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春节
俗称“过年”。燃放鞭炮,表示辞旧迎新。早上吃饺子,中午摆家宴,晚上吃甜食。一天中不许斗嘴,不得摔碎碗盘,摔碎了,要马上说“岁岁平安。”以兆来年万事如意,合家欢乐。邻人见面,互说吉利话。晚辈向长辈磕头问候,长辈为孩子发压岁钱。
初二到初五,出嫁女子要娘家“拜年”。携带礼馍、礼条(带肋骨的猪肉)、四种鲜青菜(寓四季长亲)。
二、元宵节
又称上元节,元夕。正月十五晚上观灯,十五、十六两天有各项民间娱乐活动。家中用白面蒸出形似长虫、刺猬、口袋和枣山等大型蒸馍,象征来年好收成。
三、二月二
又称龙抬头。民间有“正月不剃头,剃头死舅舅”的禁忌,因此人们多等这一天剃头,以取吉利。家家摊煎饼,爆玉米花,炒大豆。
四、清明节
为群众性的祭扫祖坟的活动。在坟头烧纸,挂白纸条,以招幡扬魂。
五、端午节
俗称五月端午。家家门头插艾草,儿童戴香囊,脖子、手脖、脚脖系五彩线。日出前取河水洗脸,吃粽子。
六、中元节
俗称鬼节,在七月十五,炸油馍,上坟祭祖。
七、中秋节
即八月十五。节前带月饼、水果走新串友。晚上,全家团圆拜月。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之俗。
八、十月一
俗称鬼节。上坟,为坟墓添土。户户吃油馍。俗语说“十月一儿,油唧唧儿。”
九、冬至节
二十四节气之一。从冬至起开始数九。家家户户吃饺子,俗曰:不吃饺子会冻掉耳朵。
十、腊八节
俗称腊八儿。民间有“吃罢腊八饭,开始把年办”的俗语。腊八粥象征五谷丰登,还有人在树上涂腊八粥,并祈祷说:大树小树吃腊八,来年多结大疙瘩。
十一、祭灶
腊月二十三,家家户户摆设灶糖,送老灶爷上天,并让其“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以求来年合家平安。正月初一早上请回灶爷,“腊月二十三日去,新春初一五更来。”
十二、除夕
全家团聚守岁,又称“熬福”,睡得越晚,来年越有福
中国一年法定节日有 一)新年,放假一天(一月一日);
(二)春节,放假三天(农历除夕、正月初一、初二);
(三)清明节,放假一天(农历清明当日);
(四)劳动节,放假一天(五月一日);
(五)端午节,放假一天(农历端午当日);
(六)中秋节,放假一天(农历中秋当日);
(四)国庆节,放假三天(十月一日、二日、三日)。
1.春节
春节习俗:腊月三十日,还要贴门神、贴春联、贴“福”字、剪窗花、挂旗、蒸年糕、吃饺子、放鞭炮,除夕守岁,大年初一相互拜年祝福。
2.元宵节
元宵习俗有赏花灯、闹年鼓、迎厕神、猜灯谜等。宋代始有吃元宵的习俗。元宵即圆子,用糯米粉做成实心的或带馅的圆子,可带汤吃,也可炒吃、蒸吃。
3.清明节
清明节俗活动有禁火寒食、扫墓踏青、插柳带花、荡秋千、蹴鞠(踢球)、放风筝、拔河、打马球等。清明这一节气正因注入了寒食禁火、扫墓等习俗,才形成节日。自西周起,就有在墓前祭祀祖先的扫墓或墓祭习俗。
4..端午节
端午节,中国各地有很多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斗百草、驱五毒,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佩香囊。
5.七夕节又叫乞巧节,少女节。
七夕节最普遍的习俗就是青年女子在七月初七的夜晚,进行各种乞巧活动。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们穿针引线,做些小物品赛巧,摆上些瓜果乞巧。
6.中秋节
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佳节。随即将胡饼分与群臣共食,从此就有了中秋吃月饼的习俗。中国人历来把家人团圆、亲友团聚,共享天伦之乐看得极其珍贵,中秋节寄托了人们“花好月圆人团聚”的祈望。
7.重阳节
