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七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元节日。
农历“七月半”,以往家家户户都有准备酒食,烧香点烛焚化纸钱,祭奠祖先风俗。酒食须有面点,如“油耙”、“面脆”、“砸棚”、“风车”等。
做油糍是需要特制模具的,像长勺一般,底部扁平的铁质器具。先在勺内刷一层面糊,放入沸腾的油锅中,使面糊定型。然后将馅料放入其中,可以是腌菜馅、豆腐韭菜馅、萝卜馅、豆角馅等等,各种时令蔬菜。最后在表面盖上层面糊再次放入油锅中,煎至熟透即可。
有这样一个传说和习俗,每到七夕之夜,家家户户的大人小孩都会带着一些裹着草纸的鸡蛋和干草到附近有桥的地方烧桥蛋。因为每一个蛋承载的都是一个家庭一个人一年的愿望。这表示将烧去我们一年的霉运,烧去我们一年的病痛。这是一种简单而又朴实的愿望。
人去世后,头七,从死亡的当天计算,死亡当天算作一天。
对逝者的祭奠包括:三天圆坟、烧头七、三七、五七、七七、百天、烧头周、烧三周等。这些祭奠时间的计算是:三天圆坟是从下葬开始计算,下葬当天算作一天。其余都是从去世当天计算,去世当天算作一天。烧周是按照农历计算,月日对应月日。
古代对逝者的祭奠有许多规定,至今仍然在延续的是:戴孝期间不能穿红色衣服,三年之内,过年不能贴红对联。其余的规定都已经发生了变化:例如,结婚,逝者过百天就可以结婚。戴孝,在下葬之后就可以把孝布取下。理发、洗澡等,在烧七之后,就可以进行。
传统习俗对逝者祭奠的核心是:通过耳目濡染无言之教,教育后代,建立“尊老、爱老、敬老”的良好社会风气。只要我们能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就达到了传统习俗的核心要求。
进献贡品,烧冥钱纸衣来祭祀祖先,还有放河灯祈福。
月半节:
月半节,也称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日,民间俗称“鬼节”。月半节是中国一年一度的特殊节日,佛教中称它为“盂兰节”。相传到了这一天,阎罗王就会打开地狱之门“鬼门关”,让关押的鬼类出来自由活动,直至七月结束才回归地府。
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中秋节,又称拜月节。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玩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风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中秋节起源于上古时代,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以后。中秋节是流行于中国及世界华人地区的传统文化节日。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6年5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从古代开始,人们就把七月十五叫做中元节,祭奠先人;十月十五叫做下元节,乃食寒食,敬拜伟人。中元节在农历七月十五日,部分地区在七月十四日。中元节是古代节日三元之一,正月十五上元节,庆贺正月元宵。七月十五中元节,祭祀先祖。十月十五下元节也是寒食节,纪念古代先贤每年七月十五的中元节,是我国主祭祀的传统节日。它与寒食节、清明节合称我国古代的三大鬼节,每年主要集中在在农历的七月十五这天举行祭祀活动,但时间并不是固定的,在我国的南方地区,人们也有在七月十四祭祀的传统。
也有一些地方从七月初就开始祭祖的仪式,在夜里将祖先接引回家中,然后一日三顿茶饭的供奉直到七月结束。
据说在中元节的那天阴曹地府会把全部的鬼魂给放出来,而那天人们都要进行祭奠鬼魂活动。
家中但凡是有刚死的人,都要上新坟,而通常在地方上都要祭鬼魂,成为我国民间最大的祭祀节日之一。
1、男方
男方需要确定好自己提亲时的穿着,保持整体造型的清爽干净,同时准备好礼金和礼物,具体的礼金金额需要双方家庭提亲商定,提亲礼物一般包括、烟、酒、茶等,礼物以双数为宜。提亲的时候男方要遵循相关礼数,说话保持礼貌尊敬的态度。
2、女方
女方在男方提亲上门后,进门时不要说“你好”,男方离开后也不要说“再见”,同时女方需要出门迎接男方。女方需要准备提亲的招待宴席,具体菜品可以根据两家人的喜好决定,同时水果甜点也需要准备一些,招待男方极其亲属。
惊蛰的习俗有:吃梨、炒豆、蒙鼓皮、祭白虎、吃龙须面、祭雷神、打小人、戴龙尾帽等等。
衡阳民俗的概括介绍~
1、 掐字牌---光听名字“六胡抢”,你就可以晓得衡阳人发明的字牌是一门多么高深玄妙的技艺了。
2、 在衡阳的大街小巷里到处都是牌馆,尤其是打麻将的人最多.你总会在打麻将时,听到那些牌品不好的人"捅娘席B".(衡阳话"捅娘席B"是抱怨,发牢骚,骂人的意思)
3、 高,中档饭店,排挡到夜宵摊,衡阳是遍地开花.但衡阳人最喜欢在排挡和夜宵摊子恰饭.我最怀恋的是和长辈,和同窗,和朋友来几瓶啤酒,一份炒麻拐(青蛙),一份唆螺和几份卤菜.这时最容易培养感情和打发时间.
