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安有哪些独特的民俗文化现象?
创始人
2025-03-05 04:10:40
0

1、福安平讲戏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平讲戏,由明末清初时期流行的四平腔“唱白字”演化并结合屏南民间的“驮故事”表演艺术逐渐形成。

平讲戏系闽剧前身之一,也是闽东地区独特的地方剧种,因其道白、腔调平俗如讲话,故而得名“平讲”。

平讲戏属高腔系统,由永嘉戏、弋阳高腔、乱弹和民间小调组成,唱腔多吸收民歌俚曲、道腔释乐,主要的传统剧目有“七双”、“八赠”、“廿一杂”等。

2、畲族银器锻制技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福安银制品加工制作工艺,始于明朝,为福建银雕工艺的代表。

是当地银矿产与畲族风俗结合的产物,其工序包括:熔银,打坯、雕刻、防腐等;工艺严谨考究,传承有序;产品具有纯洁、创新、精细、动感的特点。

3、闽东根雕技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唐朝年间畲族入迁福安、蕉城一带,畲族根雕便在当地传承繁盛,其透雕与浮雕相结合并施以全彩的手法盛极一时;此后,福安、蕉城的根雕工艺又吸收了闽北的以剔铲阔略、保留疤结木纹的手法,形成了富有地域艺术风格的根雕工艺。

福安的根雕以其独特的平削凿木法、凸削凿木法、凹削凿木法、火攻法、土埋法、配方法、水磨法等自然雕法,不露雕痕,凸显根料天然造型,其注重天然美与人工美的巧妙结合,三分人工、七分天成、天人合一、神形兼备。

4、坦洋工夫茶制作技艺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坦洋工夫”属全发酵茶,因发祥于福安市白云山下清虹溪畔的坦洋村,故而得名。

坦洋村以白云山脉为其天然屏障,自然环境得天独厚,非常适宜茶树生长。

清咸丰、同治年间,坦洋村有个胡姓的人家,采用手工搡揉、发酵、烘培精研红茶获得成功,其产区逐渐遍及闽东诸县,坦洋工夫红茶声名鹊起。

最鼎盛时期,村中一条不足一公里的街道,就有茶行36家并设洋行,年雇3000余人,年产茶5万多件,产值100多万银圆。

5、 宁德畲族奶娘催罡巫舞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巫舞是原始社会的产物,闽东畲族巫舞距今已有300年的历史。

奶娘催罡巫舞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舞蹈,主角是汉族地方女神陈靖姑,又名陈十四娘,闽东民间亲昵地称为“奶娘”。

表演流派属于正乙道中的武堂(又称武科),全舞始终围绕塑造陈靖姑的形象而展开,体现了畲族原生态的舞蹈形态和音乐风格。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秋致敬劳动者:金台保健酒以道...   中视中文网讯:中秋佳节将至,邵阳市金台酒厂将敬意融入佳酿,推出专为渔民、煤矿工人等高强度体力劳动...
【中秋专栏】祁宏强:阿妈的大月... 一个有温度的公众号 每天发布·或诗或文 用作者的诗意·填补生活的空白 很少逛超市的我,中午路过一家...
冰淇淋蛋糕制作方法 冰淇淋蛋糕制作方法
一块冰皮月饼的牵挂,一座城的温... 秋意渐浓,丹桂飘香。北仑“环卫之家”里,30双手正跟着志愿者的指引细细揉面、包馅、捏合,圆润的汤圆、...
国庆黄金周|去福山咖啡文化风情... 2025年10月1日,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76周年华诞的到来,海南澄迈福山咖啡文化风情镇旅游区(以下...
十一别挤网红打卡点!甘肃这座“... 十一来阿克塞! 解锁西北秋日限定浪漫 当全国景区都在预告“人从众”, 不如把十一假期交给甘肃阿克塞—...
煎鱼时不要先开火倒油,30年老... 标题:煎鱼的秘密在于先热锅再添油,三十年老厨李师傅传授的一招 在厨房的世界里,常常有这样一位老练的厨...
好客山东美食争霸赛|新鲜战报出... 10月1日,两轮酣战接连上演! “果”然不同·山东水果美食争霸赛 半决赛圆满落幕, 枣庄杠把子滕州代...
歌游内蒙古·情满双节!“驻陕坝... 歌游内蒙古 “驻陕坝·渡阴山” 2025年庆国庆迎中秋 青山服务区旅游推介活动 国庆与中秋双节叠加的...
贵州凉拌茄子辣椒是一道极具地方... 茄子建议选用肉质厚实的紫皮长茄子,口感更软糯。螺丝椒/线椒(辣味足)或大青椒(辣味轻)。番茄提供天然...
列车“宝藏盒饭”,15元起! “您好,这是您的梅菜扣肉饭。”午餐时分,在广州开往南京的T152次列车上,一份份“中国红”餐盒被递到...
原创 特... 标题:家常版蜜汁苦瓜:一周三次出现在餐桌上的坚持与温暖 在这个节奏越来越快的时代,家的味道往往藏在那...
楚风汉韵相“菊”垓下 固镇菊花... (来源:蚌埠新闻网) 转自:蚌埠新闻网 10月1日,“楚风汉韵 相‘菊’垓下”2025 固镇菊花文旅...
2025 阿勒泰地接社十大排名... 阿勒泰,这座横亘在新疆北端的 “金山”,以喀纳斯的晨雾、禾木的星空、可可托海的岩壁与哈萨克族的游牧风...
天花板包装、脚底板口感,今年最... 谁说一到过节啥都爱涨价的? 今年中秋节,10块钱的购买力强得可怕。 平时花10块钱未必够能在卤货店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