,11%信奉伊斯兰教。印度教亦称新婆罗门教,其教义是主张善恶有因果、人生有轮回之说,认为人和一切有生命的东西都有灵魂,躯体死后灵魂还可以在另一个躯壳中复活。一个人转世的形态取决于他本人在现世的行为,取决于信奉该教虔诚的程度。印度教徒把黄牛奉若神明,按其教规,牛是神,称为圣牛,每年还举行一次敬牛节日。因此,在印度虽然牛的总头数约占世界的1/4,但却不耕田,而在田野、城市自由自在地生活。牛奶是圣洁之物,只有印度教徒才能挤奶,妇女连看一眼都被认为是大逆不道。印度的节日甚多,每年达60天左右,全国性的节日有共和日(国庆节,1月261月26日)、独立日(8月15日)、甘地诞辰(10月2日),印度教约有20多个节日。印度人讲究卫生,每日体浴已成为生活习惯,他们认为在浴缸里洗澡不清洁,喜欢淋浴。有教养的家庭主妇在烹调之后必须沫浴,换一件清洁的衣服。
马来人大多信奉伊斯兰教,十分重礼节,一家人都要尊敬和服从父母,儿子见到父母要戴好帽子,不能吸烟,坐在父母前不得将双脚分开或交叉翘起,男子坐在女子身旁更要规规矩矩。女儿席地而坐不能盘膝,要屈膝将双腿伸向一旁斜坐。马来人的传统要求,邻里必须和睦相处,不能发生任何争吵。到别人家访问时,衣冠必整洁,鞋要脱放在门口或楼梯口,因为厅内是祈祷的地方,神圣不可侵犯,穿鞋入室被认为有渎神明,不能宽容。客人在主人家不吃不喝,会被认为对主人极不尊敬,引起主人强烈的反感,客人即被视作不受欢迎的人。不可用手触摸马来人的头部,因为这是对他们的冒犯和侮辱,任何人也不可触摸他们的背部,这会被认为带来恶运,而只有宗教老师例外。马来人认为左手不洁,进餐时必须用右手。馈赠礼品皆用右手,否则被认为失礼。若万一右手脱不开必用左手时,事先必须说一声,“对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