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布达拉宫41载的雪域火焰蓝
创始人
2025-05-23 20:55:43
0

消防演练。

消防员用担架抬着残疾人士参观布达拉宫。

消防员背着身体不适的游客参观布达拉宫。

消防员扶着身体不适的游客参观布达拉宫。

消防员背着身体不适的游客参观布达拉宫。

消防员帮助残疾人士参观布达拉宫。图由拉萨市布达拉宫消防救援站提供

在雪域之巅,布达拉宫如同一颗璀璨明珠,闪耀着千年文明的光芒。而在这神圣宫殿的每个角落,总有一抹“火焰蓝”的身影穿梭其中。他们用热血守护着这座神圣宫殿,凭借日复一日的坚守,布达拉宫实现了41年“零火灾”的非凡业绩。对于这里的消防员来说,守护布达拉宫早已成为一种习惯。今天,就让我们走近这群守护者,探寻他们的敬业日常与守护故事。

昼夜不息的生命防护网

7时30分,布达拉宫里响起嘹亮的口哨声,睡梦中的消防员瞬间“弹”起,迅速套上制服,整齐列队,绕着这座宏伟的宫殿开始晨跑。洗漱、整理内务、吃早餐,一切都在争分夺秒中完成。9时20分,消防员们准时“打卡”上岗。“布达拉宫共设有17个执勤点位,包括1个巡逻点、3个高空瞭望点。每个点位各安排1名消防员执勤,在客流量大、关键关卡处,则分派2名消防员。此外,还有2名机动人员穿梭于各个点位之间巡查。”拉萨市布达拉宫消防救援站政治指导员傅梅天赐告诉记者。

记者在现场看到,消防员们的巡查堪称“地毯式搜索”,每走一步都全神贯注,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若发现安全隐患,会立即整改,确保不遗漏任何一个危险因素。

12时30分,到了吃饭休息时间,消防员们迅速集合,共享午餐。不到20分钟,他们就用餐结束。轮流休息15分钟后,又回到各自的工作岗位,继续投入到守护巡查工作中。

下午,布达拉宫迎来游客高峰,消防员们瞬间切换至“多重身份”模式。他们既是“安检员”,敏锐地观察游客是否携带易燃物品;又是“疏导员”,有条不紊地疏散拥挤的人群;还是“急救员”,时刻留意游客的身体状况,一旦有人出现身体不适,立即上前提供帮助。

15时40分,布达拉宫闭馆,但消防员们的工作还未结束。他们需要疏散逗留游客、检查香炉香灰温度,随后联合管理处进行二次清场(查库),仔细核查殿堂内的电源是否关闭、火源是否熄灭,并抽查消防设施运行情况。

18时30分晚餐后,开始进行体能训练和灭火实战演练。“在不开放区域模拟着火点,消防员们开展突发火情应急演练,做到快速、准确地处置着火点。”傅梅天赐介绍,他们还会复盘全国火灾案例,研究最佳应对策略。

21时许,消防员们再次对不开放区域展开安全检查。“每天都有人‘驻扎’在布达拉宫内部,进行夜间巡逻。”傅梅天赐说。直到22点,消防员们才拖着疲惫的身躯睡下,结束这忙碌而又充实的一天。

“零火灾”背后的守护密码

布达拉宫是一座“文化宝库”,对于这座古老建筑而言,火灾无疑是最大的威胁。1984年,一个消防班入驻布达拉宫,2018年发展为消防救援站。该站肩负着布达拉宫主体建筑及周边两平方公里范围内的防火灭火、应急救援、重大安保、为民助民等重任。

为织密安全防护网,傅梅天赐介绍,该站采取了多项有效措施,他们指导布达拉宫管理处成立防火安全委员会,督促签订年度消防目标责任书,协助建立了2个微型消防站,构建起“消防+N”联合巡查24小时流动巡逻、高峰期定点蹲守、夜间全程看护常态化工作模式,不断健全完善分时巡查、每日查库和夜查、网格化和户籍化管理、消防安全检查情况移交、消防宣传培训、微型消防站建设6项工作机制,将布达拉宫分为18个网格、54个基本单元,确保每个角落都有人管、有人查。

科技也成为他们守护布达拉宫的“得力助手”。消防救援站开展了一系列高海拔、低气压、低氧量环境下的消防课题实验,推动安装大量先进消防设备,从探测器到报警电话,全方位覆盖。此外,通过拍摄警示片、发放双语宣传资料,举办消防技能竞赛等活动,让消防知识深入人心。

41年来,消防员们每天“眼看、鼻闻、仪器测”,在1000余间房屋间穿梭,攀爬110多米落差的楼层,人均每天走20000多步。这一走,就是41年,正是他们的坚持,才实现了防火巡查“零闪失”,铸就了41年“零火灾”的传奇。

“蓝焰”让丰碑更闪耀

在布达拉宫,消防员们不仅是消防安全的守护者,更是游客的贴心“护航者”。旅游季,他们一边警惕地排查消防隐患,一边热心地维持秩序,帮助有困难的游客。现场,常常能看到这样暖心的画面:消防员搀扶着行动不便、身体不适的游客缓缓前行,如同亲人般给予关怀。

2024年,消防救援站接到一项特殊任务——帮助19名来自四川的残疾人士参观布达拉宫。面对15位肢体残疾人和4位视力残疾人,尤其是6位重度轮椅使用者和2位全盲者,消防员们没有丝毫犹豫接下任务。布达拉宫海拔高、楼梯多、内部道路狭窄陡峭,消防员们就用担架抬、轮流背的方式带领他们游览。同时,消防员化身“导游”,每到一处都详细讲解布达拉宫的历史文化,耐心解答疑问,让这些特殊游客感受到了温暖与尊重。

