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孩子产生厌学情绪主要原因有哪些?
创始人
2024-07-25 05:37:26
青春期孩子产生厌学情绪主要原因有哪些?
青春期的孩子他们精力充沛、学习能力其实很强,甚至是可以说是我们人生中最适合学习的阶段。但是不少人进到青春期会出现叛逆心理,甚至有很多青少年不同程度会出现厌学的问题,但任何问题都有它的具体原因,一般来说,青少年会厌学主要原因如下几点。
第一是压力过大,因为在青春期这个阶段,青少年虽然身体在发育,心理也在发育,但是还不够成熟。然后来自学校、家庭和同伴的一些要求和指导,包括生理发育的压力,会让他们疲于应付,所以他就会选择逃避。
那以青少年的角度来想,他们可能觉得如果不去学校就不会有这种压力,对他们来说没有什么事比上学还困难,所以这样子他们就可能会厌学。
第二个可能是没有动力,比如说学习成绩,如果我们很现实的用成绩来说,如果孩子觉得自己考了几次,但是成绩不高,学习成效不明显,那可能就会降低他的学习动力,有时也会产生一种厌学的情绪。
第三个是心理问题,说不定他本身就已经有一些抑郁症、强迫症、或者是广泛性焦虑症等等这些问题,但是有时候家长又没注意到这些,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然后加重了孩子的心理压力,他们就会更厌学,不喜欢上课、不喜欢学习,那这样一来就会产生恶性循环,孩子原本的心理问题可能会更严重。
第四个是社会因素,这个因素现实中也很常见,因为青少年很容易受到外界诱惑,特别是身在一个群体中的时候,很容易有样学样。所以在青春期阶段,如果他们会看到有一些不一样的生活,然后他们觉得这种生活很潇洒、很有趣,比如聚在一起聊天喝酒或者去耍酷什么的。
所以这个阶段如果孩子去接触到一些校外人士的时候,有时候就会变得一发不可收拾,人在校园、心在外面,所以会发生跟着这些人混,翘课去玩,最后严重的话可能就根本不去学校。
第五个因素是学校因素,因为教育制度本身也不是那么完美,假设有些老师真的素质不高,然后不能正确的因材施教,特别是对成绩比较差的学生,有时候会用责难或者是好像有一点鄙视的态度来对他们,那学生就会对学习丧失兴趣和动力,对这个老师也产生怨气。
就有这样一个案例,就是这个孩子因为某些原因对某个老师有一些不满,或者说有一些抵触,那这个老师的课可能是礼拜一、礼拜三,他就专门挑礼拜一礼拜三不去学校。
第六点就是家庭因素,家庭因素也是我们特别要提醒各位家长注意的一个因素,因为家庭教育会决定孩子去看待问题的角度,因为学习能力本身就有差异,可能不同孩子会碰到的困难也不一样。
但是如果说父母亲足够睿智,而且有共识去觉察孩子在学习方面是有碰到什么障碍、有什么问题去面对、接受、处理,然后做调整。用这种方式的话孩子就会跟你一起去调整,这样子比较适宜。
但是如果父母亲整天就是看学习成绩,然后一起批评孩子,你这分数怎么老是不及格啊,这样子的话就很容易导致孩子一直被批评、被唠叨,他就更不喜欢上学,更不要说提升学习效果了。
当然不同年龄阶段的厌学心理状态也有明显的差异,虽然都是不想上学、很惧怕或者是拒绝去上学,但如果仔细观察了解的话,会发现年纪比较稍微小一点的孩子,惧学是以惧怕为主,为什么呢?
其实差不多小学阶段孩子厌学大概都跟父母亲或者家里面的矛盾冲突有关,这些孩子的厌学症大概都是因为父母关系不好,他会觉得是不是我不乖,所以他很害怕那种分离焦虑,担心自己去学校回来以后,爸爸、妈妈其中有一个人就会不见了。
所以小孩子低年级的厌学,会看到比较会跟父母亲之间的冲突有关,从而引发孩子会担心父母亲离开自己,所以就不想去上学,想一直黏着父母亲。
那如果是青春期阶段的厌学,看到的案例常常有一些共同点。
第一个就是父母亲大概会唠叨,我都是为你好,但是你知道吗?

当孩子慢慢已经进入青春期,父母亲要学会一件事情,就是怎么样适时地放手,不要反反复复一直唠叨。

曾经听过这样一句话,我们用两年的时间来学会怎么说话,但我们用一辈子的时间学会怎么样不说话。

这意思就是在讲孩子到青春期以后,父母亲要怎么样改变方式跟孩子沟通,不要用习以为常、反复说教的方式,因为成长环境不同,不要整天跟孩子说我们以前怎么样、怎么样,所以你要怎么样怎么样等等。这种就是一种勒索式的教导。

所以具体到厌学问题上,我们还是宣导父母亲回到之前常在讲的民主维权式的教导,我们要给孩子相对的权利。每一次面对厌学的孩子,在问他们压力源的时候,常常孩子还没讲话,父母亲就讲说因为他现在成绩不好,他就不去学校,都在上网干嘛等等。

然后就看到孩子在一边翻白眼,对父母亲的说法不屑一顾,但父母亲往往都没有察觉到这种细节。

事实上,父母亲是因为认为你成绩不好,所以不想去学上学,因为觉得不想上学就没有学习动机,这是你厌学最主要的因素吗?

