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 关于敏的古今故事?
创始人
2024-08-08 10:09:51
古代 关于敏的古今故事?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中孔子的故事
春秋时代的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历代封建统治者都遵奉他为天生的最有学问的“圣人”.然而孔子认为:“余非生而知之者,(无论什么人,包括他自己,都不是生下来就有学问的)”.“子入太庙,每事问.或问:‘孰谓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知礼也.'” 太庙,是国君的祖庙.孔子去太庙参加鲁国国君祭祖的典礼.他一进太庙,就向人问这问那,几乎每一件事都问到了.当时有人讥笑他:“谁说‘邹人之子,懂得礼仪?来到太庙,什么事都要问.'”(邹,当时县名,孔子出生地,在今山东曲阜县东南十里西邹集.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做过邹县的县官,所以当时有人管孔子叫“邹人之子”,意即邹县县官的儿子.)孔子听到人们对他的议论,答道:“我对于不明白的事,每事必问,这恰恰是我要求知礼的表现啊!” 卫国大夫孔圉聪明好学,更难得的是他是个非常谦虚的人.在孔圉死后,卫国国君孔文子为了让后代的人都能学习和发扬他好学的精神,因此特别赐给他一个“文公”的称号.后人就尊称他为孔文子.[3]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孔子的学生子贡也是卫国人,但是他却不认为孔圉配得上那样高的评价.有一次,他问孔子说:“孔圉的学问及才华虽然很高,但是比他更杰出的人还很多,凭什么赐给孔圉‘文公’的称号?”孔子听了微笑说:“孔圉非常勤奋好学,脑筋聪明又灵活,而且如果有任何不懂的事情,就算对方地位或学问不如他,他都会大方而谦虚的请教,一点都不因此感到羞耻,这就是他难得的地方,因此赐给他‘文公’的称号并不会不恰当”.经过孔子这样的解释,子贡终于服气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惊艳全国!歙县夜经济玩出新高度... “谁懂啊!徽州古城的夜直接把我美到失语!鱼灯巡游氛围感拉满,白墙黛瓦映着灯光,走在巷子里连风都带着古...
坐标苏超冠军之城!江苏第二个恐... 现代快报讯(记者 李娜 通讯员 桑梅晶)苏超小恐龙没看够?江苏省第二座恐龙主题乐园即将到来!在苏超冠...
【特稿】筹资改造 卢浮宫对多国...   筹资改造 卢浮宫对多国游客提价    卜晓明  法国巴黎卢浮宫博物馆27日宣布,将从明年1月14...
筹资改造,卢浮宫对多国游客提价... 法国巴黎卢浮宫博物馆11月27日宣布,将从明年1月14日起,对欧洲经济区以外的游客提高门票价格,从当...
读城记|撷一叶金黄 文|罗新海 我喜欢秋天,更爱那一抹深邃而宁静的秋色。秋色中当数金黄最美,“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