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丰·左岸艺术村。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马静 摄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马静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穿过太行山麓,洒在石家庄井陉矿区段家楼的百年砖墙上。这座始建于1912年的德式建筑群,曾是华北近代工业文明的象征,如今正迎来新生。
一群身着民国学生装的年轻人,手持解密手册,穿梭于百年建筑群的亭台楼阁之间——这是景区最新推出的沉浸式剧本杀《破局·正丰1945》的现场。
“沉浸式演出让我感觉自己就身处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我们在一起战斗,我就是历史的参与者。”游客刘明说。
从去年石家庄市文旅投集团对段家楼进行提档升级开始,段家楼景区就通过梳理历史档案,提炼相关文化符号,结合建筑特色与时代背景,精心推出了沉浸式演艺剧目。
“我们推出的以正丰矿解放为历史背景的主题演艺,将工业遗产、地域文化与演艺相结合,沉浸式的体验让游客了解到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也增强文化认同以及民族自豪感。”正丰矿·段家楼沉浸乐园项目负责人耿可维介绍,2024年开园至今,景区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成为石家庄文旅新地标。
走进正丰矿工业建筑群,时光的厚重感扑面而来。上百年的德式建筑、建于1919年的细烟囱、20世纪70年代的工业厂房……构成一部“活着的工业编年史”。
正丰矿生产区通过改造提升,着力打造精品旅游景区,今年4月3日开园接待游客。在这里,正丰咖啡、工业剧本杀、怀旧老爷车展、儿童绘画策展等体验项目已推出。下一步,将聚焦工业遗产园区的定位,结合建筑特点,推进大学生写生基地、短视频拍摄基地以及策展聚集地等其他业态发展,在保护的前提下,全方位对工业遗产建筑进行活化赋能,让工业遗产“活起来、火下去”。
与正丰矿工业建筑群仅一街之隔的正丰·左岸艺术村,正在以艺术为笔描绘古村落的文旅新画卷。
正丰·左岸艺术村将村内的古建院落打造为定制化工作室,设计为特色工坊,并采用“三免两减”的政策,即入驻前三年免水电房租,后两年按照市场价结算,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入驻。同时,通过举办“大地艺术节”等活动,为省内外知名艺术高校师生建立创作交流平台,创作者的创意作品可以在艺术村进行展示、销售,激发创作活力,构建价值闭环。
在民族工业正丰矿的带动下,正丰·左岸艺术村越来越欣欣向荣,为井陉矿区的文旅产业绘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里建成了红色研学写生基地、驻村艺术家乌托邦、乡村美学生活区,目前,已开展研学研讨活动20余次,举办美术展览10余次,接待师生及游客约5万人次,俨然成为井陉矿区文化新星。
不做单纯的标本式保护,而是要让文化遗产活起来。近年来,石家庄市创新“工业遗产+”模式,让业态重构、区域联动,形成“工业文明走廊”。这片曾因煤矿衰竭而萧瑟的土地,如今正以文旅之名重获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