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夏天,总有些朋友不太明白,为什么传统养生会提倡吃热乎的食物?冰西瓜、凉饮料确实能让人一时舒坦,但是咱们传统养生讲究“以热制热”的调养方法,是祖辈们代代相传的度夏经验。今天,木子就来简单讲讲如何趁着热来调养身体。
一、夏天吃热食,重在运化三焦
《黄帝内经》讲“三焦者,元气之别使”,人体的脾胃如同运化中枢,夏季贪食寒凉如同阻滞运化功能。体表虽见汗出,内在的运化之力却被寒湿所困长期处于空调环境者,易形成“上热下寒”的体质特征,面部生疮而手足不温,这正是中焦运化失司,清阳不升浊阴不降的表现。
此时饮热汤面,不仅是为了促使汗液外排,而且相当于在清理那些被堵塞的沟渠,让三焦的气机能够重新恢复畅通。假如中脘区域触摸起来,感觉发凉,或者足三里穴位按压时,绵软无力,那更应该把握住暑季这个时机,去培补脾胃的阳气。
二、哪些暖身食材适合夏天?
1,厨房里的温性调料
炒菜时放几片生姜,既能暖胃散寒,又能化解凉食的影响。老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这句老话点出了生姜具有温通散结特性的食材。
煮水之际,放入两片,这有助于气血更为顺畅地运转,尤其对于那些较为怕冷,且经不住空调吹拂的人而言颇为适宜。
带点辣味的饮食,能够帮助身体化解湿气,而且比单纯靠吹空调这种方式,更加符合养生的规律。
2,适合夏天的肉类
羊肉配上冬瓜白菜炖汤,温补不上火,民间“伏羊汤”的吃法就是这个道理。
牛肉炖得稍微软烂些,这样的话,会更加有利于人体吸收。而且对于体质偏热的人群而言,对此需格外谨慎一些。
3,常被忽略的主食
煮得软和的面条,配上热汤,能够有助于阳气的生发。
赤豆薏米粥里加上两片姜一起煮,尤其适宜那些长久地待在空调房里,关节渐渐变得发僵的人。
三、重要提醒:因人而异
中脘压痛者:晨起含服醋浸姜片
足三里绵软者:每周两次羊肉白菜羹
手心灼热者:姜茶配伍生鲜藕同服
舌苔白腻者:赤豆粥佐砂仁同煮
四、其他“以热养热”的方法
每晚睡前,泡上一刻钟的脚,能够舒筋活络,还能有助于正常地排汗。长期坚持下来,反而会增强身体对于炎热天气的适应力,而且这种适应力是比较持久的。
温热的茶饮,能够帮助毛孔自然地开合;从散热效果这个方面来看,它比冷饮还要来得好一些。
早上晒背,十五分钟的时间,既能提升阳气,还能够避免暑气伤及身体。
传统养生的“热养法”,关键在于顺应时节,通过养护脾胃、调和营卫,使汗液自然疏泄,而不是强行降温,这样才能在暑热天保持阴阳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