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杞、藜麦、青稞、沙棘……从草原到舌尖 “土原料”变“潮产品”
创始人
2025-05-15 10:04:01
0

青海新闻网·江源新闻客户端讯 你品尝过青稞、藜麦、沙棘、枸杞制作的冰淇淋吗?当丝滑冰凉的口感邂逅高原馈赠的天然食材,会碰撞出怎样奇妙的味觉体验?如今这些特色风味冰淇淋摆上货架,又为何能成为消费者舌尖上的新宠?带着这些疑问,记者开启了一段探寻特色美食创新之路的旅程。

夏日,阳光把海东市平安区平安驿·河湟民俗文化体验街区的青石板晒得发烫。在街区哈桑手工冰淇淋(以下简称“哈桑”)店门口,排了十多分钟队的游客刘雨桐终于拿到那支期待已久的牦牛酸奶冰淇淋。细细品尝,先是一阵清冽的酸甜在味蕾炸开,冰淇淋在口中缓缓融化,丝滑绵密的质地裹着醇厚奶香。不同于普通牛奶冰淇淋的清甜,牦牛酸奶冰淇淋的奶香味更具厚度与层次感,带着天然发酵的独特风味。刘雨桐忍不住又咬下一大口,冰凉的甜蜜顺着喉咙滑下,夏日的燥热瞬间消散……

“这味道太妙了,酸得干净,甜得含蓄,还有种说不出的草原气息。”刘雨桐边拍照边感叹。她不知道的是,这支看似普通的冰淇淋背后,藏着海拔3000多米的牧场清晨,藏着一位甜品匠人十年磨一剑的执着,更藏着青海农畜产品从草场到舌尖的创新密码。

青海兄弟乳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张成龙获“2025 IMW世界甜品巧克力&手工冰淇淋大赛暨2025意大利FIPGC中国区选拔赛”冠军。

缘起——“万物皆可冰淇淋”

4月下旬,记者来到位于西宁市城东区民和路创业园区的“哈桑手工冰淇淋”生产加工车间,看到玻璃幕墙后的操作间里,穿戴严实的张成龙正将醇厚的牦牛酸奶小心翼翼地拌入冷却后的牛奶浆。乳白的浆液在不锈钢搅拌器中化作细腻的泡沫,“牦牛酸奶是灵魂,必须用青海本地牦牛的生鲜乳,经过72小时自然发酵。”他用木勺舀起一勺浆液,仔细观察着那绸缎般的质地,再次启动搅拌器,将速度调至最低档,“低温慢搅才能留住酸奶的活性菌群……”

初见张成龙,很难将他与冰淇淋联想到一起。这位40岁的汉子留着浓密的络腮胡,古铜色的皮肤透着高原阳光炙烤的痕迹,举手投足间带着西北汉子的豪迈,任谁瞧了,都以为他是驰骋草原的牧马人,或是南来北往的商人,唯独不像个冰淇淋制作大师。可就是这样一位外表粗犷的人,在调配原料时却有着令人惊叹的细腻。他能精准把控每种食材的配比,像对待艺术品般调配冰淇淋的口感与风味,将高原食材的独特魅力,完美融入每一口绵密冰爽之中。

张成龙与冰淇淋的缘分,始于一次偶然。一开始,他只是想要制作青海特色的酸奶,后来市场上的酸奶品种越来越多且同质化竞争严重,让张成龙不得不另辟蹊径。青海有丰富的高原特色食材,青稞、藜麦、沙棘、枸杞,它们在高原土地上茁壮成长,在当地人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却鲜少以创新的美食形式走向更广阔的市场。张成龙不禁思索,能否将这些高原瑰宝与大众喜爱的冰淇淋相结合,创造出独具风味的美食?

