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五,过端午。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民俗流淌于民族的血脉,作为具有丰富情感色彩和文化内涵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在我国已经延续了2500多年的历史。这一天,天南地北的中国人不仅要吃粽子、赛龙舟,还会挂菖蒲艾叶、喝雄黄酒;既赞扬忠贞正直、歌颂生命,又倡导防灾救病、压邪驱毒。那么,广东中山人端午节吃什么食物?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中山人端午节吃什么食物
中山端午节的主要食物是芦兜粽。芦兜粽是中山的传统美食,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制作工艺。它的特点是圆棒形、粗如手臂,馅料丰富多样,包括甜味和咸味两种。甜味的馅料有莲蓉、豆沙、栗蓉、枣泥等,而咸味的馅料则有咸肉、烧鸡、蛋黄、甘贝、冬菇、绿豆、叉烧等。
芦兜粽的制作过程非常讲究,通常使用芦兜叶包裹糯米和馅料,经过长时间的煨煮,使得芦兜叶的清香与糯米的香味完美融合。制作芦兜粽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包括浸泡糯米、准备馅料、包裹粽子、煨煮等,整个过程需要耐心和细心。
此外,中山还有其他传统美食值得品尝,如三乡濑粉、三乡茶果、沙溪大煎堆等。三乡濑粉以其韧滑爽口的口感和丰富的配料著称,而三乡茶果则是中山特有的节日食品,结合了福建咸茶习俗和本地食材。沙溪大煎堆则是一种过年食品,外形大如篮球,空心、皮薄香脆,是中山的吉祥美食。
中山端午节有什么风俗
中山端午节的主要风俗包括龙舟竞渡、特色粽子(如芦兜粽)和崖口飘色。
1、龙舟竞渡
中山的龙舟竞渡活动非常盛行,尤其是在石岐地区。每年的四月下旬,各乡会选择吉日进行龙舟下水仪式,包括拜祭龙舟头尾、洗净修补、插上龙头龙尾等。到了五月初五,各乡的龙舟会在岐江河上进行赛龙夺锦,胜出者会获得奖励。当晚,还会举行“龙舟饭”宴请参与人员。
2、特色粽子
中山的粽子有其独特之处,尤其是芦兜粽。因为中山人比较喜欢改良、研究,特别擅长制作适合自己口味的食物。古时,村民觉得郊野多芦兜,认为这种百合科野生植物别无用途,不妨用以试作裹粽。果然,芦兜叶味融入于粽,别有风味。故此,日久成为家乡特色的芦兜粽。历数百年而至今天,宾馆酒楼的茶市,每到农历四、五月,仍有保留着切件芦兜棕供应给茶客,甚至在酒楼门前装饰宣传,色纸飘飘,大量销售芦兜粽。芦兜粽呈圆棒形、粗如手臂,配料有甜咸两种选择。甜的有莲蓉、豆沙等,咸的有咸肉、烧鸡等。这种粽子因其独特的口感和制作工艺,在当地非常受欢迎。
3、崖口飘色
南朗崖口飘色,是流行于南朗镇崖口村的岁时节令民俗活动,源于唐代“耍菩萨”祭祀民俗,后称为“出会景”、“枭色”、“飘色”等,于每年农历五月初六“龙王诞”举行。据清同治七年版《香山县志》载:“每遇神诞日,张灯歌唱,曰打醮,盛饰仪从,舁神过市,曰出游,为鱼、龙、狮、象,鸣钲叠鼓,盛饰童男女为故事,曰出会景。”记载的就是南朗崖口飘色的盛况。这一岁时民俗活动一直沿袭至今。
崖口飘色是南朗镇极具地方特色的传统民俗和民间艺术,从清代乾隆年间诞生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了。每年农历五月初六“龙王诞”是崖口村飘色巡游的日子。2008年,崖口飘色更是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良好的保护传承,被国务院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上一篇:哇!滹沱河美的不像话,像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