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已经是大大小小、各个场合中
都不能失去的主角
正所谓“无鸡不成宴”
客家人对鸡的喜爱
也让鸡的烹饪方式变得各种各样
盐焗鸡、白切鸡、窑鸡......
只有你想不到的
没有客家人做不到的
今天,一起来看看
客家人如何花样吃鸡
盐焗鸡
Taste of Hakka Cuisine
盐焗鸡对鸡肉品质的要求高,要选用天然饲养一年以上的土种母鸡。将鸡宰杀后取出内脏,处理完毕后将鸡吊起沥干水分。
选用植物香料,并将盐、花椒、八角、胡椒等配料混合研磨成粉,分两次涂抹至鸡身里外各处,腌制约2小时。
将腌制好的鸡整理定型,用砂纸包裹一层,再用三层竹制草纸包裹严实。选用日晒干净海产粗盐,用松木猛火将粗盐在铁锅内翻炒至80-90℃。将包裹严实的鸡放在热盐中,煨制约2个小时,要随时注意把控火候与温度。
鸡肉内外被包裹在盐中,这种盐壳的封存使得鸡肉保持了原汁原味,同时吸收了盐的香气。盐焗的过程使鸡肉变得鲜嫩多汁,外皮酥软,内部滋味十足,每一口都能品味到鲜润、咸香、醇厚。
趁热将鸡肉撕开,皮与肉撕成片状,鸡骨拆散垫底,配制芫茜拌沙姜、盐、油等小料,食欲被彻底激发,一旦开吃,根本停不下来!
土窑鸡
Taste of Hakka Cuisine
如果说哪一种鸡的做法,可以“爆汁”,那么锁住汁水的土窑鸡一定榜上有名。
先用川椒、八角等干料香料进行腌制,随后加入五香粉、十三香、酱油、耗油等酱料,均匀的抹在鸡的每一处角落,十几道佐料让鸡肉更加入味,并且锁紧水分。
随后用锡纸将鸡肉牢牢包裹,放进土窑当中,再用经过风干的荔枝木进行烧制,将荔枝木的味道完全释放,这样制作出来的土窑鸡独具风味。
经过600-800多度的高温窑制,鸡肉得到了彻底的升华,撕开锡纸与鸡肉的那一刻,还能闻到淡淡的果木香。
一口咬下去,汁水四溢,金黄焦香的外皮搭配鲜嫩多汁的鸡肉越嚼越香,在汤汁上蘸一下,更是绝配!
白切(斩)鸡
Taste of Hakka Cuisine
如果想要评判一只鸡的肉质、味道好坏,那么做成白切鸡一定是最正确的选择,作为各大宴席中的常客,白切鸡是当之无愧的客家名菜。
白切鸡的制作讲究原汁原味,不使用过多的佐料,清淡可口,最重要的是烹饪过程。选用上好的本地鸡杀好后,把脚压放进鸡腹腔里,拿住鸡头把鸡身放入烧开的水里浸下拉起来,反复三次,然后把整个鸡沉入开水中慢煮一定的时间,最后斩成小块,盛入盘中,摆成形。
有的做法为了让鸡肉更加紧致、鸡皮更加爽脆,会再过一遍冷水来达到这样的效果。经过烹饪的鸡肉,色泽金黄油亮,鸡皮晶莹薄透,连皮带骨一并吃最为过瘾。
客家咸鸡
Taste of Hakka Cuisine
客家咸鸡也是一道非常出名的客家菜式,它介于白切鸡与盐焗鸡之间,对于白切鸡而言,咸鸡更有味道;对于盐焗鸡而言,咸鸡有更接近原味的味道。
做好一道客家咸鸡,需要经历多个步骤,洗鸡、排酸、定型、煮鸡、排汤、纳凉、抹盐、入缸、抖盐、吹盐、蒸煮、纳凉......全是功夫活。
与盐焗鸡不同的是,做客家咸鸡的盐是直接接触鸡肉,并且不需要多余的香料,直接进行腌制,更大程度保留了鸡肉独有的香气。