说干就干,张成龙一头扎进了冰淇淋制作的研究中。他从最基础的知识学起,翻阅书籍,查阅资料,甚至远赴上海、广州等地,参加专业的冰淇淋制作培训课程。再回家进行无数次的尝试。“一开始,失败是家常便饭。”张成龙回忆道,“冰淇淋的质地不是太硬,就是太软,口味也总是达不到预期。但我认准的事就一定要做成。”

在不断摸索中,张成龙逐渐掌握了冰淇淋制作的精髓,对高原食材的特性也愈发了解。“万物皆可冰淇淋”,他发现青稞经过烘焙后,能为冰淇淋增添独特的麦香和嚼劲;藜麦富含蛋白质,将其打成细腻的粉末融入冰淇淋,不仅提升了营养,还让口感更加丰富……这段经历让张成龙明白:“好的甜品不是炫技,而是让食材自己说话。我做的手工冰淇淋就是青海好奶源的‘流动广告牌’,是青海特色农产品的‘味觉翻译官’。”

2015年,张成龙带着自己研发的黑枸杞冰淇淋和藏红花冰淇淋,参加了上海国际手工冰淇淋大师赛华南赛区的比赛。比赛现场高手如云,各种创意冰淇淋令人眼花缭乱。张成龙没有丝毫怯场,他熟练地将藏红花泡水,黑枸杞打成果酱,再将二者分别与打底的牛奶冰淇淋巧妙混合。最终,他凭借独具匠心的作品,斩获了华南赛区的亚军。

这次获奖,极大地鼓舞了张成龙,也让他坚定了走特色冰淇淋之路的决心。2016年,他成立了青海兄弟乳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将更多精力投入到高原特色冰淇淋的研发与推广中。公司创立初期,面临着诸多挑战,市场认可度低、生产技术有待完善等问题接踵而至。张成龙四处奔走寻找投资,深入市场进行调研,了解消费者需求,同时不断优化生产工艺,提升产品品质。

此后的几年间,张成龙带着他的团队,持续在冰淇淋的创新之路上前行。2017年,张成龙再次凭借对高原食材的独特运用和精湛的制作技艺,一举夺得上海国际手工冰淇淋大师赛总决赛冠军。他的作品不仅在国内获得认可,还在国际赛事中崭露头角。

如今,张成龙的公司已经推出了多个系列的“哈桑手工冰淇淋”产品,在市场上颇受欢迎。除了常见的零售渠道,他还与20多家餐厅、咖啡馆合作,将特色手工冰淇淋融入到更多美食场景中。“我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让更多人了解青海的特色食材,品尝到不一样的冰淇淋。”张成龙说。

冠军作品玫荔覆彩(左)雪域冰酥(右)。

创新——开启高原特色风味

在张成龙看来,创新是推动冰淇淋行业发展的关键。他不断尝试将新的高原食材引入产品中,比如用牦牛酸奶制作的冰淇淋,不仅口感醇厚,还具有独特的发酵风味;以青稞为原料制作的冰淇淋,为消费者带来全新的味觉体验。同时,他也注重产品的健康属性,坚持使用天然、无添加的原料,让消费者在享受美味的同时,吃得放心。

说起今年牦牛酸奶冰淇淋的诞生,张成龙眼里泛起光:“青海人从小就有把牦牛酸奶冻在冰箱里挖着吃的习惯,我只是把它变成了更精致的形态。”他解释道,普通酸奶脂肪含量约3%-5%,而青海牦牛酸奶乳脂含量高达8%-10%,这种天然优势让冰淇淋无需额外添加辅料就能保持绵密质地。“我们做过多次配方测试,发现牦牛酸奶与鲜奶按7:3比例混合时,酸度刚好平衡,乳脂感也最接近意式Gelato的‘丝绸触感’。”这支靠“天生丽质”胜出的产品,如今已成为他门店里的“镇店之宝”。

沙棘冰淇淋的研发堪称“味觉革命”。“传统沙棘饮料偏甜,我们反其道而行之,用百香果芒果配方的酸感逻辑,测出沙棘果泥的PH值,再搭配蔗糖和酸奶来平衡其味。”张成龙翻开他的研发笔记,泛黄的纸页上画满酸度曲线和原料配比表。最终成品里,每支冰淇淋都含有沙棘果的原汁和果肉碎粒。

