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公园为游客营造特色花境。 市公园管理中心供图
市民在天坛公园赏月季。 通讯员 何建勇摄
本报记者 代丽丽
5月中下旬,春花谢幕,距荷花绽放尚有时日。本是“青黄不接”时,但京城各大公园正掀起新一轮赏花潮——国家植物园、香山公园、玉渊潭等公园的40余处花境景观竞相绽放,五彩斑斓。
颐和园耕织图景区,占地2000余平方米的缤纷花境沿小径蜿蜒铺展——
蚕神庙附近,一片用宿根福禄考、唐松草、鼠尾草等近20种花卉打造的花境,粉紫、棕黄搭配深粉浅粉,色调明快,寓意“春织萌发”。漫步至水操学堂附近,映入眼帘的是“夏织锦绣”,绣球、大吴风草、玉簪等花卉,用热烈的蓝紫色烘托着夏天的绿荫如盖。行至水杉林附近,主色调变成黄橙色系,矾根、火尾蓼、金光菊、委陵菜等展现“秋织丰盛”的硕果累累。再往前走,就到了玉带桥码头前,棉毛水苏、华北香薷、白芷、毛樱桃等,呈现出深深浅浅的绿和白,营造“冬织素藏”的静谧肃穆。一片花境,完整展现出了四季更迭、春华秋实的自然之美。“我们希望通过花卉的语言,织补耕织图的文化肌理。”颐和园副园长王树标说。
这样小而美的花境,在市属公园里还有40余处。各家公园因地制宜,打造各具风格的花境作品。其中,天坛公园东北外坛特色花境探索以“乡土植物+传统花卉+蜜源花卉”模式,打造具有栖息地功能的蜜源型生境花园。北海公园西岸山石绿地的“花墙石影”花境借景红墙置石,以无尽夏、天竺葵、鼠尾草、孔雀草等应季花卉布置,打造趣味十足的路缘花境。百望山森林公园的小微湿地花海,以梯田形式在侧柏林下栽植绣球和玉簪,搭配特色地被求米草,林静幽深,岁月静好。
花境不仅好看、好拍,花期还长。40余处花境里,有的可持续绽放至9月,有的甚至能开到11月。不过,这并非让花卉反季节绽放,而是根据季节选择植物,中途还会更换部分花卉。顺应自然的理念还体现在植物配置上:选择耐旱耐湿的乡土品种,通过“习性相近”原则降低管护难度;采用“轮作”机制,每3至5年根据植物生长状态调整布局,避免连作引发病虫害问题。
据介绍,花境逐渐成为不可或缺的角色,被纳入市公园管理中心“花园城市建设蓝图”,力求将公园从“观赏性绿地”升级为“可参与、可体验、可消费”的城市活力空间。“我们不断丰富市民群众可感知、可观赏、可融入的游园场景空间,就是要让群众享受到更多目之所及、触手可及的美好,增加获得感和幸福感。”市公园管理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张勇说。
月季文化节
14个展区各放异彩
本报讯(记者 朱松梅)花开北京·2025北京月季文化节昨天开幕,全市共14个月季特色展区,观赏面积3000余亩,展示品种超3000个。活动将持续至6月底。
天坛公园东北外坛,一片2000平方米的花境姹紫嫣红,一株株树状月季是其中当仁不让的主角。这些粉红的、淡黄的、浅紫的月季,已经开出了碗口大的花朵。“这片花境是今年上新的,我们做了微地形改造,足足栽了100多个品种5万余株鲜花。”天坛公园花卉中心花卉班班长杨辉介绍,花境有不少蜜源植物,“招蜂引蝶”,对小动物和昆虫很友好。几株树状月季均有四五十年树龄,一盆能开二三百朵花,不少游客争相拍照留念。
除了这片花境,天坛公园还有好几个地方可赏月季。主展区仍然设在历史悠久的天坛月季园,种植了大花、丰花、地被、藤本等各类月季,公园北大门内十字路口也栽植了10余个品种近千盆盆栽月季。今年,天坛公园特别推出一款以月季为主题的文创冰淇凌,将月季花和标志性建筑祈年殿完美融合。
月季原产于中国,品种繁多而斑斓,拥有“花中皇后”的美誉。它也是北京市花,近年来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月季文化节期间,全市共设14个特色展区,包括天坛公园、国家植物园(北园)、陶然亭公园、门头沟月季洲公园、玫瑰公园、大望京公园、北京世界花卉大观园、北京园博园、花乡公园、城市绿心森林公园、世界月季主题园、北京纳波湾园艺有限公司、密云蔡家洼玫瑰情园、北京世园国际旅游度假区。14个展区遍布全市,共展示3000多个月季品种。
“在往年基础上,今年新增大望京公园、玫瑰公园、月季洲公园3个展区,北京自主培育的新优品种超过了200个。”市园林绿化局高级工程师李美霞说,一个新品种从杂交育种到走向市场非常不容易,至少需要十年时间。近年来,本市7个科研单位和高校院所组成9支团队,培育出“约定”“北京红”“红五月”等新品种,已在城市绿地和公园应用,尤其是“约定”,在第九届国际月季大会上大放异彩。
京港澳高速丰台段
“穿林伴花”景观完工
本报讯(记者 李博)记者昨天从丰台区城管委和首发生态公司了解到,京港澳高速(六里桥-宛平桥)沿线绿化美化提升项目已完工,这一路段将成为“穿林伴花”的森林景观大道。
京港澳高速是北京西南方向重要的进京门户,每日进京车流量达到5万辆。丰台区城管委副主任凌燕军介绍,京港澳高速绿化美化提升以“穿林伴花”的森林景观视廊为建设目标,打造林间绿韵、林海绿境、林冠绿意相融合的森林景观视廊。
此次美化提升,使用海棠、木槿、迎春等主题花卉、主题色彩,以沿线四桥点明景观主题,以不同时期的色彩变化增强花感知,实现三季有花、四季有景的穿林伴花效果。美化提升的同时,还在高速公路绿化隔离带安装地表滴灌无线智能灌溉系统,可满足高速路特定环境下植物生长需求,减少人工浇水带来的安全隐患。
此次工程还重点针对郭庄子、大瓦窑地铁站及宛平桥北口袋公园3个区域进行提升,提升景观效果。同时划分非机动车停车区域,增加林荫广场、更新地铁站周边铺装及粉刷自行车棚,营造良好的居住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