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午后,阳光透过纱窗洒进厨房,母亲系着围裙站在案板前,手里握着一把细长的面条。这碗凉拌面,从我记事起就是家里最受欢迎的夏日美食。每当母亲端出那盆拌好的面条,整个屋子都会飘散着芝麻酱混合着蒜香的独特气息,让人忍不住咽口水。
记得小时候第一次看母亲做凉拌面,她总是先煮一锅清水,等水沸腾后放入细圆的手工面。面条在沸水中翻滚时,母亲会用筷子轻轻搅动,防止粘连。"面条要煮到八分熟",这是她常挂在嘴边的话。煮好的面条要立即过冷水,母亲说这叫"过冷河",能让面条更劲道。看着她把面条捞进冰凉的井水里,白色的热气瞬间升腾,这个画面至今记忆犹新。
调料的准备是最见功夫的环节。母亲会先在小碗里倒入芝麻酱,加入少许温水慢慢搅拌。这个步骤很考验耐心,水要一点点加,搅拌要均匀,直到芝麻酱变成顺滑的糊状。接着放入蒜末、生抽、香醋、白糖,最后淋上几滴香油。我特别喜欢看各种调料在碗里融合的过程,深褐色的芝麻酱渐渐变得光亮,散发出浓郁的香气。
配菜的选择随季节变化而不同。夏天常用的是黄瓜丝和胡萝卜丝,母亲总能把它们切得细如发丝。有时还会加入焯过水的豆芽、切碎的香菜,或者几片西红柿增加色彩。最特别的是母亲自制的辣椒油,用干辣椒和花椒炸香,淋在面条上时那"滋啦"一声,总能勾起全家人的食欲。
拌面的手法也有讲究。母亲会把冷却的面条放在大盆里,先倒入调好的酱汁,用筷子从下往上翻拌,确保每根面条都裹上酱料。然后加入配菜,再轻轻拌匀。最后撒上一把炒香的白芝麻和花生碎,有时候还会放几粒油炸花生米增加口感。拌好的面条色泽油亮,各种配料错落有致地分布在面条间,光是看着就让人食指大动。
家里吃凉拌面时总是特别热闹。父亲喜欢多加蒜末和辣椒油,说这样才够味;我则偏爱多放些黄瓜丝,清爽解腻;妹妹总要母亲多给些花生碎。一碗简单的凉拌面,却能满足全家人的不同口味。最难忘的是初中毕业那年夏天,我考上了理想的高中,母亲特意做了凉拌面庆祝。那天她还在面条里加了些虾仁和鸡丝,说是"升级版"。我们一家四口围坐在院子里的小桌前,边吃边聊,面条的香气混合着夏夜的微风,那种幸福感至今想起都会微笑。
长大后离家工作,每次回家母亲还是会做凉拌面。她说这是我最爱吃的,其实我知道,这是她表达爱的方式。有一次我试着按母亲的方子自己做,却发现怎么也调不出那个味道。打电话问她,原来少放了一味调料——花椒粉。"要现磨的花椒才香",母亲在电话那头笑着说。现在我也学会了这个小秘诀,每次做都会想起母亲在厨房忙碌的身影。
凉拌面的美味不仅在于它的味道,更在于它承载的记忆。那些炎热的夏日,一家人围坐分享的温馨;那些离家的日子,对母亲手艺的思念;那些重要的时刻,简单却充满心意的庆祝。这碗做了十几年的凉拌面,早已不仅是食物,而是家的味道,是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想念的温暖。
如今我也开始教自己的孩子做凉拌面,把母亲的手艺传承下去。看着小家伙笨拙地搅拌芝麻酱,认真切黄瓜丝的样子,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这碗面串起了三代人的情感,它不仅是夏日的美味,更是我们家的传家宝,是无论时光如何流转都不会改变的味道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