更令人称奇的是辣椒冰淇淋。受重庆、西安同行启发,张成龙选用循化线椒,“当地产的循化辣椒,辣椒素含量比普通辣椒高1倍”。他将辣椒面与青海菜籽油低温慢熬,制成辣度温和的“椒香酱”,再与焦糖酱分层注入冰淇淋。“第一口是奶香,第二口舌尖微麻,最后喉间泛起焦糖的甜,这种反差感让很多人成瘾。”

而哈桑的成功也绝非偶然。其核心配方均源自青海本土食材,但以“传统工艺+现代技术”相融合的创新方式,使冰淇淋乳脂含量高达18%(普通冰淇淋仅10%-12%),同时实现原生态、零人工色素,这是他的冰淇淋颇受市场欢迎的关键。创新研发的系列产品如“雪域之吻”“昆仑之约”等爆款口味,让市场重新认识手工冰淇淋的可能性。

目前,哈桑的订单客户已遍布全国各地,主要集中在上海、深圳、杭州。据张成龙介绍:“2023年参加上海食品博览会,半天就加了上百个经销商微信。”小红书上,关于哈桑的相关笔记超2万条。甚至也有海外订单,但碍于出口体量及冰淇淋产品的特殊性,配送难题始终存在。目前他正琢磨“拼箱”策略——把冰淇淋和青海牛羊肉、枸杞等特产装在一起,降低物流门槛。张成龙坦言,目前产业发展最大的瓶颈在于物流,青海地处高原,冷链运输成本远高于内地。本地干冰需从甘肃运入,价格是内地的3倍以上,“很多外地客户想少买一点试水,算上运费,价格就没了竞争力。”他无奈苦笑。为破局,他与本地水果品牌推出“一小时达”联名服务。然而线上零售仍有痛点:顾客未能及时取货导致冰淇淋融化,差评让他心疼不已。

如今,哈桑的柜台里,陈列着色彩斑斓、风味各异的手工冰淇淋。从牦牛酸奶到沙棘果,雪域高原的珍贵食材历经现代演绎,每一款冰淇淋都凝聚着张成龙对创新的执着和对高原的热爱,通过一支冰淇淋,将青海的自然风光与人文风情娓娓道来。“高原的馈赠无穷无尽,我们的创新也永无止境。”张成龙笑着说。

张成龙在大赛上创作“玫荔覆彩”冰淇淋作品。(照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出圈——架起市场“甜蜜桥梁”

今年4月2日,在上海国际会展中心“2025IMW世界甜品巧克力&手工冰淇淋大赛暨2025意大利FIPGC中国区选拔赛”的舞台上,当主持人念出“Qinghai Hassan Ice Cream”的产品名称时,张成龙双手紧攥,手心沁出了汗。他研发制作的“玫荔覆彩”“雪域冰酥”两款冰淇淋作品斩获本场大赛的冠军,成为首次登顶“甜品界奥林匹克”的中国西北品牌,这也是青海牦牛酸奶、枸杞、藜麦等高原食材,第一次以如此高调的姿态站在世界甜品界的聚光灯下。

这场赛事中,青海哈桑手工冰淇淋的夺冠密码,恰恰藏在“零添加、高乳脂、高原生态”的极简公式里。“玫荔覆彩”“雪域冰酥”两款冰淇淋作品凭借来自海拔3000米以上的食材,用最本真的风味征服了见多识广的评委。“我们的冰淇淋是纯天然,没有人工色素,甚至连蔗糖都比普通配方少30%。”张成龙在采访中表示:“青海的阳光和雪山已经给了食材最好的味道,我们要做的只是还原它。”这句话背后,是他十三年来从在上海学徒到在上海夺冠的漫长求索,更是青海从“生态高地”向“产业高地”跨越的微观注脚。

回顾十余年创业路,张成龙感慨万千:“最初只是喜欢做甜品,后来经历疫情、合伙人退出,才明白这是份需要咬牙坚持的事业。”如今,站上国际赛场的这个梦想终于成真,今年10月张成龙将代表中国队出征意大利米兰世界总决赛。

