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只是语言融合相对彻底,除了北京的满族文化人和东北偏僻满族自治地区存在极少数还会说满语的人,基本上从语言学意义上而言满族跟汉族没什么区别。但是,族群意识上满族还是存在比较强烈的自我认知,尤其涉及清朝定位问题,满族基本等同于清粉,这跟一般汉族是有较大差异的。
融合的标志最明显的是通婚率,六普的数据显示各少数民族中和汉族通婚率前几名的如下:赫哲族与汉族通婚率77.60%;俄罗斯族与汉族通婚率74.04%;高山族与汉族通婚率71.78%;鄂伦春族与汉族通婚率65.62%;锡伯族与汉族通婚率58.11%;畲族与汉族通婚率49.9%;满族与汉族通婚率41.94%……
满族仅在第七位,从融合程度算肯定不是最高的,通婚只是一方面,关键还有族群意识,像俄罗斯族本身是外来的,基本上和汉族没有太多历史纠葛,在地化比较彻底,而且城市化率高,属于真正融合程度高的,像赫哲族、鄂伦春族通婚率很高,但本身的生存环境和经济形态比较孤立,跟汉族通婚很大程度上可能只是语言改变,习俗保持完整,还是存在民族文化特色的。
1.生活禁忌:满族生活中有许多忌讳,犯忌则被视为无礼貌,满族不兴戴狗皮帽、吃狗肉,最忌讳别族人戴狗皮帽进家来,西炕不许随便坐人,院中有锁龙杆(索罗竿),不许拴牲口。
2. 宗教信仰:满族早期信奉萨满教。入关后,又信奉佛教,萨满教同佛教在满族中同时供奉。
3.丧葬: 旧时,满族人对丧事非常重视,家中亲属死后要隆重举行丧礼。
4.饮食民俗:满族饽饽,满族人喜欢吃粘食,因为粘食耐饿,便于外出射猎活动,其中最具特色的就是制作精巧,风味独特的各种点心,统称为满族饽饽。
菜肴,满族人特别喜欢吃猪肉、酸菜,比较有特点的菜肴有吃肉大典、白肉酸菜血肠、火锅、酸汤子等,遇到喜庆的事情或祭祀时,要设肉食大典。
5.服饰:满族服饰有旗袍、坎肩、马褂等,男子的旗袍是无领的或者是圆领,马褂就是在马上穿着的褂子,它长不过腰,四面开衩,罩在袍子外面,可以抵挡风寒。坎肩是一种无袖短衣,多用绸缎制作,四边镶有彩条。
下一篇:满族人过年的风俗习惯是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