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渡赤水分别是:土城、太平渡、茅台、二郎滩。
土城镇位于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西部,地处川黔两省区域经济结合部,位于重庆、贵州、四川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最集中连片的旅游“金三角”地区的中心,与赤水市、四川省古蔺县接壤。
贵州,简称“黔”或“贵”,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贵阳,地处中国西南内陆地区腹地。是中国西南地区交通枢纽,长江经济带重要组成部分。全国首个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世界知名山地旅游目的地和山地旅游大省,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界于北纬24°37′~29°13′,东经103°36′~109°35′,北接四川和重庆,东毗湖南、南邻广西、西连云南。
遵义四渡赤水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的重要纪念地,也是一个备受游客关注的旅游景点。以下是一个简单的遵义四渡赤水旅游攻略,供参考:
了解历史:在前往四渡赤水之前,建议先了解一些相关的历史知识,包括红军长征、遵义会议等。这样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个地方的历史意义。
参观遵义会议会址:遵义会议会址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重要地点,现已成为纪念馆。在这里,你可以参观展览,了解会议的背景和重要决策,感受那段历史的氛围。
游览四渡赤水纪念馆:四渡赤水纪念馆位于赤水市,是为了纪念红军四次渡过赤水河而建立的。在这里,你可以看到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和照片,了解红军长征的艰辛和英勇。
欣赏自然风光:除了历史遗迹,四渡赤水周边还有许多美丽的自然景观。你可以参观赤水河风景区,欣赏壮丽的峡谷和瀑布,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尝试当地美食:在遵义四渡赤水旅游过程中,不要忘记品尝当地的美食。遵义有许多有特色的菜肴,比如遵义豆花脑、遵义臭豆腐等,可以让你体验当地的风味。
注意交通和住宿:在前往遵义四渡赤水旅游时,要注意交通和住宿的安排。可以选择乘坐火车或飞机到达遵义,然后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前往景点。在遵义市区有许多酒店和客栈可供选择,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预算进行预订。
以上是一个简单的遵义四渡赤水旅游攻略,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在旅行前最好提前做好详细的规划和准备,以确保旅途顺利愉快。祝你旅途愉快!
1.交通:四渡赤水位于贵州省遵义市,交通相对便利,可以乘坐火车、汽车等前往。从遵义主城区到四渡赤水约1.5小时车程。
2. 游玩路线:游览四渡赤水需要购买门票,门票价格约为100元/人。建议游客选择跟团游,由专业导游带领游览。游玩路线包括:岩门、河谷、历史遗迹等景点。
3. 注意事项:由于四渡赤水地形复杂,游客需要注意安全。建议选择穿着运动鞋或徒步鞋,避免穿着拖鞋或高跟鞋。同时,夏季气温较高,需要注意防晒
四渡赤水之战,是红军长征史上惊心动魄的军事行动,是毛泽东平生的“得意之笔”,是长征以来的第一个伟大胜利。而这个传奇中,有一支鲜为人知的队伍——川滇黔边区游击纵队,他们是为吸引敌人注意而布置的“疑兵”,是为四渡赤水而不顾万千重围孤独奋战的一支英雄的队伍。
川滇黔边区游击纵队的组建,同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面临的严峻形势密切相关。
1935年1、2月间,蒋介石的“追剿”步步紧逼,嫡系薛岳部和川、黔、湘、滇、桂五省地方部队数十万兵力向遵义地区前进。中央红军几度受挫,1月28日,土城之战中主动撤退;2月2日,强攻川南叙永县城再次受阻。至2月7日,因敌军加强长江沿岸防御,中央红军北渡长江与红四方面军会合已无可能。
危机时刻,毛泽东在2月9日提出回师东进、再渡赤水、重占遵义。这就是说,暂时搁置北渡长江方案,转而掉头东进,以摆脱敌军。
是红军四渡赤水。发生时间1935年1月19日至1935年3月22日,地点贵州省和四川,云南省交界地区。参战方,红一方面军,国民党军周浑元,吴奇伟两部8个师,湘军3个师,滇军3个旅,川军12个旅,桂军3个师,结果摆脱敌人围追堵截。