谈及未来的规划,张成龙眼神中充满了憧憬:“青海不缺好食材,缺的是把‘土原料’变成‘潮产品’的脑洞。”张成龙十多年前就持有“康尔素”老品牌,如今他已将老品牌复原计划提上日程,“下一步想复原20世纪90年代的‘娃娃头’雪糕,用牦牛酸奶做奶油基底,搭配青海特色食材,让老味道焕发新活力。同时也希望能够进一步拓展市场,让我们的高原特色冰淇淋走向全国乃至全世界。”他表示:“未来要加大研发投入,推出更多新颖、美味的产品,为消费者带来更多惊喜。”

如今的青海,正以“四地”建设为引擎加速奔跑,而青海冰淇淋的夺冠,恰好为“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提供了鲜活样本。当产自海拔3000米以上的牦牛酸奶成为国际甜品赛事上的明星,当青海产的沙棘、枸杞、藜麦以全新的样貌走向世界,青海特色农畜产品正在打破“低端原料”的固有标签,以创意为笔,在全球消费版图上勾勒出属于高原的甜蜜坐标。

或许不久的将来,在世界各地的咖啡馆与甜品店,人们会像谈论意大利Gelato(传统手工冰淇淋)一样,说起来自中国青海的冰淇淋:“那是用雪水牧草喂养的牦牛产出的牦牛乳,混合着柴达木盆地的阳光与风沙制成的舌尖美味,每一口都能尝到青藏高原的辽阔与温柔。”而那时,这支冰淇淋将不仅是美味,更是青海向世界展示绿色发展、创新发展的自信宣言——它证明,即使身处高原内陆,也能通过一杯冰淇淋中的创新思维,架起连接全球市场的“甜蜜桥梁”。

从一个对冰淇淋制作一窍不通的门外汉,到如今在特色冰淇淋领域颇有建树的企业家,张成龙用自己的坚持和努力,书写了一段充满传奇色彩的创业故事。他用冰淇淋传递着高原的风味,也传递着自己对美食的热爱和对创新的执着追求。相信在未来,张成龙和他的高原特色冰淇淋,将在市场上绽放更加绚烂的光彩。

记者感言:匠心与创新

在青海兄弟乳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看着张成龙专注调试冰淇淋配方的身影,我们内心满是感慨。这个青年创业者手中的搅拌器,搅动的不仅是高原特色食材的奇妙组合,更是“青字号”产品转型升级的新希望。

十余年创业路,他用冰淇淋为青海特色产业打开了一扇通往广阔天地的窗,而这背后,是令人动容的坚持与智慧。

通过张成龙的讲述,我们仿佛看到他孤身一人奔赴上海、深圳求学的身影。在甜品赛场上摘金夺银后,他更加坚定地回到家乡从事具有青海特色的冰淇淋研发事业。“万物皆可冰淇淋”这句理念在他的实践下变成了实实在在的口味创新。在冰淇淋研发上的巧思,不仅赋予他手工冰淇淋鲜明的地域特色,更让“青字号”产品突破了传统的局限,实现了附加值的飞跃。他的创新之举,不仅为店铺赢得口碑,更在全国甜品大赛中载誉而归,生动诠释了青年创业创新的无限潜力。

近年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在全国掀起。在青海,像张成龙这样的青年创业者,为创业市场注入了活力。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青年力量对新兴产业的强大赋能。他用创新思维,让传统农牧产品以全新姿态进入市场;用现代营销手段,让青海特色走向全国。这种创新需要勇气,更需要坚定的信念与持续的行动。青年创业者应像张成龙一样,立足本土,挖掘优势,将地方特色与现代市场需求相结合,大胆尝试新的产品、新的商业模式。当黑枸杞、藜麦变成冰淇淋,当青海湖、雪豹成为文创雪糕的造型,“青字号”产品不再是初见时的模样,而是以年轻、时尚的姿态吸引着各地消费者。这不仅是产品的升级,更是青海特色产业发展模式的创新。

如今,在政策的东风下,青海的青年创业者拥有前所未有的机遇。政府不仅在资金、场地等硬件方面给予支持,还通过举办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如青海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为创业者搭建展示平台,挖掘优质项目,营造浓厚的创业氛围。

