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述中也许你会注意到:韩国人是用勺子喝汤、吃饭的。这与中国人、日本人的饮食习惯不同。韩国人同时使用勺子和筷子并不是最近的发明,而是源于古代。在国立公州博物馆中,我就看过有百济时代的铁制勺子和筷子摆在一起。在朝语中,除了有分别表示勺子和筷子的单词外,还用两个字母来同时表示勺子和筷子摆在一起。
勺子在韩国人饮食生活中比筷子更重要,它负责盛汤、捞汤里的菜、盛饭,不用时要架在饭碗或其他食器上;而筷子呢,它只负责夹菜。不管你汤碗中的豆芽菜怎么用勺子也捞不上来,你也不能用筷子。这首先是食礼的问题,其次是汤水儿有可能顺着筷子流到桌子上。筷子在不夹菜时,传统的韩国式做法是放在右手方向的桌子上,两根筷子要拢齐, 2/3在桌子上,1/3在桌外——这是为了便于拿起来再用。韩国人没有使用筷架的习惯。这种做法,有人觉得除非桌子表面擦得很干净,否则是不卫生的,因此,便改成了把筷子放在小菜碟上。最后,当你吃完饭后,还是要把勺子和筷子摆成当初的形状,有始有终。
中国人用筷子吃饭、勺子喝汤;韩国人用勺子吃饭、喝汤,用筷子夹菜;而日本人用筷子既吃饭又喝汤。为什么日本人的饮食生活中没有勺子呢?有一位日本老人曾经告诉我说: “勺子只从中国传到了朝鲜半岛上,因为朝鲜半岛和日本之间隔着海,所以勺子没有传到日本。”后来我在《环球旅行·韩国》(1995年版)中看到的却是这样的内容:据说过去日本用手吃饭,韩国人觉得他们挺可怜的,就教给日本人使用筷子,但是没有教给日本人用勺子。韩国是一个单一民族的国家,所整个国家就好像一个大家庭,具体表现在共食聚餐上。
中国人在家里也许不用公筷、公勺,但是在餐厅吃饭时,都用公用餐具往自己的碗、碟里夹菜。日本人除了份饭,亦如此。可是,韩国的情况就不同了。韩国人用自己的餐具直接食用公用的汤和菜。韩国人是一个好动感情的民族,当他们这种把感情通过共食表现时,我觉得,人们应该给予充分的理解。
韩国人待客十分重视礼节
韩国是单一的朝鲜民族,通用朝鲜语(亦称韩国语),信奉佛教、基督教、天主教、道教等多种宗教,风俗习惯独特而有趣。
韩国人待客十分重视礼节,男性见面要相互鞠躬,热情握手,并道 “您好”。异性之间一般不握手,通过鞠躬、点头、微笑、道安表示问候。分别时,握手说 “再见”,若客人同自己一道离开便对客人说“您好好走”,若客人不离开则对客人说“您好好在这儿”。进门或出席某种场所,要请客人、长辈先行;用餐,请客人、长辈先入席;与客人或长辈递接东西,要先鞠躬,然后再伸双手。
同韩国朋友约会,要事先联系,尽管韩国人对客人不苛求准时,但他们自己是严格遵守时间的,因而客人也应守时,以表示对主人的尊敬。到韩国人家里作客,最好送一束鲜花或者一些小礼物,见面时双手递给主人,感谢主人的盛情接待。进入韩国朋友家里,须事先脱掉鞋子,交谈时,说话要细语轻言,不可大声说笑,女性发笑时用手遮掩住嘴,不要当着众人的面擤鼻涕,吸烟要向主人打招呼,否则会被视为不礼貌,不懂礼节。
韩国人接待经贸业务方面的客人,多在饭店或酒吧举行宴请,而且多以西餐招待。非业务交往,多在家中请客吃饭,用传统膳食招待。韩国人爱吃辣味,主食副食里常常少不了辣椒和大蒜。主食以大米和面食为主,最喜爱的传统面食是辣椒面和冷面。韩国人制作冷面的面条是用荞麦面做的,汤里放入大量辣椒、牛肉片和苹果片等,而且要冰镇,吃起来清凉爽口,但过一会就会周身发热。副食中的名菜有生鱼片、烤牛肉、干烧桂鱼、脆皮乳猪、油泡虾仁、脆皮炸鸡、爽口牛九、软炸子鸡、冷拼盘等。韩国人每顿饭要有一碟酸辣菜,尤以酸辣白菜最为爽口。在正式宴会上,第一道菜是用九折板盛有九种不同食物送上来,其中必须有火锅,随后再上其他的菜;在家中请客,所有的菜一次性上齐。