经过12小时的腌制,盐分已经与鸡肉充分融合,使得咸鸡的外表晶莹剔透、肉质甘爽、皮脆骨头香。
食用时可以配上花生油、红葱头、生抽的蘸料,更好地品味这鸡肉的紧实与咸香,也可选择直接使用,更大程度的感受咸鸡的风味。
陈皮老姜胡须鸡
Taste of Hakka Cuisine
陈皮老姜胡须鸡,将陈皮、老姜、鸡肉三者做到了完美融合。
陈皮、老姜,“广东三件宝”中的其中两样,一个利气化痰,一个驱寒暖身,这两者在鸡肉身上还能做到去腥的作用。
三黄胡须鸡在秘制豉油汤底与这两样配料的卤煮下,颜色深沉诱人,散发着浓郁的酱香味与淡淡的陈皮、老姜味。
品尝一口,就足以感受到鸡肉肚饿嫩滑、肉汁的饱满,再蘸上卤汁一起食用,咸淡适中,香气迷人。
客家鸡酒
Taste of Hakka Cuisine
提到客家鸡酒,应该是大多数客家妇女的回忆,同时也是她们的心头好。
在以前,妇女下产后身体虚弱,需要滋补,家里的老人或者丈夫就会做“炒鸡酒”给产妇。
将生姜等配料去皮在锅中与花生油、盐一起爆香,然后将处理干净的鸡肉砍成喜好的大小放入锅中,再次进行翻炒,随后倒入少许的客家娘酒再次爆香即可。
在烹饪鸡酒的过程中,酒的香气在一次一次的加热中弥漫在空气当中,与鸡肉完美融合,美味且滋补、味辛甜而醇香、营养又丰富。
三杯鸡
Taste of Hakka Cuisine
客家三杯鸡以其肉质鲜嫩、原汁原味、浓香诱人、味道醇厚而闻名。因只用米酒、香油、酱油这三杯佐料,故名“三杯鸡”。
“三杯鸡”的独特之处在于:烹制时,把宰杀洗净的鸡斩成小块,至于砂钵中,不用放汤水,只需配一杯甜米酒、一杯香油、一杯酱油。
烧煮时,一定要用砂钵,先用旺火烧开,再用文火烩焖,等鸡肉收红,卤稠汁浓,就做好了。
成菜后,浓油赤酱,棕红程亮,用筷子轻轻一动,鸡肉与骨头就能分离,入口鲜美,味道醇厚。
猪肚包鸡
Taste of Hakka Cuisine
猪肚鸡又名“凤凰投胎”,是客家地区酒席必备的餐前用汤,汤里有浓郁的药材味和胡椒香气,一口下肚,瞬间就能振奋食欲。
“鸡靓、肚脆、汤好喝”,是客家猪肚鸡的三个关键词。所以要完美诠释猪肚鸡的灵魂,高汤、靓鸡、猪肚缺一不可。
客家猪肚鸡通常选用自然放养的走地鸡,搭配新鲜的猪肚,再添加党参、黄芪、虫草花、红枣、枸杞等药材一起小火慢炖。其口感醇和,营养滋补,是一道男女老少都适宜的汤品。
猪肚鸡从宫廷御膳到民间美食,已经流行了200多年,现是客家地区吃酒席必备的餐前汤品。其浓汤鲜香、猪肚爽脆、鸡肉嫩滑的口感,也备受广东其它地区食客的喜爱。
萝卜杠鸡煲
Taste of Hakka Cuisine
萝卜杠鸡煲看似一道以鸡肉为主的美食,其实萝卜杠才是整道美味的点睛之笔。
鸡肉放进煲中先用油、盐等配料大火猛攻,随后加入腌制入味的萝卜杠平铺在鸡肉上面,转为细火慢闷。
萝卜杠在“咕噜咕噜”的煲中吸满了翻滚沸腾的鸡汤,鸡肉也将萝卜杠的味道渗入肌理,相辅相成,香气弥漫!
每一块鸡肉都吮指入味,带来咸酸的刺激,肉质鲜香回味,轻轻一咬即脱骨,淋汤汁拌饭,更是一绝。
弘扬客家文化
传承客家精神
分享客家传统美食·人文
景观·风土人情·围屋古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