是四渡赤水
遵义会议之后,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处于国民党几十万重兵围追堵截的艰险条件下,进行的一次决定性运动战战役。在毛泽东主席、周、朱等指挥下,中央红军采取高度机动的运动战方针,纵横驰骋于川黔滇边境广大地区,积极寻找战机,有效地调动和歼灭敌人,彻底粉碎了蒋介石等反动派企图围歼红军于川黔滇边境的狂妄计划,红军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
毛泽东指挥中央红军三个月的时间六次穿越三条河流,转战川贵滇三省,巧妙地穿插于国民党军重兵集团围剿之间,不断创造战机,在运动中大量歼灭敌人,牢牢地掌握战场的主动权,取得了红军长征史上以少胜多,变被动为主动的光辉战例。
是四渡赤水。
四渡赤水战役是遵义会议之后,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处于国民党几十万重兵围追堵截的艰险条件下,进行的一次决定性运动战战役。在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指挥下,中央红军采取高度机动的运动战方针,纵横驰骋于川黔滇边境广大地区,积极寻找战机,有效地调动和歼灭敌人,彻底粉碎了蒋介石企图围歼红军于川黔滇边境的狂妄计划,红军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
横断山,路难行。天如火来水似银。
亲人送水来解渴,军民鱼水一家人。
横断山,路难行。敌重兵,压黔境。
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
乌江天险重飞渡,兵临贵阳逼昆明。
敌人弃甲丢烟枪,我军乘胜赶路程。
调虎离山袭金沙,毛主席用兵真如神。
扩展资料:
歌词中表示毛主席用兵如神,红军战士过雪山,涉草地的艰难及其所表现出的钢铁意志。《四渡赤水出奇兵》是长征组歌中的第四曲。四渡赤水是长征中红军打的最漂亮的一场仗。是通过调虎离山之计赢得了胜利。
创作背景:1935年1月上旬,中央红军长征到达贵州遵义地区。15~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扩大会议,纠正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军事上的错误,实际上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
这时,蒋介石为阻止中央红军北进四川同红四方面军会合或东入湖南同红2、6军团会合,围歼中央红军于乌江西北的川黔边境地区,调集其嫡系薛岳兵团和黔军全部,滇军主力和四川、湖南、广西的军队各一部,向遵义地区进逼。
四渡赤水讲的是红军长征期间,面对国民党几十万重兵围追堵截的艰险条件下,进行的一次决定性运动战战役。
1、背景:中央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于1934年10月,被迫撤出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始了大规模的战略转移。兵力由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为3万余人,元气大伤、伤兵满营,弹药奇缺,补给匮乏,亟待补充,而蒋介石重创红军于湘江边,士气正盛又调集40万重兵进行围堵,3万对40万!双方兵力悬殊。四渡赤水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打响的。
2、目的:跳出国民党40万军队的包围圈,保存有生力量,与其余红军回合。
3、第一渡:红军大部队摆脱跟敌人对峙局面分左中右三路,从元厚镇、土城镇向西渡过赤水河,即四渡赤水第一渡。
4、第二渡:敌军主力大部分被红军吸引到川滇边境,黔北兵力空虚的情况,红军决定出敌不意的回师东进,折回贵州。红军先头1个团先敌抢渡二郎滩,成功掩护部队于1935年2月18日至20日三日内,在太平渡、二郎滩第二次渡过赤水河。
5、第三渡:1935年3月15月红军把国民党军都吸引到黔北,毛泽东、朱德命令中央红军主动撤出战斗,前往茅台镇指挥中央红军三渡赤水河,第二次挺进川南。
6、第四渡:1935年3月20日~22日中央红军进入川南,再次摆出北渡长江的态势。蒋介石再次把主力和注意力集中到川南。毛泽东命令中央红军秘密、迅速地从太平渡、二郎滩、九溪口第四次渡过赤水河。
四渡赤水发生在赤水河上。
赤水河简称赤水,是长江上游支流,因水色发黄而得名,它流淌在四川、贵州和云南三省的边界地带,在四川合江汇入长江,全长千里,中下游曾是川盐入黔的重要通道。
下一篇:阿依河漂流从哪个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