其实,这样的暖心故事在拉萨市布达拉宫消防救援站数不胜数。记者了解到,41年来,消防救援站始终做到以服务人民群众为核心,帮助高原缺氧、钱物遗失以及迷路的游客,还为驻地开展清除杂草、清扫积雪等义务劳动。

在长期以来的工作中,消防救援站还组建了一支青年志愿服务队、设置了4个党员先锋岗,设立了“雪域蓝焰服务驿站”,义务为过往群众、游客提供休息场所和茶水,发放宣传资料,解答疑难问题,讲授逃生自救等消防安全知识,成为大家的“贴心人”。

镌刻于心的“守护信仰”

在拉萨,布达拉宫巍峨矗立,红墙金顶诉说着千年历史。而在它身旁,就是布达拉宫消防救援站。一级消防士、站长助理伦珠朗杰,在这里一守就是13年。

“消防站是我的精神归宿。”伦珠朗杰的心声道出了所有布达拉宫守护者的信仰。13年前,年轻的他来到这里,青春岁月在日复一日的训练、巡查中悄然流逝。但他从未后悔,因为他守护的,是举世闻名的世界文化遗产,这份荣耀让他的胸膛始终炽热。

记者了解到,这里的消防员不仅是灭火救援的“尖兵”,更是文化瑰宝的“忠诚卫士”,他们已将守护世界文化遗产融入血脉。365天不间断地防火巡查,楼梯转角、梁柱缝隙,每一处都要仔仔细细检查。他们深知,在这座凝聚着无数智慧与历史的宫殿中,哪怕一个小小的火苗,一次线路的异常发热,都可能酿成大祸,让珍贵的文化遗产毁于一旦。

13年,4700多个日夜,伦珠朗杰见证了布达拉宫的晨昏交替、四季变换。他的脚步丈量过这里的每一寸土地,每天步数不下20000步,对宫殿的消防隐患点了如指掌。同事们称他是布达拉宫的“活地图”“移动报警器”。

“只要我还在岗位一天,就要用全部力量守护它!”说起未来的打算,伦珠朗杰眼神坚定。这份执着早已超越职业范畴,升华为对民族文化的虔诚守望。他表示,将继续带着满腔热情,和队友们一起,为这座雪域高原上的文化明珠保驾护航,让布达拉宫的璀璨光芒永远照亮世界的东方!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养... 一、蔬菜类:营养的绿色宝藏 1. 西兰花 ○ 西兰花是养生清淡食物中的佼佼者。它富含多种维生素,如维...
原创 种... 清爽凉拌白菜丝 食材准备:大白菜心 500 克熟花生 60 克鸡精、生抽、葱姜蒜适量花椒、辣椒适...
吃不起快餐了!洛杉矶快餐价格急... 在通胀持续侵蚀民众购买力的背景下,连一度被视为“钱包友好型”选择的快餐,如今也正变得越来越昂贵。根据...
万物“川”行 揭开四川生物多样... 从若尔盖湿地翩翩起舞的黑颈鹤,到横断山脉崖壁间巡游觅食的雪豹;从大相岭山谷中如白鸽振翅的珙桐花,到攀...
新疆夏季旅游装备防晒温差应对指... 火焰般的阳光炙烤着我的后颈,50℃的地表温度让鞋底发出胶质融化的焦糊味。 在吐鲁番火焰山腹地,我第...
夏日炎炎,大鱼大肉靠边站,分享... 又到了夏日炎炎的季节了,进入夏天后,随着气温不断攀升,人们的食欲也逐步下降,油腻的大鱼大肉渐渐失去了...
郴州旅游攻略:探索魅力城市的吃... 当你走进郴州,仿佛走进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这里有青山绿水,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还有丰富的美食。无论你是想...
凤凰岭生态旅游区探秘自然风光体... 凤凰岭生态旅游区坐落于北京市海淀区,是一处集自然风光、地质奇观与人文历史于一体的生态胜地。这里山峦起...
梦幻湖光?青海湖这颗明珠,究竟... 青海湖,这颗大自然赠予人类的璀璨明珠,其湖水宛如蓝宝石般清澈湛蓝,湖岸风光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周边的...
青海旅游必备清单:高原反应防晒... 梦境启程:一场未预料的生存挑战(The Dream Begins: An Unexpected Su...
庭院民宿引来八方游客(因地制宜... 内蒙古察哈尔右翼后旗火山旅游越来越热 庭院民宿引来八方游客(因地制宜发展庭院经济) 本报记者 张...
岐山臊子肉:家常做法与秘笈分享 岐山臊子肉,作为陕西省的一道传统名菜,承载着浓厚的地方文化和乡愁。这道菜以其独特的风味和丰富的配料,...
蒜香鱼片不散不碎有技巧,教你一... 每次去饭店点蒜香鱼片,总会被那滑嫩的口感惊艳到,可自己在家一做就翻车——鱼片碎成渣、蒜香不够浓、油腻...
ESG战略背景下,金徽酒的生态... 文 | 蒋冰雁 白酒作为与生态环境高度共生的产业,在“双碳”目标与可持续发展成为全球共识的当下,ES...
产业集群|杭州都市圈撬动新茶饮... 当千年茶韵碰撞区域合作发展浪潮,一场撬动杭州都市圈茶产业格局的交流会在杭州拉开帷幕。5月22日,以“...
农家砂锅焖鸡秘方大公开!中火煎... 掀开砂锅盖子的瞬间,热气裹着浓郁酱香直冲鼻腔,金黄鸡块裹着晶亮汤汁,土豆吸饱了肉汁绵软得直晃悠。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