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经常在夜深人静之时,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怎么都难以入眠?或者是睡着之后,总是轻易地就醒了,睡眠质量很差,第二天顶着黑眼圈,精神萎靡不振?现代人受失眠困扰的人数不少,而且有时候,这或许和我们每天都在食用的主食
有着紧密的关联。
主食和失眠的那些事儿
不少人在减肥或者控制饮食的时候,会选择少吃东西,甚至完全不吃主食,特别是对于晚餐而言。其实从长远来看,主食摄入如果不够,就会导致身体缺少碳水化合物,并且还会影响褪黑素以及γ氨基丁酸等这些有助于睡眠的物质发挥其作用,这样反而会让你的失眠状况变得更加严重。
研究显示,碳水化合物跟我们的睡眠,有着非常紧密的关联。它既影响入睡的快慢,又影响睡眠时间的长短,还关系到睡眠是否连续,以及各个睡眠阶段的质量。实际上如果说我们在日常饮食中,摄入一些好的碳水化合物,睡眠不好的情况,就会慢慢变好。此外在中国北方的饮食文化里,人们一般会吃比较多的主食,而且在晚上运动结束后,稍微补充一些碳水化合物,这样的话,就能有效提升睡眠质量。那么碳水化合物到底是如何对睡眠起作用的呢?
一方面碳水化合物摄入后,会提升大脑对色氨酸的摄取。
色氨酸如同身体里的“睡眠用品”,能较为轻易地促使血清素和褪黑素生成了。其实这些物质在体内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了,就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睡眠的大门了。
血清素可使人产生愉悦之感,与此同时能使身心得到放松;而褪黑素,乃是调节睡眠-觉醒周期的关键要素,能够让身体明白该进入睡眠状态了。
另一方面,适度的淀粉类食物,能够稳定血糖;而且避免夜间出现低血糖的状况。其实适量的这类食物,可以起到平稳血糖值的作用,并且减少夜间低血糖发生的概率。将“稳定”替换为“维持”在“其实”前添加“而且”在“并且”前添加“进而”使语句更通顺自然。
要是血糖波动大,身体就会发出“警报”让我们从梦睡中醒来,影响睡眠质量。
再说了要是主食没吃够,身体就得拆解蛋白质来异生葡萄糖,这个过程会让肝脏负担加重,进而影响睡眠。
不过现在很多人对主食存在误解。
就拿瘦身来说,有人觉得少吃主食就能变瘦、降低热量摄入和有效控糖。
这其实是个大误区!
少吃主食短期或许看起来瘦了,但很快就会反弹,而且还会导致精力不足、代谢压力增大、血糖波动等问题,睡眠不足还会进一步促进肥胖。
还有的人采取“加肉减饭的”策略以为这样能减肥,可总热量摄入可能并没有降低,营养价值反而更低,更容易发胖。
晚上严格限制主食的话,很容易引起夜间低血糖,次日早上空腹血糖水平就会升高,血糖波动也会增大,对身体和睡眠都没好处。
那主食该怎么吃才对呢?
一般来说,轻体力活动的成年人每天应摄入200-300克谷物粮食烹调前的干重。
简单来说,轻体力活动的女性每餐吃盛饭的小碗浅浅一碗大米饭就差不多了,男性则吃一碗满的左右。
在种类选择上,全谷杂粮是不错的选择,比如用一半大米一半糙米煮的饭。
这样的饭和精白米相比,γ氨基丁酸和B族维生素含量更高,而且消化速度较慢,有利于持续合成糖原,能让身体更健康地运转,也有助于睡眠。
总之吃够主食,这是改善睡眠质量的关键一步,而且前提是要留意主食的质量。千万别为了减肥或者别的缘由,随意少吃甚至不吃主食,要确保膳食均衡,如此这般,才能切实提升睡眠质量和生活品质,让每一天都充满活力。各位小伙伴们,你们平时主食都吃够了吗?难道说没有因为主食没吃对而出现过失眠的情况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故事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