很多孩子这时候就会讲,才不是,那是家长自己认为这样,那我们再问说是不是因为跟同伴关系有问题,得不到支持,或者是没有加入一些小团体,被人孤立而不想去上学,他们经常就会说是这样。

整体来说大概可以分为比较小的孩子和比较大的孩子,他们的厌学情况比较不同。小的孩子厌学往往是因为父母亲感情不和、害怕分离焦虑。而大一点的孩子是因为在学校、同伴之间没有人愿意支持,或者是因为学业上没有成就感,所以他就不想去上学。

因为没有成就、没有价值,所以就不想加入同学这样的群体,因而就拒绝上学了。

我们讨论厌学这个话题,一开始从脑科学上面切入,包括介绍男生、女生青春期大脑发育的整体状况,其实还是为了具体到我们日常的这亲子教育里面来,那对于家长来说,更应该要仔细去观察他的孩子在学习能力跟偏好方面表现出来的一些特性,然后按照这个特性去引导他、去辅导他,而不是强制他们去学习。

有些家长可能有一些自己年轻时候没有实现的梦想,觉得到了孩子身上一定要让他帮我去实现,然后可能就会强制小朋友去学一些东西。其实孩子在这方面不是很擅长、也不是很感兴趣,比如说非要让喜欢理科的女孩子去读文科之类,结果不仅没有帮孩子处理好厌学的情绪,反而造成孩子厌倦或者是惧怕学习的压力源,这种情况就非常负面,导致青春期、青少年厌学各方面的一些原因。

我们还是要再次强调青春期的问题,不要等到青春期来了才去解决,所谓的因材施教。
如果说父母亲能够在孩子青春期到来前,早一点、透过一些方式或者是你的观察,甚至是通过专业的评估,知道孩子的优点和特点在哪边,然后按照这个长处去帮他们加强发展的话,其实学习的效果会事半功倍,反过来的话就会很痛苦,不仅会降低孩子的学习动机,有时候更会造成亲子之间的关系冲突。
父母亲千万要知道,孩子如果能够主动学习的话,他的记忆力就会得到提升,遗忘的速度会下降。同时搭配良好的生活作息,体现在学习效果上面就会有非常积极的回馈,这些东西在青春期阶段都很重要。

造成厌学的原因很多,但最主要的是学习动力不足,因为没有动力,所以对于学习缺乏兴趣,缺乏克服困难的自信和意志力!从学习的过程分析,厌学的一个突出原因是心智活动差,心智活动差的主要表现就是不善于思考,不善于通过积极的思维活动来理解和吸收新知识,因此厌学的同学在课堂学习、课外阅读和课外作业等学习活动中完全处于消极被动状态,特别是对数学、物理和外语等科目更容易,注意力分散,听课不专心,作业不用心,知识结构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学习成绩较差。

厌学情绪的产生除了自身主观上的原因之外,还有下列一些外部因素的影响。

一、学校教育。

学校中没有良好的学习风气;学业负担过重;考试屡屡受挫;老师单调枯燥的教学方法;不当的教育措施和管理手段;不和谐的师生关系等,均可能导致厌学情绪的产生,其中学业负担过重以及不和谐的师生关系,是造成学生厌学比较突出的因素。

二、家庭教育。

家庭环境的不良影响;父母的不和谐或者分开;家庭教育方式过于严厉;家庭对于孩子过高的期望,与孩子实际能力之间的过大差距等,也可能导致厌学情绪的产生!其中教育方式严厉和不切实际的期望,往往更容易使孩子产生厌学情绪。

三,交往的朋友。

经常交往的朋友的不良影响也可能导致孩子厌学,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果几个趣味相投的伙伴都有厌学情绪,就可能形成一个厌学的小群体,这种小群体的副作用是非常大的。

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来帮助自己改善厌学情绪。

一、多次经受困难考验,从而降低对厌学情绪的敏感性。

孩子对学习厌烦,往往是因为感到学习是具有一定难度的事情,因为想回避困难,从而感到学习厌烦,因此,改善厌学情绪的一种方式,就是让自己在生活中经历一些困难的考验,并且努力让自己战胜这些困难,这种战胜困难的心理感受会有助于我们提高攻克学习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二、培养应对消极情绪的认知策略。

当厌学情绪产生的时候,不要消极被动的任其蔓延而让自己感受不快和痛苦。应该采取一些行动和措施,比如做深呼吸,使自己的情绪得以放松,当体会到放松的感觉之后,有意识的把注意力拉回到学习中。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2025年气模闯关,气模帐篷,... 在2025年,气模闯关、气模帐篷、气模水上乐园等游乐设备持续受到市场的广泛欢迎。对于众多想要采购这类...
让中国元素彰显东方之美 “一带一路”国际出海合作论坛绽放中非人文交流新光彩 11月20日,“丝路和鸣·海纳共赢”“一带一路...
2025(第七届)搜狐酒业名酒... 向新而行!11月27日,2025(第七届)搜狐酒业名酒品鉴会将于北京举办。 作为搜狐网的年度品牌活动...
美食制作技巧大揭秘!如何挑选新... 美食制作远不止是满足口腹之欲那般简单,它更是一种生活态度淋漓尽致的体现。从精心挑选食材开始,直至烹饪...
深冬蒸菜一锅出,十几分钟出锅,... 深冬蒸菜一锅出,十几分钟出锅,原汁原味又滋补,三天两头做来吃 冬天干燥非常适合做蒸菜,蒸出来的菜原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