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砂锅是陶器的一种。陶的发明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划时代的标志,也是人类发展最伟大的发明。传说是尧帝发明了砂锅,至今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早在新石器时期,人们就开始使用夹砂陶(类似于现在的砂锅)。夹砂陶是新石器时代制作普遍的一种陶器,以红陶和灰陶为主。经过历代改良,夹砂陶演变成了现在我们使用的砂锅。
砂锅能均衡而持久的把外界热能传递给内部原料,相对平衡的环境温度,有利于水分子与食物的相互渗透,这种相互渗透的时间维持得越长,鲜香成分溢出的越多,煨出的汤的滋味就越鲜醇。
用料
土豆粉 一包
火锅料 一块
郫县豆瓣酱 一小勺
豆芽 少量
青菜 适量
丸子 4颗
豆腐 一块
生抽 适量
盐 适量
麻油 适量
葱花 适量
羊血 适量
蒜苗 适量
金针菇 适量
做法步骤
1、准备自己爱吃的蔬菜,土豆粉也可以换成米线或是粉条!根据个人喜好!
2、五花肉用绞肉机打成肉沫!炒成肉酱,加入生抽火锅料豆瓣酱适量!
3、加入适量的高汤!
4、所有的食材下入锅内
5、烧开之后,煮熟之后加入葱花加点盐和鸡精调味,加点麻油,喜欢吃辣椒可以加点辣椒
用料1、小酥肉配料: 肉丝或肉片 200克淀粉 2勺鸡蛋 1个姜粉、盐,十三香,料酒 少许2、红丸(猪肉丸)配料 猪肉馅 200克淀粉 2勺面粉 3勺鸡蛋 2个姜粉、盐,十三香,料酒 少许3、白丸(鸡肉)配料 鸡胸肉 1块鸡蛋清 1个姜粉、盐,料酒 少许4、炸豆腐配料 老豆腐 1块5、煮面 面条 1份花椒面,白胡椒粉,生抽, 适量
河南砂锅面的做法步骤
步骤 1
space
备齐食材。
步骤 2
space
油温6成热,下入切中厚片的豆腐。
步骤 3
space
炸至表面金黄捞出备用。
步骤 4
space
小酥肉加入调料拌匀,放入锅中炸至变色,如果一起都倒进去,要调小火,用筷子迅速把裹在一起的肉搅散,以免成团影响效果。爱吃酥脆的可多炸一会儿。
步骤 5
space
炸好盛出备用。
步骤 6
space
肉馅和其他食材拌匀,汆丸子,油炸至金黄即可。
步骤 7
space
盛出备用。
步骤 8
space
先偷吃一个解馋。
步骤 9
space
鸡肉料理机搅馅,加入所有食材,我又加了些香葱提色。水开后用水汆丸子。
步骤 10
space
飘起来就熟了。
步骤 11
space
这4盘我用了一个半小时完成,一次吃不完,晚上又用它们做了河南大锅菜。
步骤 12
space
炸豆腐切片,青蒜苗切末备用。
步骤 13
space
用汆鸡肉丸子的汤或鸡汤煮些面,手擀面最佳。再加点花椒面,白胡椒粉,生抽调味
步骤 14
space
面熟加入小酥肉,红白丸,煮开。如果有排骨,再按炸酥肉的调料炸个排骨更佳。
步骤 15
space
爱吃菜可以加些小白菜或小油菜,我喜欢只加青蒜苗的,所以没加菜。水开加入青蒜苗即可(也可再加点鸡精香油,看自己口味)
步骤 16
space
面香,汤香,肉香。
步骤 17
space
美味的一碗午餐面。
排骨切成块,冷水洗净,洗净后冷水下锅,加姜片料酒,烧开后捞出
砂锅加凉水、葱段、姜片烧开
步骤三
步骤三
待砂锅水开后,加入排骨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炖30分钟
步骤四
步骤四
山药切厚片,30分钟后加入,再煮15分钟
步骤五
步骤五
加入白胡椒粉、盐、即可
砂锅米线是云南美食,砂锅米线是用米线制作的一道云南特色风味美食,因其使用砂锅来进行煮制,所以得名砂锅米线。
米线在泡制过程中营养容易流失,因此米线需搭配各种蔬菜(香菇、木耳、笋片、豆腐皮、金针菇、生菜等)、肉、蛋和凋料来增加营养,适当的调料同时又能让米线美味。
注美食砂锅,生意兴隆,财源滚滚,客流不断,越办越好,美味绝伦
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阴阳五行哲学思想、道家理学观念,儒家伦理道德观念,还有文化艺术成就、饮食审美风尚、民族性格特征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创造出彪炳史册的中国烹饪技艺,形成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
美食,顾名思义就是美味的食物,贵的有山珍海味,便宜的有街边小吃。其实美食是不分贵贱的
美食不仅仅是餐桌上的食物,休闲零食,各种饼干、糕点、糖类等制品,众口难调,各有各的风味,从味觉到视觉的享受,都称之为美食!
乌镇最具特色的特色美食有:定胜糕、乌镇酱鸭、红烧羊肉、臭豆干、熏豆茶等等。乌镇不紧美食多,而且历史文化悠久,据乌镇近郊的谭家湾古文化遗址考证表明,大约在7000年前,乌镇的先民就在该地繁衍生息了。那一时期,属于新石器时代的马家浜文化。
1、月饼
提起中秋节的应节食品,大家一定立刻想起月饼。其实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要迟至明朝才盛行。而在此之前的中秋食品,仍以应节的瓜果为主。至于月饼的起源,再民间有一项流传甚传说:在元朝末年,汉人想起来反抗蒙古人的统治,却苦于无从传递消息。所以刘伯温便想出一条计策。说是今年要有冬瘟,除非家家户户都在中秋节买月饼来吃,才能避免。回到家中,咬开月饼,发觉里面藏张条子,上面写着:“中秋夜,杀鞑子,迎义军!”于是众人纷纷起义反抗统治者,这个中秋吃月饼的习俗就这样留下来。 2、菱角
中秋节吃菱角,据说能让孩子长得聪明伶利。菱角的大多数吃法是将菱角用清水(或盐水)煮熟,然后剥壳当零食吃;也可以将剥了壳的菱角加米煮成咸味的白稀粥,在吃了甜腻的月饼后,喝上一碗菱角粥,胃中的油腻当场去除不少。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是有着长远历史,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
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阴阳五行哲学思想、儒家伦理道德观念、中医营养摄生学说,还有文化艺术成就、饮食审美风尚、民族性格特征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创造出彪炳史册的中国烹饪技艺,形成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
从外延看,中国饮食文化可以从时代与技法、地域与经济、民族与宗教、食品与食具、消费与层次、民俗与功能等多种角度进行分类,展示出不同的文化品味,体现出不同的使用价值,异彩纷呈。
从特质看,中国饮食文化突出养助益充的营卫论(素食为主,重视药膳和进补),并且讲究“色、香、味”俱全。五味调和的境界说(风味鲜明,适口者珍,有“舌头菜”之誉),奇正互变的烹调法(厨规为本,灵活变通),畅神怡情的美食观(文质彬彬,寓教于食)等4大属性,有着不同于海外各国饮食文化的天生丽质。
中国的饮食文化除了讲究菜肴的色彩搭配要明媚如画外,还要搭配用餐的氛围产生的一种情趣,它是中华民族的个性与传统,更是中华民族传统礼仪的凸现方式。
下一篇:旅游电子商务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