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0日,茄仕得雪茄俱乐部于上海金都路店举办“阿拉伯水烟文化品鉴会”,特邀来自迪拜的资深文化讲师Tony老师亲临现场,以沉浸式体验带领嘉宾领略阿拉伯水烟的千年传承与现代魅力。活动融合历史溯源、工艺解析与风味品鉴,成为中阿文化交流的又一高光时刻。
Tony老师以“水烟:阿拉伯文明的流动史诗”为题展开分享。他指出,阿拉伯水烟起源于13世纪的印度,经波斯传入中东,在奥斯曼帝国时期被赋予“舞蹈的公主和蛇”的诗意隐喻,后成为阿拉伯部族社交的核心媒介。其设计从椰子壳竹管演变为玻璃瓶与金属管结合的现代形态,烟丝也从黑烟草发展为融合水果、蜂蜜的草本配方,折射出阿拉伯人对生活美学的极致追求。
“水烟不仅是吸烟工具,更是阿拉伯人讨论族群事务、激发思想碰撞的‘第三空间’。”Tony老师强调,在禁酒的伊斯兰文化中,水烟成为替代性的社交载体,其共享烟管的传统延续至今,象征着平等与包容。
现场展示的阿拉伯水烟套装成为焦点。Tony老师详细拆解其结构:粘土烟碗承载炭火与烟膏,玻璃烟瓶以水过滤焦油,金属烟管传递绵密烟雾。他特别演示了“鸡尾酒调法”——在水中添加石榴汁、玫瑰精油或葡萄酒,以增强风味层次感。“烟膏由30%烟草与70%水果、蜂蜜制成,燃烧时产生的丙烯酰致癌物含量是香烟的400倍,需警惕健康风险。”Tony老师提醒,尽管部分草本烟膏宣称“零焦油、零尼古丁”,但炭火燃烧仍可能释放有害物质。
嘉宾们在Tony老师指导下体验水烟品鉴流程:点燃炭火、覆盖锡纸、调节气孔,感受烟雾经水过滤后的温润口感。现场提供草莓、薄荷、咖啡等十余种口味,搭配苹果汁或橙汁基底,烟雾中弥漫的果香与炭火“咕噜”声交织,营造出独特的感官体验。
“抽水烟需掌握节奏,每10分钟更换炭火,避免烟膏焦苦。”Tony老师分享品鉴技巧,并展示阿拉伯传统礼仪:烟管软管始终指向宾客以示尊重,多人共享时使用一次性滤嘴以防传染病。他笑称:“在迪拜,水烟馆是‘思想者的沙龙’,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马哈福兹的灵感便源于此。”
Tony老师总结道:“水烟是阿拉伯文化的‘液态记忆’,它承载着历史、社交与艺术,但现代人需在享受仪式感的同时,以科学态度审视其健康影响。”
此次品鉴会不仅是一场感官盛宴,更成为中阿文化对话的桥梁。茄仕得雪茄表示,未来将持续推出跨文化主题活动,以雪茄与水烟为纽带,探索多元文明的共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