4、 衡阳徕仉身上有十块钱,八块钱买包"白沙王",一块钱吃壳子(槟榔),一块钱擦皮鞋。衡阳妹仉爱漂亮,几天不吃饭也要买新衣。
5、 来到衡阳你就能深切体会前卫与时尚的含义,衡阳中山南、北路商业街及周边,品牌店一家连一家。素有“小广州”之称的衡阳永远走在时尚的前沿,服装款式新颖独特,永远光鲜地装扮着爱美的衡阳人。
6、 人有三六九等,货有高低贵贱。衡阳江东五大商品批发市场,誓将“憨货”进行到底。(衡阳话“憨货”是便宜货、次品的意思).
7、 在外漂泊的席子(日子)恰米粉,总会想起小学时衡阳咯米粉,咋菜免费尽你放.
8、 衡阳人大多喜欢坐摩托车,所以衡阳摩的满天飞.据说,摩的最早起源于这座城市,并解决了大批下岗工人再就业问题.灵活机动、价格便宜的摩的带来的方便是:随手一挥,两秒之内就有摩的靠上来,想到哪里就到哪里!
9、 衡阳的教育自古就发达,四大书院之一的石鼓书院和船山先生就是历史的见证。作为一个地级市,衡阳却拥有二十多所大中专院校,十万大学生。(南华,师院,交工院尚可,其它都是六恰吧耶 、打摆子)
1O、 衡阳的学子不仅聪明,而且勤奋,要不,湖南的高考状元吗理恰常在衡阳?
11、 衡阳是甲老工业基地,技术工人众多,而且劳动力价格低廉,办厂创业很是方便。
12、 西湖夜放白莲花。衡阳西湖公园的夏天,荷池碧叶连天,荷花于万绿丛中亭亭玉立,微风吹拂,香飘十里。不过,广实话,西湖公园很一般。
13、 那个广衡阳话难懂又难听,那是你没听出几甲味。听惯了,你会觉得衡阳话实在有气势。一句“你甲死板婆拐”,听起你想死又想笑。
14、 衡阳是个平民化的城市,也是个很会享受的城市。衡阳人有滋有味地生活在这里,懂得及时行乐和有的放矢。没钱时,也可以撑上那么一段时间。
15、 用蜜糖在"峡头鼓高头"浇出各种图案的糖艺人.还有挑着担子,一边走一边用别有韵味的衡阳话喊着收破烂的拾荒者,踩得机器呼拉转的做棉花糖的老人,还有卖唆螺、炸臭豆腐的……,这些民俗画面在衡阳保持得依旧鲜活.(衡阳话"峡头鼓"是石头的意思;"高头"是上面的意思)
16、 要是打架,衡阳人会随手捡块"麽头鼓"等武器并反复地震慑您:“你吗拐,你想嘛样啦?”直到呸得你哑口无言,也就不用动拳头了.(衡阳话 "麽头鼓"也是石头的意思)
17、衡阳"红白喜事"饭桌上的第一道菜都是一甲大碗,在衡阳喊"头碗".里面有草鱼做的丸子和酿豆腐等衡阳正宗做法的土菜.正宗的"头碗"也只有在衡阳恰得到.
18、 衡阳十大名片之一、驰名中外的古汉养生精,给你无限的精、气、神。
19、 除了新疆,还有哪甲"死村旯角"的葡萄有衡阳市珠晖区酃湖乡的甜?
20、 衡阳人爱死甲唆螺,衡阳人连打啵(kiss)都像在恰唆螺,咯喊“打螺唆啵”。
一、说媒。
这大家都知道,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下无媒不成婚。即使是自由恋爱,也的在婚前挂靠个媒人做挡箭牌。
二、筛茶。
男的第一次到女的家里,女的如果觉得男的不错,给端一杯茶,男的给一红包。对上眼了,有戏。
三、过庚。
男女双方交换生庚八字,请先生算命能否相配。
四、订婚
结成婚姻。
五、过门:
男方一大早抬花轿来女方门(现在是汽车)彩礼必有三牲。到女方家,迎娶新娘先要“辞堂”,陪新娘到堂屋里拜别娘家的祖宗牌位,谢谢娘家的养育之恩。出堂屋门时,必有新娘兄弟在门前阻挡,不愿意姐姐远去。新郎只有红包开路。
六、上轿(车)
必有女方的哥哥或堂哥背她上轿,双脚不沾地,害怕把娘家的运气沾走。娘家村里的众人送新娘出村门,新郎封红包买糖感谢。
七、到婆家,停轿
首先念煞。由德高望重之人围着花轿念念有词,将一公鸡当场宰掉,以阻挡娘家带来的晦气。然后有德高望重之中年妇女(必须子女都有)搀扶新娘出轿,跨火盆,新郎射箭。当天宴请宾客时,陪姐姐来的弟弟,哪怕是毛孩子,必坐上席,这是对娘家的尊重。
八、入洞房闹洞房唱拜堂歌。
九、回门
第二天若无别的的变故(过去要求新娘是处女),送亲的弟弟陪姐夫、姐姐回娘家,至此婚姻大事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