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主食的认知
你是否也有这样的误区:
“少吃主食就能瘦”、
“碳水是减肥大敌”?
但真相可能会让你大吃一惊!
不吃主食,竟可能招来糖尿病?
《糖尿病与代谢综合征:临床研究与评论》杂志刊发一项澳大利亚团队的研究,经过对近4万名成年人为期14年的跟踪调查发现,坚持低碳水化合物、高脂肪和高蛋白饮食(碳水摄入量不足38%)的人,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比饮食更均衡(碳水摄入量大于55%)的人群高出20%。
主食吃不够,这些副作用找上门
1
营养不良
减少主食后,蛋白质食物会被当作热量消耗掉,真正能被身体利用的蛋白质大幅减少,随之而来的就是营养不良,皮肤变差、掉发严重、抵抗力降低等情况都会出现。
2
肌肉流失
当体内碳水化合物不足时,身体就会消耗肌肉,尤其是老年人,骨质疏松的风险会大大增加。
3
影响记忆力
坚持不吃碳水化合物一周,记忆和认知能力可能会受到损害。长期不吃碳水,脑细胞会缺乏能量供应,学习和思考能力都会下降。
4
嗜睡易疲劳
主食吃得少,身体细胞和各组织就会缺乏 “燃料”,能量代谢异常,表现出来的就是疲劳、嗜睡、整天昏昏沉沉的。
5
低血糖
葡萄糖是人体最主要的能量来源,主食吃得不够,很容易造成机体缺乏葡萄糖,甚至出现低血糖。
6
情绪抑郁
碳水化合物能促进血清素分泌,血清素是一种让大脑愉悦的化学物质。另外,如果没有摄入足够葡萄糖,大脑基本功能会受到影响,导致烦躁、沮丧等不良情绪。
不同人群,主食该怎么吃?
1
需要减重控糖的人
要减少精制碳水的摄入,适当多吃优质碳水。像精加工大米、面食等精制碳水,升糖指数较高,容易导致血糖快速升高,引发肥胖及餐后高血糖等代谢性问题。
全谷物、豆类等是优质碳水的良好来源,它们膳食纤维含量高、升糖指数低。
不过要注意,虽然新鲜水果也是优质碳水的来源之一,但水果富含果糖,控糖人群不宜多吃,每日以 200 - 350 克为宜。
2
需要减重控糖的人
日常可以多吃糙米、红米、黑米、燕麦、藜麦、荞麦等全谷物,以及赤小豆、绿豆、芸豆、鹰嘴豆等豆类,保证每日摄入量在50-150克,或占碳水摄入总量的30%-40%,胃肠功能较弱的人可以酌情减量。
大多数坚果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也是优质碳水和优质脂肪的重要来源,每日吃25-35克为宜。
一些富含抗性淀粉的食物,如玉米、薯类等,也能起到减缓升糖的效果,可以适当吃一些。
康康有话说
主食不是“洪水猛兽”,合理摄入才能让我们的身体保持健康。无论是减重还是控糖,都要讲究科学均衡,别再盲目拒绝主食啦!希望今天的内容能让你对主食有新的认识,从现在开始,好好规划你的主食摄入吧~
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