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为期八天、跨越两国三城的2025广州文化周——“丝路花语”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之旅落幕。记者了解到,作为广州市牵头的海上丝绸之路申遗联盟框架下的重要国际文化交流项目,此次活动在文化遗产保护、联合申遗合作、城市人文交流等方面取得了一批合作成果。
在著名的井里汶沉船所在地,举办了“海丝遗产沙龙”系列推介与交流。印尼国家文化部历史博物馆司司长阿古斯博士分享称,井里汶拥有多处重要沉船遗址,中国水下考古与海洋考古博物馆的建设经验,为当地开展保护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范例。
印尼考古学会主席阿里阿克巴指出,井里汶拥有多处重要沉船遗址,体现了海上丝绸之路时期东西方贸易交流的历史轨迹,建议在申遗进程中加强水下遗产的系统调查与保护,同时借助国际合作平台,提升井里汶在全球海丝遗产版图中的地位。
在印尼三宝垄站,当地市长阿古斯缇娜签署加入海丝申遗城市联盟的申请书,在丝路花语推介会期间递交广州代表团。“三宝垄是郑和留下深刻印记的城市,‘丝路花语’文化之旅不仅带来文化交流,也有助于推动直航、旅游、学术与青年交流,期待未来与广州建立更紧密的友城关系。”阿古斯缇娜说。
“三宝垄不仅愿意积极参与(海丝联合申遗),还希望成为推动这一合作机制的重要力量。三宝垄也愿意成为未来海丝申遗联盟会议的主办城市。”阿古斯缇娜表示,郑和在三宝垄的历史遗迹和文化,彰显了各民族文化和谐共存的历史传统,这让其深刻认识到,跨国合作早已融入三宝垄的文化血脉。
加勒推介会现场,来自斯里兰卡旅游和遗产机构的代表,共话海上丝绸之路遗产合作。在加勒遗产基金会主席席德·席尔瓦看来,与东南亚、东亚“海上丝绸之路”和“香料之路”沿线的历史文化遗产城市联合起来,共同推进遗产研究、保护、合作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期望与中国海上丝绸之路遗产城市建立遗产姐妹区。
其间,广州文物局的专家与斯里兰卡著名的鲁胡纳大学考古学家阿马尔卡深入沟通,在斯里兰卡通过陆地和水下考古合作,探寻海上丝绸之路的遗产关联;斯里兰卡加勒旅游部门则期待中国游客前往当地。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中国发起的海上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城市联盟的牵头城市,此次活动不仅将广州和中国海丝遗产保护的经验带到海外,深化了沿线城市间的合作共识,也为申遗进程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夯实广州作为海丝核心节点城市的国际地位。
文|记者 许张超
图|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