张成龙依然在创业路上奋力前行。今年10月,他将带着凝聚青海特色的冰淇淋,踏上意大利国际赛事的征程。他的成功是青海青年创业环境优化的生动体现。我们坚信,他带去的不仅是美味的冰淇淋,更是中国青年创业者的智慧与担当,是“青字号”产品走向世界的决心与信心。

张成龙的故事不仅是一个创业者的坚持,更为青海特色产业如何突围提供了样本。传统农牧产品如何通过深加工提升附加值?地域特色如何转化为市场竞争力?他的实践给出了答案——用匠心打磨产品,用创新打开市场。青海拥有丰富的特色资源、天然宝藏。青年创业者应善于挖掘这些资源,大胆创新,敢想敢做。只要将自身创意与地方资源、市场需求紧密结合,定能创造出更多像哈桑手工冰淇淋这样的成功案例,为青海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中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来源:青海日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智慧景区解决方案(90页 PP... 该PPT围绕智慧景区解决方案展开,阐述了智慧旅游的意义、景区现状、解决方案的架构及功能,涵盖管理、服...
原创 4... 5月15日陈乔恩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晒出了自己在沙特阿拉伯旅游的美照,或许是时差的原因,陈乔恩凌晨4点...
河南一日游景点深度体验古都名城... 第一章:暴雪突袭:冰封古都的生存挑战Chapter 1: Sudden Blizzard: Surv...
开封风味胡辣汤香辣可口滋补养颜... 胡辣汤是河南省开封市的一道传统美食,其鲜香扑鼻的味道和滋补养颜的特性使其在当今社会中广受欢迎。该汤以...
女子吃生腌小龙虾吸虾头惊呆网友... 近日有一IP地址为江苏的女子发布其吃生腌小龙虾的视频,视频中女子先是剥开小龙虾的头,随后猛吸一口,接...
意大利披萨:舌尖上的地中海风情 在意大利那不勒斯的古老街巷中,弥漫着浓郁的面粉香气与酵母发酵的独特气息。披萨店门口,师傅熟练地将面饼...
去新疆旅游10天九晚要多少钱?... 这次去新疆旅游,因为有朋友介绍就选择了阿洁,自己亲身实践,阿洁导游确实很热情,规划的行程也特别合理,...
​敦煌飞天通航“飞天涂装”新颖... 今年以来,敦煌飞天通用航空有限责任公司一架身披敦煌飞天涂装的直升机惊艳亮相,为游客提供空中游览服务,...
“你好,北京”首尔文旅推介活动... 5月12日,由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的“你好,北京”文旅推介活动在首尔举办。推介会以精彩的文艺演出、...
广平必游景点推荐盘点 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广平这地方,到底有哪些好玩的旅游景点。如果你正计划去广平旅游,或者对广平的...
青甘环线8日游出行详细旅游攻略... 青甘环线8日游出行详细旅游攻略,青海八日游线路怎么安排? 青甘地区,宛如一幅徐徐展开的壮美画卷,将大...
和几位好友们去大西北玩5天4夜... 和几位好友们去大西北玩5天4夜花费多少钱?纯玩团零购物攻略! 大西北,那片广袤无垠的土地,一直以来都...
海南环岛旅游公路影像大赛(春季... 由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主办,海南省旅游协会承办的 “发现精彩 四季不同”海南环岛旅游公路影像大...
2025泰安市文旅产业高质量发... 中新网山东新闻5月15日电(张汶宁 张芮)5月13日至14日,2025泰安市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
蟠园:油条烩鳝鱼中的赣州味道与... 在蟠园,一道“油条烩鳝鱼”以其浓郁的地方风情与匠心工艺,成为食客们品味客家文化、共庆生辰寿宴的味觉焦...
许昌传统酱香蒸饺馅料丰富的家庭... 许昌传统酱香蒸饺馅料丰富的家庭烹饪 相信在许多人的记忆中,蒸饺是一种令人难以忘怀的美食。尤其是在许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