重阳登高,是节日主要习俗。重阳节还有插茱萸,饮菊花酒,吃重阳糕等风俗。茱萸,也叫越椒,是一种中药植物,气味辛烈,中国古人认为折以插头,可以防止恶浊邪气的侵袭;燃熏后可以避虫咬,在这“百足之虫,死而未僵”之时,熏佩以避之,犹似端午节熏雄黄一样,是很符合传统卫生习惯的。
【春节】时间:农历正月初一习俗:熬年守岁 【元宵节】时间:农历正月十五习俗:看灯、吃元宵、踩高跷、猜灯谜 【寒食节】时间:清明节前一天习俗:起火烧饭、吃冷食。
【清明节】时间:农历三月初八(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那一天,公历4月5日左右)
习俗:扫墓、踏青。
【端午节】时间:农历五月初五习俗:吃粽子、赛龙舟。
【七夕节】时间:农历七月初七习俗:穿针乞巧。
【重阳节】时间:农历九月初九习俗:登高、插茱萸。
【中秋节】时间:农历八月十五习俗:赏月。
【腊八节】时间:农历腊月初八习俗:喝腊八粥。
《十五夜望月》 -----中秋节 赏月 《元日》 ----春节 放鞭炮,贴对联 《正月十五夜》 ----元宵节 赏灯 《除日》 -----除夕 贴春联 《九日齐山登高》 -----重阳节 登高 《竞渡时在湖外偶为成章》---端午节 赛龙舟
扩展
寒食,我国民间传统节日。节日里严禁烟火,只能吃寒食。在冬至后的一百零五天或一百零六天,在清明前一、二日。相传,春秋时晋公子重耳流亡在外,大臣介子推曾割股啖之。重耳做国君后,大封功臣,独未赏介子推。子推便隐居山中。重耳闻之甚愧,为逼他出山受赏,放火烧山。子推抱木不出而被烧死。重耳遂令每年此日不得生火做饭,追念子推,表示对自己过失的谴责。因寒食与清明时间相近,后人便将寒食的风俗视为清明习俗之一。
习俗有春节放鞭炮,北方吃饺子,南方吃年夜饭,拜年…元宵节吃汤圆,吃元宵,猜灯谜,赏花灯,清明节踏青,祭拜,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中秋节吃月饼,赏月…
男人送礼物给女人,男孩给母亲送礼物。
按照日期排序如下:
1、元旦(1月1日):New Year's Day
2、春节(农历新年,除夕):Spring Festival
3、元宵节(正月十五):Lantern Festival
4、清明节(农历清明当日):Tomb Sweeping Day
5、端午节(农历端午当日):The Dragon Boat Festival6、中秋节(农历中秋当日):Mid-Autumn Festival
7、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Double Ninth Festival
8、国庆节(10月1日):National Day
9、冬至节(12月21或22日):Winter Solstice
中国的传统节日按时间顺序,分别是春节(农历正月初一)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龙抬头、社日节(农历二月初二)
;上巳节(农历三月初三) ;寒食节(冬至后的105或106天)
;清明节(公历4月5日前后)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下元节(农历十月十五);冬至节(公历12月21~23日);腊八节(农历历十二月初八);小年(腊月二十三或腊月二十四);除夕(农历十二月廿九或三十)。
1月1日:元旦3月8日:国际劳动妇女节3月12日:中国植树节4月5日前后:清明节4月23日中国海军建军节5月1日:国际劳动节5月4日:中国青年节5月第二个星期日:母亲节6月1日国际儿童节6月第三个星期日:父亲节7月11日:中国航海节8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8月8号:中国男子节8月19日中国医师节9月10日教师节9月第四个星期日:国际聋人节,10月1日国庆节:11月8日中国记者节11月11日双十一单身节
下一篇:连云港东海县有那些旅游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