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由青海省人民政府主办,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相关单位承办的2025青海文化旅游节在西宁新宁广场开幕。开幕式立足青海“中华水塔”生态定位与多元民族文化底蕴,深度整合非遗、科技、时尚元素,精心打造兼具思想高度、艺术深度与观赏热度的精品演出,获得社会各界广泛赞誉。文化和旅游部及部分省市区代表,行业专家学者、与企业代表等齐聚一堂,共襄青海文旅盛举。
科技赋能,创新表演形式
开幕式积极探索“科技”创新应用场景,将科技与艺术深度融合,推动传统文化华丽转身、蝶变跃升。AI虚拟主持人“宁宁”“青青”凭借智能交互和生动播报惊艳亮相,以流畅自然的语言为观众介绍活动内容,互动环节更是增添了现场趣味性;机器人舞蹈方阵整齐划一,通过充满科技感的舞蹈动作,展现出别样活力,讲述了一场科技创新与美好未来的故事。两只凤凰造型无人机编队腾空而起,在广场上空勾勒出“凤舞江源”的震撼画面,以科技光影点亮高原夜空。
非遗时尚,彰显民族风情
民族服饰秀成为此次演出一大亮点,省文化和旅游厅深挖青海民族文化内涵,将藏绣、土族盘绣、剪纸、佩饰等非遗技艺融入现代时尚设计。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一针一线都承载着各民族独特的文化记忆与审美追求,模特们身着华服,展示出多民族文化交融共生的独特魅力,生动诠释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和谐画卷,让传统非遗在现代舞台上焕发出新的生机。
地域特色,全景文化展演
演出以青海地方特色文化为脉络,全方位展示高原大地的多彩风情。歌伴舞《豹影如风》以灵动韵律展现西宁“夏都雪豹之都 丁香之城”的生态魅力;舞蹈《彩陶舞韵》借海东彩陶文明密码,再现河湟文化的千年底蕴;马头琴齐奏《昆仑长歌·魅力海西》奏响柴达木草原的豪迈乐章;歌伴舞《清清湖水映海南》以柔美元素勾勒青海湖畔的灵秀风光。此外,《青之海的蓝》《唐卡》《阿尼玛卿的歌》《热巴鼓—飒鼓声声》等节目,分别从不同角度展现海北、黄南、果洛、玉树等地的特色文化,用激昂旋律、神秘舞姿、动人歌声,将青海各地的自然景观与人文风情一一呈现在观众眼前。
此次活动是青海省推进“农体文旅商”深度融合的创新实践,通过科技赋能、艺术表达与产业联动,全方位提升“山宗水源 大美青海”文旅品牌的国际影响力与市场竞争力。省文化和旅游厅将持续发挥统筹引领作用,指导国有文艺院团深化文旅融合创新,以艺术创作彰显青海生态人文价值,以多元业态丰富文旅消费场景,全力推动青海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建设迈向新高度,为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青海篇章注入强劲文旅动能。
·
·
·
·
供/核稿:厅艺术处 于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