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浙一带普遍用粉团作为祭灶的供品,当然粉团的做法也是多种多样。比如江苏地区的一些地方,腊月二十四晚上用米粉和红糖各半,搓成团子,当地叫“玛瑙团”。在祭祀的时候,还要把四个团子摞起来。也有些地方,会用米粉做成一些小鸡小鹅一类的小物件,一并煮来祭祀。浙江湖州双林地区,祭灶的时候会做一种“送灶圆子”,用糯米和南瓜和成黄色,也有做成元宝形状的。
灶糖是民间祭灶是最常见的一种供品了,主要的做法有两种:一种是用麦芽糖,另一种是用江米磨粉加上饴糖。很多地方会把灶糖做成中空的南瓜状,所以也叫“糖瓜”。老北京人把灶糖叫做“关东糖”,言其做法传自关东地区。江苏地区商业发达,习惯将灶糖做成元宝型,叫做“糖元宝”。另外,各地还有把灶糖做成小鸡小鸭或葫芦荸荠一类的,形状很是多样。
除了灶糖之外,很多地方还会为灶王爷准备糖饼,按地方不同有面饼和米饼两大类,这应该是和物产不同有关系。比如在陕西同官,有一种叫“灶火饨”的糖面饼,是当地祭灶的必备供品。而在广东的一些地方,就用糯米和糖做成的米饼、糍饼来祭灶。
1、首先准备一张方形彩纸。
2、将彩纸上下对折一下。
3、展开后两边沿中线对折。
4、将一头的两个角外翻折叠。
5、另外一边也是同样的折法。
6、将折好的纸条沿中间对折。
7、展开,然后两头沿中线对折。
8、将一头部分插入另一边的折叠处。
9、同样的方法再折出五个。
10、用固体胶涂满底部,并找两个粘在一起。
11、同样的方法将六个全部粘在一起。
12、找一张方形纸张放在粘好的筒身下方。
13、用铅笔沿着底部画线。
14、顺着筒身的轮廓画一个六边形。
15、然后用简单剪出六边形轮廓。
16、在六边形上涂上胶水,并粘在筒身底部。
17、粘上后用剪刀剪去多余的部分。
18、完全贴合就可以啦,简单的笔筒就完成啦!
首先,我们用蓝色的画笔在纸上画一个椭圆形来。
然后再向右侧画出一个长形的手柄来。
我们再来画出水瓢的盛水的底部。水瓢内侧的底部也要表现出来。
我们用蓝色的画笔将手柄涂上颜色 。水瓢的其它部位也要涂上蓝色的颜色。
最后,我们给这只水瓢画出它的阴影部分来。
秋天的树叶,满山遍野的枫叶都黄了,像挂在树上的花样,看起来一大片黄叶,清风雨吹过,黄叶从树上慢慢的飞了下来,飘起来的树叶就像花瓣一样的飘着,看起来非常的好看,慢慢的飘,慢慢的飞,这样的画面真是美丽极了,比儿夜里开的鲜花还要好看,
推荐香酥炸香蕉的做法
食材用料:香蕉 2根,鸡蛋 1个,面包糠适量,玉米淀粉适量,色拉油适量,罐头樱桃适量,薄荷叶2片。
步骤:
1、 准备两根香蕉,适量的玉米淀粉和面包糠,一个鸡蛋打成蛋液备用。
2、 将香蕉剥皮后,切成小段;
3、 把香蕉段先放入玉米淀粉里滚一圈,注意两个侧面也要均匀地沾到淀粉;
4、 然后在蛋液里再滚一次;
5、 接着放入面包糠里再滚一圈做好,让香蕉段均匀的蘸满面包糠;
6、 把均匀裹满面包糠的香蕉段放入盘子中;
7、 按此顺序把剩余的香蕉段都做好放入盘中待用。
8、 锅里倒入色拉油烧至八成热,把一段段蘸满面包糠的香蕉段放入油锅内炸透。
9、 炸了几分钟后再翻面炸。
10、 待香蕉段炸至两面金黄捞出沥油。
11、 用漏勺将锅中的面包糠残渣捞出。
12、 等5分钟后再把香蕉段入油锅炸一遍后捞出沥干油分。
13、 将炸好的香蕉摆盘,中间点缀上红樱桃和薄荷叶。一盘色香味俱全的香酥炸香蕉就搞定了!
