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沙坪坝的三峡广场,往昔那是何等光景?摩肩接踵,熙来攘往,周末小逛一遭,活脱脱一场大型社交嘉年华。可眼下呢?去过的诸位怕是都要喟叹一声:这是怎的了,人潮都作鸟兽散了?早年间需得排队方能一尝的网红店,现如今空席比比皆是,甚或直接偃旗息鼓。这落差,着实令人有些措手不及。
要论资排辈,三峡广场也算得上是老牌商圈中的“耆宿”了。97年便已落成,在重庆一众商业版图中,堪称先行者。2021年国庆,还与解放碑、观音桥并驾齐驱,位列重庆炙手可热的六大商圈。可光阴荏苒,不过数载,境况便已天翻地覆。地下的商场黯淡无光,王府井百货黯然退场,经营了20年的家乐福也鸣金收兵。此事,的确值得细细掂量。
最直给的原因,莫过于竞争对手的攻势太过凌厉。沙坪坝火车站毗邻的商业综合体,甫一开业便雁过拔毛般截走了不少客流。试想,去火车站接风,总得觅个去处果腹闲逛吧?那地方占尽地利。更遑论龙湖金沙天街,它与三峡广场简直就是“短兵相接”。交通便捷,吃喝玩乐应有尽有,2020年底横空出世,直接将三峡广场商圈的体量扩充了近三倍。众人皆趋之若鹜,旧地自然就门可罗雀了。
然而,若仅将此归咎于新商场的崛起,未免失之于简单粗暴。且看,三峡广场周遭何物最多?学子!莘莘学子的消费力捉襟见肘,乃是不争的事实。万象城、观音桥等处,消费群体迥异,它们能吸引更多腰缠万贯的金主。这好比游戏对垒,你等级式微,装备寒酸,自然难以匹敌。
时下年轻人的消费习性亦是改弦更张。网购、直播带货风生水起,谁还乐意抛头露面,栉风沐雨地逛街呢?动动指尖,万物皆可送货上门。这对于传统的商圈而言,简直就是一场降维打击。
更令人扼腕的是,三峡广场的交通痼疾,无异于雪上加霜。学府、医院、写字楼鳞次栉比,人满为患,车水马龙,停车位却寥寥无几。周末一游,寻觅车位之难,堪比蜀道。汉渝路口常年拥堵不堪,公交车首尾相连,绵延不绝。虽说上线了智慧停车平台,但总觉得不过是扬汤止沸,收效甚微。
另有一点,三峡广场的规划,亦不禁让人感到些许“语焉不详”。此前修葺的三峡微景观,占据了步行街的大半江山,恕我直言,实在难以欣赏其美感,反而使原本就不宽裕的街道更显拥挤。现在步行街上摊贩云集,格调顿失,与洪崖洞、李子坝等网红景点相比,简直不可同日而语。只能坐等老顾客光顾,新客源根本无从拓展。
若是我们将时间轴拉长,便会发现这实则是诸多老牌商圈所面临的共同窘境。它们曾几何时风头无两,但伴随着城市发展、消费升级,若不能及时调整,革故鼎新,便很容易被时代所摒弃。这恰似一位昔日的学霸,倘若一味地吃老本,不汲取新知,终将被后浪拍在沙滩之上。
当我们将原因惯性地归结为“消费者变了”、“时代变了”的时候,是否也应该扪心自问,这些老牌商圈自身是否也出现了问题?是否应该更加注重消费者的体验,提升自身的竞争力?仅仅仰仗昔日的光环,是无法在激烈的市场博弈中立于不败之地的。