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求西游记或红楼梦中的片段读后感,几个都行,最好写的小孩一点啊
创始人
2024-08-04 12:12:31
0次
跪求西游记或红楼梦中的片段读后感,几个都行,最好写的小孩一点啊
一、西游记
片段1: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
--读《西游记》有感
这个暑假,我再一次的看了一遍《西游记》,对里面的《三打白骨精》这个片段很有感慨。
这个故事讲了是唐僧师徒离开五庄观之后,继续赶路。途中,孙悟空在帮师傅去摘果子的时候,白骨精发现了唐僧,她早就听说吃一块唐僧肉,就能长生不老。于是三次各扮成姑娘、老太太和老头,但每次都被孙悟空识破,打回原形。唐僧见悟空打死了“人”,气极了。虽然孙悟空解释再三。但是唐僧不加理会,坚信悟空打死的是人。旁边还有多嘴的猪八戒,不想西天取经,就一直在煽风点火让师傅念紧箍咒。唐僧一气之下念紧箍咒把孙悟空赶走了。妖怪趁机掠走了唐僧。孙悟空知道后,在师弟的求情下,就从花果山回来,救出唐僧。唐僧表示悔意后,师徒四人继续西行。
看完这个故事,我替孙悟空感到冤枉,唐僧只是一个凡人,并没有像孙悟空一样的火眼金睛,应该相信孙悟空才对,虽然被唐僧念咒赶走后,但师傅被捉,还是赶来相救,也是有情有义啊!还有猪八戒,老在一旁煽风点火,就不怕哪天被妖怪吃掉吗?被逮时,才会像孙悟空求救。唐僧也因为分不清善与恶,反而被妖怪所迷惑。在我们生活中,也有像白骨精这样的人,我们也不要被这种人的虚情假意而迷惑,有时可能对你很好,但内心却计划着什么目的。也可能会挑拨朋友之间的友情。
所以,看完了这个故事,让我知道我们一定要有“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的心啊!可不要轻易就被人迷惑哦!
片段2:孙悟空借芭蕉扇
孙悟空第一次没借着,只好又来到翠云山,这次他变成了铁扇公主的丈夫牛魔王的样子。铁扇公主不辨真假,把他接了进去。说到孙悟空借扇一事,假牛魔王故意捶胸道:"可惜,可惜,怎么就把那宝贝给了猢狲?"铁扇公主笑道:"大王息怒,给他的是假扇。"假牛魔王到:"真扇子你藏在哪儿了?仔细看管好,那猢狲变化多端,小心他再骗了去。"铁扇公主说:"大王放心。"说着将真扇从口中吐出,只有一片杏叶儿大小。悟空大喜过望,连忙抓在手中,问道:"这般小小之物,为何能扇灭八百里火焰?"铁扇公主道:"大王,你离家两年,怎么连自家的宝贝也忘了?只要念一声口诀,这扇就能长到一丈二尺长短。"孙悟空记在心上,将扇儿噙在口中,把脸一抹,现了本像,径自出了芭蕉洞。铁扇公主气得一下子跌倒在地。
【欣赏】
变成牛魔王的样子去借扇,这真是一条妙计。这一小节就详细描写了孙悟空是如何去智借芭蕉扇的。
课文主要抓住人物的心理、神态、动作,如"故意捶胸""笑""大喜过望""连忙"等,通过生动的语言,如"可惜,可惜,怎么就把那宝贝给了猢狲?"等,形象地给我们展示了孙悟空的机智和铁扇公主的愚笨,自始自终贯穿着一个"智",使借扇过程更加生动有趣。
这就告诉我们,记叙一件事情,把握住人物的特点,对人物的心理、神态、动作进行描写是很有必要的。
二、红楼梦
片段1:“憨湘云醉眠勺药烟”里讲的是,史湘云在宴会上喝醉了酒,竟在芍药丛中的石床上睡着了。那一身华丽的蚕丝绸衣上落满了片片的芍药花瓣,一头的金钗银饰被一朵朵香气缕缕的芍药花遮挡着,连掉在地上的美人扇也被芳香与凋落的花瓣没了半尺,许多色彩各异的蝴蝶也围着湘云起舞呢!这一情景被宝玉几个人看见了,他们笑嘻嘻地将湘云吵醒,与她玩乐。瞧!这情景多温馨,多美丽!那如毛毯一般的花瓣覆盖身上,想想该是什么感觉?在天堂?浓烈的花香,清新的草香,如雾一般,缭绕着,飘飘欲仙,幸福无比。
片段2:“撕扇子作千斤一笑”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情节,它是由一个小小的矛盾造成了一个快乐的发泄:这天,因为王夫人的心腹丫环金钏跳井死了,宝玉很不快乐,丫环晴雯换衣时又跌断了一把扇子,宝玉见了,说她重手重脚,与她吵嘴皮子。另一位侍候宝玉的小丫环袭人好心相劝,到头来也搅进去吵起来了。幸亏是端午节,林黛玉就开了个玩笑,说:“你们是不是为了一个小小棕子才吵起来的啊?”说得四人嘻嘻哈哈。过了一会儿,晴雯在藤架下纳凉,天气又热又闷,她想去洗澡,而宝玉却想与她玩。脾气倔强的晴雯还在生气,宝玉没办法,便讨好地让她撕扇子来“消气”。“嘶”地一声,晴雯接过宝玉手中的扇子一撕两半,那声音如裂帛般悦耳。正巧丫环麝月送茶来,宝玉一把抓住麝月身上的扇子,又让晴雯撕起来,三人开怀大笑。多有趣!竟拿扇子耍脾气,他们活像一群天真的孩子,用撕扇子作游戏,作发泄,幼稚得可爱。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