小贴士
1.香蕉最好选硬点的,不能太熟,否则炸了会烂。
2.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在炸好的香蕉上涂抹番茄酱或其它果酱,吃起来更有滋味。
家庭美食黄焖羊肉的做法
1、处理好羊肉
2、准备好煮肉用的香料,小茴香3勺,花椒2勺,八角1个,肉蔻1个,草果1个,香叶3片,桂皮1块,肉桂1块。花椒个小茴香装入调料篓中,以免影响口感。
3、同时准备生姜5片,蒜头4个,葱3段。
4、烧开半锅水,水开后放入处理好的羊肉,同时放入刚才准备好的香料和葱姜蒜,再倒入1勺料酒。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炖2小时。时间来不及的话换高压锅压30分钟。
5、煮肉同时将半个洋葱切条备用,一个土豆削皮滚刀切块。
6、炒锅倒油将土豆炸至金黄。油多倒一点也没关系,剩在锅内一会儿还会用到,不浪费。
7、将煮好的羊肉捞出备用,另切姜条葱条及蒜瓣。刚才炒锅内的油加热放入郫县豆瓣1勺,炒出红油后放入葱姜蒜继续翻炒至出香味,然后倒入羊肉,倒入生抽3勺,老抽2勺,黄豆酱3勺,冰糖5块,翻炒均匀上色。
8、将煮肉汤撇掉上面的浮油后倒入锅内没过羊肉,加入炸好的土豆块,切好的洋葱。
9、10分钟后加盐收汁出锅。
漫天飞舞的雪花飘飘洒洒,漫山遍野的白色世界,堆个雪人,让它守护这一刻的美好时光。
首先,我们应该全身挺直,双手水平持棍,双脚一前一后相距一步距离。左脚在后,右脚在前。
之后,我们双屈肘用力,注意不是手腕用力,发力要有劲。双目正视花棍,棍上方向后,下方向前,顺时针做圆周运动
在绕行半周之,双手顺势上提,右手用力上提,左手用力下压,同时保持棍体水平不动,然后用力由左到右出棍。
最后,收棍上提,接招上撩,最后逆时针旋转到左手,用左手收棍。整个花棍就完成了。
就是用铁丝架一个长方体的龙骨,形状可以由个人喜好决定,然后用纱布(类似那纱窗的)或者蚊帐那样的布蒙起来,侧面或底端留一个小动,让小鱼虾进来容易出去难,使用时在虾笼里放上鱼食或者鸡骨头火腿肠什么的诱饵,然后将其完全沉在水里,过十几分钟捞上来,只要水里有鱼,应该就有所收获了~不过希望楼主爱护生命,捞上来的小鱼能放就放了,好生之德~~
鞭炮和礼花是什么制作出来的?
传统的鞭炮制作过程分为三部分,即炮身制作、火药制作和引线制作。
炮身的制作采用的是按一定的规格裁好制筒用的爆竹纸。
火药的制作分别有硝石法、红磷法、铝热法等方法。其中硝石法的配方为:硝酸钾、硫磺、炭粉为主,正如古代人曾有采用一硝二硫三木碳来制造火药,以此为基础,外加蔗糖增加响度,再增加金属或金属盐产生焰色反应。
引线的制作分别为制作纸浆造纸,将硝石卷在纸卷中形成引线。红磷法、铝热法制作和燃放过程中会有爆炸的危险。
礼花的原料由发光剂和发色剂组成,其中发光剂是由那些化学性活泼的金属,如铝、镁、钛、锆等粉末组成,这些金属粉末被发射升空后在空中与氧化合,剧烈燃烧,温度可高达三千余度,因而放出耀眼强光。
而发色剂则是产生五彩缤纷的彩色光芒。其中发色剂,是一些普普通通的金属盐类。这些金属盐类可以在高温下分解,而不同的金属蒸气有着不同的光谱——发射出自己固有的彩色光芒。
例如,钠蒸气产生黄色光谱,因此,可以用草酸钠,氟化钠、冰晶石或硅氟酸钠等作为黄光发色剂;锶蒸气产生红色光谱,可以用硝酸锶、碳酸锶、草酸锶等可作为红光发色剂;黄绿光用氯酸钡、硝酸钡;蓝绿光用碳酸铜、孔雀石;白光用铝粉等等。有了这些基本色,自然不难配出各种色彩来,从而给节日的夜空绽放出绚丽的光彩!
上一篇:萨尔瓦多的伊洛潘戈湖风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