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记忆里的那缕清香
在玉山的老巷深处,总有一种味道能轻易勾起人们心底的回忆。那是用稻草灰制作的碱粿,带着岁月的沉淀和家乡的温情,成为无数游子魂牵梦绕的古早味。
小时候,每逢圩日,奶奶总会带着我去集市上买碱粿。远远地,就能看见卖碱粿的阿婆坐在竹椅上,面前的木蒸笼冒着袅袅热气,淡淡的碱香混着米香扑面而来。阿婆掀开蒸笼盖的瞬间,那一个个色泽金黄、晶莹剔透的碱粿便映入眼帘,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二、独特的原料:稻草灰的奥秘
碱粿之所以独特,离不开稻草灰的功劳。稻草,在玉山的田间地头随处可见,是农民们辛勤劳作的见证。每到稻谷收割的季节,金黄的稻草被整齐地堆放在地头,等待着完成它们的使命。
制作稻草灰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首先要挑选干燥、无杂质的稻草,将其捆绑成小捆。然后在空地上搭建一个简易的炉灶,把稻草均匀地铺在炉灶里,点燃后让其慢慢燃烧。燃烧过程中要不断翻动稻草,确保燃烧充分,避免产生过多的烟尘。待稻草完全燃烧后,留下的便是细腻的稻草灰。这些稻草灰富含碳酸钾等碱性物质,是制作碱粿的关键原料。
三、传承的技艺:碱粿的制作过程
(一)泡米磨浆
选用玉山当地优质的晚稻米,将其淘洗干净后,放入清水中浸泡。浸泡时间需要根据气温来调整,夏天大约浸泡 4-5 小时,冬天则需要浸泡 8-10 小时,直到米粒变得柔软膨胀。浸泡好的大米捞出沥干水分,放入石磨中磨成米浆。石磨磨出的米浆细腻顺滑,带着淡淡的米香,这是机器磨浆无法比拟的。
(二)调配碱水
将制作好的稻草灰过筛,去除杂质,然后加入适量的清水,搅拌均匀后静置。待稻草灰沉淀后,取上层清澈的碱水备用。碱水的浓度需要严格控制,过多会导致碱粿苦涩,过少则无法形成独特的口感。这一步全凭制作者的经验,是制作碱粿的核心环节。
(三)蒸煮成型
将米浆倒入大锅中,加入适量的碱水,用大火煮沸,同时不断搅拌,防止米浆粘锅。待米浆煮至浓稠状时,倒入刷过油的模具中,放入蒸笼里用大火蒸煮。蒸煮的时间大约需要 40-50 分钟,直到碱粿完全熟透。打开蒸笼,一股浓郁的碱香和米香扑面而来,碱粿表面光滑发亮,让人垂涎欲滴。
四、时光的味道:碱粿与乡愁
对于玉山的年轻人来说,碱粿不仅仅是一种美食,更是乡愁的载体。许多在外打拼的游子,每当想起家乡的碱粿,脑海中就会浮现出阿婆在蒸笼前忙碌的身影,想起奶奶带着自己去买碱粿的温馨场景。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传统的手工制作碱粿显得尤为珍贵。它承载着玉山人民的智慧和勤劳,传承着古老的饮食文化。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关注和传承这门技艺,他们通过开设美食工作室、参加美食节等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上这道玉山古早味。
五、舌尖上的文化:碱粿的价值与意义
碱粿不仅是一种美味的食品,更是玉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当地的农业生产和生活方式,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稻草灰的使用,是玉山人民因地制宜、变废为宝的智慧结晶,展现了他们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
同时,碱粿还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大米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等营养成分,稻草灰中的碱性物质有助于调节人体的酸碱平衡。常吃碱粿,不仅能满足味蕾的需求,还能对身体健康起到一定的益处。
六、结语
用稻草灰制作的碱粿,是玉山大地孕育出的独特美食,它承载着岁月的记忆和浓浓的乡愁。在时光的长河中,它见证了玉山人民的生活变迁,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无论是在热闹的集市上,还是在温馨的家中,碱粿的味道始终不变,那是家乡的味道,是心灵的慰藉。
如今,当我们咬下一口碱粿,感受到的不仅是它独特的口感,更是对家乡的思念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让我们一起传承和弘扬这道玉山古早味,让更多的人在品尝碱粿的过程中,感受到那份源自心底的乡愁和温暖。
上一篇:岐山臊子面:酸汤的独特风味,西府人以酸调味、以酸养生的智慧
下一篇:主页面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