吃饭时,主人总要请客人品尝传统饮料 ——低度的浊酒和清酒,浊酒亦称农酒,昔日是农家自酿酒,制作简单,历史悠久,将粮食捣碎下酒曲发酵而成,酒色混浊,但酒精度低,清凉宜人,健胃提神,各商店有售。对于不饮酒的客人,主人多用柿饼汁招待。柿饼汁是一种传统清凉饮料,把柿饼(亦可用梨、桃、桔、石榴等果品)、桂皮粉、松仁、蜂蜜、生姜放在冰中煮沸,待凉后滤去渣皮即可,味道甜辣清凉,家人逢年过节饮用,平时用来招待客人。有的人家还用油煎饼、松饼、油蜜果等传统食品招待远道而来的客人。
此外,韩国拥有许多西餐馆和日本餐馆,汉堡包、炸鸡、热狗等快餐食品受到人们欢迎,使韩国人以鱼、蔬菜和米饭为主的传统膳食结构趋向方便化、快捷化和多样化。在韩国没有收取小费的习惯,客人进餐、购物、住宾馆等不必送小费。
韩国的风俗
大韩民国位于东亚朝鲜半岛南部,面积 9.9万平方公里,人口4,000多万。全国人口均为单一朝鲜民族,通用朝鲜语。历史上受我唐代文化影响很大。国旗为太极旗,白地中央为红、蓝两色太极图案,周围有四组八卦符号。白色代表土地,太极图和八卦由我国传人,象征宇宙永恒运动、均衡和协调,反映我国“易经”代表的东方哲理。受我国佛学、儒学影响很深,居民多信奉佛教、基督教和儒教,首都汉城文庙每年春秋两季都要举行祭孔大典。韩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居世界前列,经济发展水平居亚洲前列,外向型经济较发达。韩国文化是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体。
韩国饮食风格介于中国和日本之间,多数人用餐使用筷子。莱料以高蛋白食物为主,辅以蔬菜。喜食汤和饭 (牛肉汤、排骨汤等和在饭中)、火锅、汤面、冷面、生鱼片、生牛肉、什锦饭等。也喜欢热辣口味。在宴会上,韩国人习惯互相斟酒,喝交杯酒;受人劝酒时不可拒饮;不胜酒力时杯中应留点酒;对于醉酒者,他们多持宽容的态度。受人敬菜时要礼貌地推让两次,第三次才欣然接受。饭后被人邀歌时不可拒唱。
韩国的民族服装是:男子穿袄、坎肩、裤、长袍,上下一色,且多用白色;女子穿袄、裙、长袍,裙子长而肥大,丰满流畅。现代男女也常穿西式服装,讲究服饰。进屋脱鞋是他们的传统习惯。他们也用炕,炕内用热水管取暖。
韩国人注重礼仪。见面必互致问候,男子见面微鞠躬,互握右手或双手,分手也鞠躬。男子不得主动与女子握手。初次见面,交换名片。韩国人多以软饮料待客,客人必须接受主人提供的茶点。韩国人在一起聊天,都不谈本国政治、经济、妻室等话题,但喜欢询问个人情况。他们自尊心极强,不容公开被人批评或异议。在社交场合,男女必须分开。在公开场合,得让男土先行,各种会议发言者致辞都把 “先生们”放在“女士们”之前。尊敬师长,使用敬语,不得当长者面抽烟、戴眼镜。上门造访习惯带上小礼品,但不送外国烟;接物时必须用双手,不能把礼品当场打开。在任何场合的坐姿都不能叉腿。
韩国节庆较多。农历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的节日活动类似我国春节。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传统饮食是种果 (栗子、核桃、松子等)、药膳、五谷饭、陈茶饭等。农历4月8日为佛诞节及颂扬女性的春香节。农历5月5日为端午节,家家户户都以食青篙糕,挂菖蒲来过节。农历8月15为中秋节,农历9月9日为重阳节。清明扫墓,冬至吃冬至粥(掺高梁面团子的小豆粥)。除上述传统节日外,韩国人还重视圣诞节、儿童节(5月5日)、恩山别神节(3月28日至4月1日) 等。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有射箭、摔跤、拔河、秋千、跳板、风筝、围棋、象棋等。
韩国人喜欢单数,忌讳双数。忌用 “ 四 ”( 韩语音同 “ 死 ”) 。忌用一个手指指人。站立交谈时不能背手。女子发笑时必须掩嘴
上一篇:春节的习俗你知道多少?
下一篇:韩国人的习俗和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